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訪客   登錄/注冊

大中專畢業生就業影響因素和預警機制研究

來源:用戶上傳      作者:

  摘要:大學畢業生的就業問題是由社會、企業、個人等多方面因素綜合形成的。通過建立相關的就業預警機制,促成政府、企業、院校、個人進行協同聯動,才能為解決大中專畢業生就業問題提供更科學、更合理、更有效的解決途徑。
  關鍵詞:大中專畢業生;就業;預警機制
  中圖分類號:G717.38
  文獻識別碼:A
  文章編號:1001-828X(2019)010-0442-01
  根據相關調查顯示,2016年全國中高等教育畢業生總數已經超過了800萬。隨著畢業人數的劇增,學生畢業后就業難的問題也逐漸成為社會主要問題之一。大中專畢業生在畢業所面臨的就業問題,其壓力不亞于高考。建立健全就業預警機制,幫助學生順利就業,現已成為了各大院校的工作重心之一。
  一、大中專畢業生就業影響因素
  1.同齡人間的競爭
  自從高校擴招以來,高職院校與本科院校的學生數量都成倍地增長,以至于每年畢業生的數量都大大超過社會企業招聘的人數需求。因此,大中專畢業生要想順利就業,首先要面對的挑戰,就是同齡人間的競爭。企業在進行崗位招聘時,拋開其他因素不說,學歷越高的畢業生往往會更容易被聘用,大中專畢業生在學歷上并不占據優勢局面,如想在同齡人的競爭中脫穎而出,需要他們在別的方面付出更多的努力。
  2.專業及技能的影響
  社會企業在進行人才招聘時,都會為圍繞工作崗位所需的專業及技能來進行條件設置,只有滿足基本要求的畢業生才能被錄用。因此,大中專畢業生是否能順利就業的另一個主要影響因素,就是其自身所學的專業及掌握的技能。企業是一個追求利益最大化的地方,為了節約企業成本,其往往喜歡錄用專業與工作職位對口的大中專畢業生,以便節省人才培養的成本,從而創造利益的最大值。專業是否對口,決定了大中專畢業生對工作內容的了解程度,而技能掌握的熟練度及數量多少,則決定了畢業生的工作效率。因此,擁有更多技能或更高技能熟練度的畢業生,會在就業競爭中占據優勢地位。
  3.大中專畢業生自身的心態
  由學校進入到社會,是每一位畢業生都需要經歷的角色轉換。對大中專畢業生來說,其就業影響因素中還有重要的一環,就是畢業生自身的心態。在部分大中專畢業生的眼中,北上廣深這樣的一線城市往往是其就業的首選地區。而在企業選擇上,外企、國企也成了畢業生眼中的最大的香餑餑。但是現實情況表明,雖然北上廣深和外企國企都意味著更大的發展平臺,但是其所能容納的人數也是極其有限的,其萬里挑一的苛刻用人標準,也足以讓大多數畢業生望而卻步。倒是西部、農村等發展情況較為一般的地區及中小私人企業,很少會成為大中專畢業生的就業選擇。但實際上,在二線三線城市及中小型企業中,大中專畢業生往往更受歡迎、也更被需要,但是大中專畢業生自身的心態,卻決定了其就業時的選擇方向和目標,也抑制了其就業的可能性。
  二、大中專畢業生就業預警機制
  就業預警機制是指通過政府、學校、社會企業根據社會對人才的需求,對畢業生就業問題進行監管,并對其就業形勢進行預測,從而幫助高校進行改革,促進畢業生個人進行改變提升其個人能力,以滿足企業發展的用人需求,最終達成國家及社會穩定發展的目的。[1]在近十年來,隨著畢業生人數的劇增,畢業生就業問題已升級為社會主要問題之一。建立健全相應的就業預警機制,可以幫助大中專畢業生更好的就業,從而推動企業的發展,進而為解決社會問題提供更大的幫助。
  1.建立就業預警機制
  通過政府、高職院校、企業及大中專畢業生個人的協同努力,建立就業預警機制,可以有效幫助解決畢業生就業問題。在政府方面,可以通過進行市場人才需求檢測與調控,出臺相關指導政策文件,幫助畢業生明確社會需求,幫助高職院校明確自身專業開設所需進行的調整。高職院校方面,也要與社會企業實時溝通,對本校專業進行及時調整,提升專業學習的實用性和適應性,而企業可以自身人才需求實時發布,以幫助畢業生明確崗位需求。而大中專畢業生個人,則要根據政府、學校、企業等方面的要求和指導,對自身知識和能力進行全方位學習和重點性掌握,從而形成更強的競爭力。建立了由上至下的一體化就業預警機制,才能幫助大中專畢業生解決就業問題。
  2.進行高職院校及企業的合作教學改革
  學生進入學校學習,并不意味著終點,而是意味著起點,因為畢業后,學生還要到企業中、到社會上進行歷練。因此,要對傳統的高職院校包辦教學模式進行創新,進行高校與企業合作教學的改革。高職院校的人才培養目的,大部分是為了提供社會所急需的技術型人才,而非本科院校的學術研究型人才,這與大部分社會企業的人才需求類型是相吻合的。通過實施高職院校與企業合作教學,可以有效針對校內專業課程的開始和內容教學進行創新,減少冷門專業的開設,保證專業學習內容與社會發展的共時性,進而為大中專畢業生就業提供更好地保障。[2]
  3.開設就業指導課程
  對大中專畢業生來說,就業是一段新的旅程,要想保證旅程的順利,就要為其進行相關的就業指導。就業指導課程的授課,應由政府、學校、企業共同操辦。在宏觀的社會人才需要、就業形勢預測、企業用人監管方面,政府和企業是最有發言權的,而在專業教學、技能培訓、畢業生心態調整等圍觀層面,這需要學校和企業進行聯合教學。就業指導課程的開設,能幫助大中專畢業生更好地認識社會、企業的人才需求,并為學校的專業教學內容提供建議,從而幫助畢業生更好地認清自身,掌握更實用的知識技能,以更好的心態去面對就業旅程中的各種問題。
  三、結語
  大中專畢業生的就業問題是由社會、企業、個人等多方面因素綜合形成的,通過建立相關的就業預警機制,促成政府、企業、院校、個人進行協同聯動,才能為解決大中專畢業生就業問題提供更科學、更合理、更有效的解決途徑。
  參考文獻:
  [1]劉偉,楊芳.和諧社會視野下構建高校畢業生就業預警機制的探索[J].職業與教育,2007(24).
  [2]林祿明.高校畢業生就業工作保障機制存在的問題及對策[J].宿州學院學報:2014(7):104-107.
轉載注明來源:http://www.hailuomaifang.com/3/view-14854155.htm

?
99久久国产综合精麻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