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訪客   登錄/注冊

淺談影響基礎醫學專業學生就業的因素及對策

來源:用戶上傳      作者:

  摘要:從目前的情況來看,基礎醫學專業學生就業問題較為嚴重,很多基礎醫學學科學生就業渠道只有高校、科研院所等機構,而且即使他們的學歷是碩士,其收入水平與臨床醫學畢業生差距較大。為了打破這個僵局,本文對影響基礎專業學生就業的因素進行了闡述,并提出幾點應對策略。
  關鍵詞:基礎醫學;學生就業;影響因素;對策
  中圖分類號:G642.0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674-9324(2019)22-0230-02
   一、影響基礎醫學專業學生就業的幾個因素
  在某種程度上,一個學校就業率的高低就決定了人們對其教學質量評價的好壞。換句話說,沒有高的就業率作為基礎,高校的教育就難以得到人們的認可。根據有關研究我們可以看出,當前基礎醫學專業學生的就業情況并不理想,而造成這種結果的因素有很多,主要包括以下幾點。
  1.生源質量層次不齊。生源質量對畢業學生優秀率有一定的影響,而畢業生優秀率的高低對于學生就業也必然會產生一定的影響。隨著社會人才需求的變化,學生對畢業以后的方向也產生了一些變化,有的人希望能更快的從事工作,獲得工作經驗;而有的人則感覺自身知識儲備不足,所以希望再進行深造,擴大自己的知識體系。但是,對于基礎醫學學科的學生來說,他們不僅面臨就業難、就業選擇渠道窄等問題,而且在高校深造,攻讀碩士或者博士的意義也不大,使得很多地方高校基礎醫學碩士點或者博士點人才引進工作難以達標?;A醫學專業學生就業難,一方面是由于該專業本身條件所限制,跟專業性質和社會人才需求量有關系;另一方面也是由于學生沒有掌握足夠的知識和實踐技能,不能勝任一些高標準、高要求的工作。有些學生在讀碩士期間并沒有嚴格要求自己,對自身學術要求低,有很強的功利性,把讀研看作是“鍍金”的一個過程,與教育體制相悖。還有的學生缺乏遠大的抱負和求學的端正態度,沒有把握讀研的機會,每天得過且過,即使是最基本的畢業論文都需要導師幫忙改寫。所以實際上,他們并沒有具備足夠的能力。畢業學生的這種心態就必然影響了企業招聘對基礎醫學專業學生的態度,久而久之,基礎醫學專業學生的就業面就會越來越窄,同時攻讀基礎醫學專業研究生的學生也會越來越少。
  2.高校教學質量。高校教學質量對學生就業情況也有很大的影響,高校教學質量有保證,學生才能真正地學到有價值的東西,同時也才能提高學生在就業市場的競爭力,提高高校就業率和影響力。對于基礎醫學專業學生來說,他們所需要掌握的知識非常多,而且需要具備的操作技能也多種多樣,所以對該專業教學質量要求較高。在實驗能力及科學研究上,基礎醫學專業學生所需要學的東西甚至比臨床醫學學生多的多,但是基礎醫學專業學生的薪金待遇卻低于同等學歷的臨床醫學專業學生,這種看似矛盾的情況其實從側面反映出基礎醫學專業教學質量存在問題,很多知識對于該專業學生可有可無,但是卻會浪費學生的時間和精力。基礎醫學專業學生需要掌握自然科學、生命科學以及醫學科學基本理論知識和實驗操作技能,而他們的主干課程又包括人體解剖學、細胞胚胎學、細胞生物學、生理學、神經生理學、生物化學與分子生物學、醫學遺傳學、微生物學與免疫學、病理學、藥理學以及臨床醫學,這么多的內容他們都需要學習,這就使得他們在學習過程中找不到重點,進而影響教學質量。與此同時,他們的考試成績達標以后,他們才能順利畢業,拿到學位證書。這種情況對于學生就業來說非常不利,因為學歷越高越要求“精益求精”,這種籠統的教學方式不利于學生對內容的掌握,同時也反映出當前高校教學質量存在的問題。
  3.學生對就業期望值太高。由于部分學生對就業期望值太高,而他們自身能力又不能滿足崗位的要求,所以很容易形成一種就業難的局面。有些學生不能認清自己的能力,總是希望找到那些既輕松待遇又好的工作,而忽視了社會真正的需求。很多時候,基礎醫學專業畢業生都能夠擴大就業范圍,到私人醫院、醫學類科技園等地方找工作,或者自主創業,開辦私人診所等。但是由于大部分高校都沒有向該專業學生“注入”這種思想,所以很多學生根本就不往這些方向考慮,所以自然而然地縮小了就業渠道,使得基礎醫學專業呈現出就業難的現狀。對于某些用人單位來說,比如私人醫院或者醫學研究機構,他們的待遇并不是特別好,所以對基礎醫學專業畢業生來說吸引力較小,但是他們的人才需求量很大,而令人尷尬的是,這些機構往往會招聘不到足夠的基礎醫學專業人才。而有些待遇很好的用人單位,比如省級三甲醫院等,這些單位很受基礎醫學專業學生的歡迎,但是這些單位每年招聘的人數較少,而且他們也更希望招聘到臨床專業的學生,所以這種兩極分化的情況都影響了基礎醫學專業學生的就業情況。
