您好, 訪客   登錄/注冊

《樹和喜鵲》教學案例

來源:用戶上傳      作者:

  摘 要:《樹和喜鵲》這篇課文用生動的語句和細膩的文筆描寫了樹和喜鵲由孤單到快樂的經歷。告訴我們有了鄰居,有了朋友,大家一同玩耍,一同游戲,才能享受快樂的生活,課文內容簡單,結構清晰,學生學習比較容易。
  關鍵詞:語言節奏;字詞教學;文筆描寫;教案設計
  一、教材內容簡介:
  《樹和喜鵲》是統編教材第三單元的主題是分享、快樂,是本單元的第二課,是著名兒童文學作家金波的一篇童話。故事非常淺顯,卻蘊含著深意——有了鄰居和朋友,大家一同玩耍,一同游戲,大家一起生活才感受到快樂。本文的語言表達也很有特點,采用了重復的表達方式。
  二、教學目標:
  1.通過聯系上下文,了解“孤單、鄰居”等詞語的意思,積累“從前、嘰嘰喳喳、安安靜靜”等詞語。
  2.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讀“一”的變調。通過想象畫面、體會心里朗讀好課文,感受語言的節奏,知道有沒有就是快樂。
  三、課時安排:
  第二課時
  四、教學過程:
  1、謎語導入 引出喜鵲。
  師:今天上課前,我們做個游戲,我說大家猜。
  課件出示:頭黑肚白尾巴長,站在樹上叫喳喳,因為常來報吉祥,人們看見都愛它。
  生:喜鵲。
  師:你能說說,你從哪里看出來是喜鵲嗎?
  生:喜鵲就愛在樹上叫喳喳。
  喜鵲常來報吉祥。
  揭示課題
  課件出示:喜鵲近景圖
  教師小結:這就是我們都愛的喜鵲,它最愛站在樹上叫喳喳,向人訴說著這種美好動聽的故事。今天它也給我們帶來了一個故事,讓我們一起走進今天的故事吧——樹和喜鵲
  2、整體感知
  課件出示:自讀要求
 ?。?)標出自然段,借助拼音把課文讀一讀。
 ?。?)用自己喜歡的方式識記生字。
  3、學習課文1、2自然段
 ?。?)課件出示:
  自由讀第1、2自然段
  在一開始的時候,這個故事并不那么愉快樹很孤單,喜鵲也很孤單,誰來讀一讀課文的第二自然段?
  學生理解“孤單”孤單是什么意思?誰能說一說,你什么時候,會覺得自己是孤單的呀!
  生:我一個人,沒有陪的時候,我會感覺得很孤單。
  師:嗯,我們沒有人陪的時候,會感覺到孤單,那么樹和喜鵲的孤單。又是怎樣呢?讓我們回到第一自然段中去找吧!現在,請小朋友自由讀課文第一自然段,圈一圈有哪些詞語告訴了我們樹和喜鵲的孤單。
 ?。ㄖ挥幸豢脴?只有一個鳥窩 只有一只喜鵲)
  (2)為什么樹很孤單,喜鵲也很孤單。
  (只有一棵樹 只有一個鳥窩 只有一只喜鵲)
  4、學習課文3-6自然段
  后來樹和喜鵲怎樣了?自己練習讀讀3到6自然段。
  課件出示:
  師:誰來讀讀3 4 自然段。
  生:讀3 4自然段。
  師:樹和喜鵲有課什么?
  生:它們有了鄰居。
  師:有了鄰居,有什么好處呢?
  生:樹有了鄰居,就不會孤單,可以互相說話,抵抗風暴,喜鵲有了鄰居,也不會孤單,出門找食吃,有了伴,晚上可以一起回家。
  過渡:樹和喜鵲有了鄰居后,它們的生活有了什么變化呢?一起讀5 6自然段
  師:樹和喜鵲怎樣?
  生:樹快樂,喜鵲也很快樂。
  師:從哪里看出喜鵲很快樂?
  生:每天天一亮,喜鵲們嘰嘰喳喳叫幾聲,打著招呼一起飛出去了。天一黑,他們有嘰嘰喳喳地一起飛回窩里,安安靜靜地睡覺了。
  師:為什么樹快樂,喜鵲也很快樂。
  因為樹有了鄰居,喜鵲可以在樹身上做窩,它不會孤單;喜鵲有了鄰居,每天早晨一起飛出去,晚上一起回來;也有了伴,不孤單了,所以覺得快樂。
  我們每個同學都有要好的朋友,植物和動物也一樣。孤單的樹有了很多鄰居,很快樂,孤單的喜鵲有了鄰居也很快樂,所以生活中都離不開朋友。、
  五、教學反思:
  上課伊始,我以學生最感興趣的謎語入手,讓他們具有學習本課的欲望,同時和他們一起談談喜鵲的相關知識,從而讓學生迅速走進課文。在朗讀課文時,我采用自讀自悟—質疑問難—小組交流—全班師生交流的方式進行教學。并重點引導學生理解下列語句。讓學生聯系生活實際理解,“孤單”是什么的意思。樹和喜鵲為什么感到孤單?整堂課學生很有熱情。
  參考文獻
  [1] 王琦. 基于“兒童本位”的閱讀教學研究——以《樹和喜鵲》為例[J]. 考試周刊,2016(15):22-22.
  [2] 錢娟. 不只是樹,也不只是鳥——《樹和喜鵲》教學解說[J]. 小學教學(語文版),2017(5).
  [3] 王琦. 《樹和喜鵲》教學設計[J]. 小學教學參考,2017(1):11-12.
  [4] 余佳莉. 依文作畫,以畫學文——部編教材一年級下冊《樹和喜鵲》教學設計[J]. 語文知識,2017(16):90-93.
轉載注明來源:http://www.hailuomaifang.com/1/view-14809797.htm

?
99久久国产综合精麻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