歙縣油菜多功能應用的影響因素及對策
來源:用戶上傳
作者:
摘要 通過實踐和調研,重點分析了歙縣“景觀+油用”油菜多功能應用的影響因素,并針對不足,提出發揮油菜多功能作用的對策,以期為油菜的多功能應用提供參考。
關鍵詞 油菜;多功能應用;影響因素;對策;安徽歙縣
中圖分類號 S565.4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007-5739(2019)09-0034-01
近些年來,歙縣對于油菜多功能的研究與利用已經存在2種模式,即“景觀+油用”和“蜜用+油用”,前者的種植面積大約為4 000 hm2,后者的種植面積約為3 400 hm2,種植面積較為廣泛,并為歙縣的油菜種植戶提供了一定的經濟收益。現以歙縣油菜“景觀+油用”開發模式為例,分析了歙縣油菜多功能應用的影響因素,并提出對策。
1 歙縣油菜多功能應用的影響因素
1.1 利益分配制度
根據相關調查數據可知,在進行利潤分配時,油菜種植戶能夠得到的經濟收益越高,農戶的種植積極性越高。如石潭村農家樂數目為57家,每個床位每年拿出40元,總計每年有約5萬元的資金用在當地油菜花的種植上,所以石潭村的農戶種植油菜花的積極性相對較高;而南源口村、南屏村等地方游客較少,沒有開辦農家樂,使這些地方的經濟收益較少,直接影響當地油菜種植的積極性,農戶種植油菜只是為了滿足自己的食用需要。
1.2 市場環境的需求
游客選擇歙縣的油菜花進行參觀,不僅僅是要參觀油菜花,還是要參觀周圍的山水及人文景觀等。歙縣有較為豐富的自然景觀,特產也很豐富,歙縣十景(徽州古城、鮑家花園、棠樾石牌坊群、雄村景區、新安山水畫廊、擱船尖風景區、許村古建筑群、新安碑園、歙縣鄭氏宗祠、許國石坊)與歙縣十大特產(黃山毛峰、三潭枇杷、歙硯、大方茶、黃山白茶、黃山貢菊、問政山筍、油煎毛豆腐、黃山綠牡丹、富岱楊梅)等都是本地的特色,正是這些特色使游客對于歙縣有較大的好奇心,特意來歙縣觀賞油菜花。
但是,歙縣的旅游開發程度不足,一些景點的交通條件、住宿條件等基礎設施質量較差,一些偏遠地區路面狹窄,完全不能滿足游客出行的需求,停車也很困難,影響了本地區旅游人數的增加;歙縣的一些地區宣傳度與開發度都有待加強,比如杞梓里鎮的英坑、竹溪、常川和三陽鎮的白石源村都可以與石潭相提并論,但是因為開發與宣傳力度不足,使這幾處的景色與特產鮮為人知,也就無法帶動本地區的經濟效益。
1.3 資金投入的需求
根據2016年出臺的相關政策方案要求顯示,歙縣對于石潭、坡山等重點油菜種植區域會給予一定的獎補,這一筆資金將會由市、縣政府與油菜花景區的旅游企業共同承擔。這樣的政策有利于調動歙縣重點區域油菜種植戶的積極性,有利于推動歙縣的農業轉型,有利于提高農戶的收益。
但是,縣級政府會根據油菜觀賞的效益及發展前景,決定油菜花種植投入的需求,而不是一味地盲目無效投入;同時旅游企業的出資也需要政府相關部門出面督促,才能保證資金的投入。
1.4 技術開發
歙縣已經進行過幾年種植試驗,推廣優質、高產、花期較長的雙低雜交油菜品種,如灃油737、寧雜1818等;政府相關部門還安排專業人士去重點油菜種植區域普及先進的油菜種植方式,引導農戶適當提早完成油菜的種植并進行合理密植,及時完成抗病蟲害工作,培育壯苗越冬。2018年,歙縣的油菜花花期較往年提前7~10 d,花期結束的時間推遲了2~3 d,使歙縣油菜花的花期整體延長了15 d左右。