  4.學生沒有成熟的擇業觀和必要的職業規劃。具備成熟的擇業觀并且制定合理的職業規劃是學生找到一個合適工作的重要保證。而基礎醫學專業學生有很多都沒有成熟的擇業觀,都是以薪金待遇為就業前提,而不管自身的能力和社會的實際需求,所以很多時候他們都得不到自己滿意的工作崗位。而且他們當中很多人也沒有制定合理的職業規劃,都是“走一步看一步”,總是感覺工作離自己很遠,在學校就是學習或者做科研,沒有充分地利用在學校的時間找工作或者做職業規劃,致使他們在畢業以后像無頭蒼蠅一樣到處亂竄,而且也到處碰壁,影響了基礎醫學專業學生的就業情況。
  二、改善基礎醫學專業學生就業情況的對策
  針對當前基礎醫學專業學生就業情況,我們必須在找到影響其就業情況因素的基礎上,找到對應策略,擴大該專業學生就業途徑,讓更多的學生選擇基礎醫學專業深造,提高基礎醫學專業學生就業率以及基礎醫學專業的影響力。為此,我們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入手。
  1.對教育體制進行改革。為了能夠提高高?;A醫學專業教學質量,首先要對該專業的教學體制進行改革,培養學生的能力,促進學生全面發展,提高學生就業競爭力。在此過程中,教師要發揮出作用,在教學過程中注重對學生實踐能力以及創新能力的培養,不僅要為學生提供優質的理論教學課程,而且也要盡可能地給學生實踐操作的機會,提高學生質量。以社會實際需求為教學目標,保證教學過程具有針對性,讓每個基礎醫學專業學生都學有所得、學以致用,完善我國人才培養機制。教學內容、教學方式以及教學理念都要圍繞學生就業問題開展,為社會的發展提供實用性人才。在教學過程中也要向也是灌輸合理的擇業理念,讓他們盡可能早的找工作,并且擴大擇業范圍,認清自己的情況,不要好高騖遠。
  2.積極開展學生就業指導工作。借助于就業指導工作,不僅能夠讓學生更清楚地認識到當前基礎醫學專業就業情況,而且還能幫助學生認清自我的價值,從而選擇更適合自己的工作崗位。當然,也要充分地利用高校內的創業就業中心,鼓勵學生自主創業,減輕社會就業壓力。如果條件允許,高校要積極地與校友聯系,利用校友的人脈關系擴大學生就業途徑。也要鼓勵學生走出校門,讓他們把眼光放長遠些,不要把找工作的所有希望都依托到校園內的用人單位。同時,要向多種類型的用人單位投簡歷,比如醫院、高校、研究機構、醫學檢測單位等,增加自己被錄用的機會。
  3.高校要加強與用人單位的聯系。在學生找工作期間,高校要承擔起相應的責任,積極與用人單位聯系,將好的用人單位請到校園,盡可能多地為學生提供擇業選擇。保證學生能夠樹立正確的擇業觀,并且提前做好職業規劃,提高擇業的效率。對于基礎醫學專業學生來說,他們的就業選擇較少,所以要學會利用身邊的資源,比如可以通過親戚朋友的推薦。這種方式更能保證自己找到合適的工作崗位,改善基礎醫學專業學生就業情況,提高人們對該專業的認可度。
  三、結語
  基礎醫學專業學生就業問題不僅影響了地方高?;A醫學專業補充新的人才,而且還影響了整個專業的健康發展。影響基礎醫學專業學生就業的因素主要如下:層次不齊的生源質量、高校教學質量、學生對就業期望值太高以及學生沒有成熟的擇業觀和必要的職業規劃等。而要降低這些因素帶給學生就業情況的影響,我們可以對教育體制進行改革,積極開展就業指導工作并且加強與用人單位的聯系,讓高校教育與用人單位實現無縫對接,提高學生就業競爭力。
  參考文獻:
  [1]范津燕,張云,李若凡.淺談影響基礎醫學專業研究生就業的因素及對策[J].基礎醫學與臨床,2009,(04).
  [2]覃事太,袁虹.加強高校畢業生就業工作的戰略思考[J].北京教育成功就業,2006,(11).
轉載注明來源:http://www.hailuomaifang.com/9/view-14825912.htm

?
99久久国产综合精麻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