但是,歙縣的油菜種植還是存在以下2種缺陷:一是在油菜種植品種的選擇上,大部分農戶偏好選擇株高較低、便于收獲、產量比較穩定、抗病蟲害以及抗倒伏性能較強的當地常規品種,但是該類品種菜籽油品質相對較差、不能滿足榨油的需求,且花期較短、不能很好地發揮觀賞作用,影響了歙縣油菜種植“景觀+油用”的需求;二是歙縣的勞動力偏向老齡化,年輕人更多習慣去城市務工賺取薪金,而不愿留在農村進行油菜種植,使歙縣的油菜種植戶習慣性按照傳統的種植經驗完成油菜種植,影響了本地區油菜種植的改善與發展,技術性較低,種植效率較低。
2 充分發揮油菜多功能作用的對策
2.1 明確發展目標,重視油菜的功能開發
在開發油菜的多功能作用時,歙縣政府部門應當避免局限于目前已有的2種開發模式,積極尋找新的開發模式,如“菜用+肥用”便是可以積極研究的新型開發模式;政府需要充分發揮自身的主導作用,加強對于油菜種植與開發產業的扶持力度,積極爭取足夠的資金投入,保證本地區油菜種植的產量與質量[1]。除此之外,政府還應當鼓勵本地的旅游企業,積極參與油菜花旅游的開發,保證資金投入充足,使油菜種植戶能夠得到較多的經濟收益,不斷地提高其油菜種植積極性[2],甚至主動參與到油菜花的種植之中,保證本地區的油菜花能夠成為歙縣的景觀之一。
2.2 重視統籌規劃工作,保證油菜多功能的充分應用
首先,歙縣政府的旅游等相關部門應當積極做好統籌規劃工作,積極與企業進行合作,保證歙縣旅游景點附近的基礎設施不斷完善,如路面的整修、住宿條件的提升等,尤其是歙縣的一些重點景點的交通設施,必須及時改善,避免落后的交通條件影響了歙縣旅游行業的發展。其次,對于一些開發力度與宣傳力度不足的區域,應當積極尋找當地的特色進行開發,保證歙縣的各個區域均衡發展。再次,相關部門應當邀請專業宣傳人士對歙縣進行宣傳,使更多的游客知道歙縣的景色與人文,吸引更多的游客到歙縣游玩。歙縣的農業、農機、廣電、宣傳、旅游等部門應明確自身的責任與職能,保證服務優良,各司其職,使游客能感受到賓至如歸的熱情,建立起優秀的旅游口碑[3]。
2.3 重視種植技術的發展與創新,保證油菜的產量與質量
相關專業技術人員除了要繼續推廣優質、高產、花期較長的油菜品種,還應當積極做好新品種的宣傳示范,避免油菜種植戶繼續選擇菜籽油質量較差、花期較短、不能滿足榨油需求的品種。除此之外,政府部門應當出臺相關優惠政策,盡量挽留當地的青壯年勞動力,保證勞動力的年輕化,促進本地區的經濟發展。同時,相關部門還應當重視油菜種植與生產的規?;?、產業化、機械化等,降低油菜種植成本,提升農戶的經濟收益[4]。
3 參考文獻
[1] 劉利,曾憲堂,蒲春雷,等.南充市油菜產業發展現狀、問題及對策[J].四川農業科技,2019(1):53-55.
[2] 盧川,李悅有,翟黎芳,等.京津冀地區冬油菜種植現狀與發展對策[J].現代農業科技,2018(20):43-45.
[3] 谷云松,劉功華,雷茶香,等.耒陽市油菜產業現狀及發展對策[J].湖南農業科學,2018(10):120-122.
[4] 江和平,李群慧.安慶市油菜多功能利用的調查與思考[J].安徽農學通報,2018,24(6):38-40.收稿日期 2019-01-21
轉載注明來源:http://www.hailuomaifang.com/8/view-14894187.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