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學生社區志愿服務長效機制研究
來源:用戶上傳
作者:
摘 要:大學教育發展受到政府和社會的廣泛關注。過去由于我國教育水平低下,大學生數量極少。如今教育水平的提高使得當代大學生數量龐大。面對如此龐大的學生基數,如何培養成為了難題。大學教育不僅要培養學生的專業知識,更需要提高其思想意識。志愿服務可有效對大學生群體進行德育,潛移默化地影響其素質水平。大學生進行社區志愿服務是重要且必要的,因此需要進一步推進大學生社區志愿服務長效機制的建立。
關鍵詞:大學生 社區志愿服務 長效機制 對策
中圖分類號:G64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2-3791(2019)04(a)-0231-02
大學生作為民族和國家的希望,是接受較高教育的國家儲備人才,對其的教育一直是國家和社會關注的重點。大學生進行社區志愿服務活動,不僅能提高自身素質,還能提高社區建設水平、促進社會穩定。除此之外,高校通過開展大學生社區志愿服務工作,進一步解決學校思想教育工作的不足,創新教育方式。目前,大學生社區志愿服務雖然引起了多方注意,但其發展仍存在諸多問題。該文將從這些問題出發,進行對策分析。
1 大學生社區志愿服務長效機制建設的重要性分析
1.1 提高大學生的整體素質
近些年來,素質低下的標簽被貼在大學生身上。標簽的粘貼固然有其不合理性,頗有以偏概全的意識,但是不能否定的是,在大學生群體中,的確有部分學生文化水平高但整體素質不高的情況出現。大學生通過參加社區志愿服務活動,可以走出校園,進一步接觸社會,拓寬其視野。通過具體實踐,將在學校學到的理論知識進行充分應用,最終起到理論結合實踐的效果。大學生在參與社區志愿服務時,可以進一步提高其社會責任感,通過自己的能力獲得快樂感,從而進一步激發其學習和為社會奮斗的動力。
1.2 創新大學政治思想教育方式
大學生的政治思想教育工作是大學教育的重點。過去由于教育制度的缺陷、教育意識的欠缺,使得大學教育缺乏對大學生的政治思想教育。如今,在黨和政府的高度重視和強調下,教育部接連出臺多部文件來督促大學落實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由于過去欠缺,對其開展的形式和方法各大高校難以正確把握。最后往往呈現出來的政治思想教育只是通過干巴巴的課堂說教進行,這種傳統的教學模式不僅未能讓大學生提高思想政治意識,反而使其產生對思想政治教育的厭惡感。這種單板、單調的教育方式的教育效果可想而知。促使大學生參加社區志愿服務工作,可以潛移默化地對其進行思想政治工作。這種方式改變了過去課堂說教式單板、無聊的模式,通過使學生動手、動腦,用心去感悟,最終內化為真正屬于自己的政治思想意識[1]。
1.3 有利于提高社區建設質量
大學生是具有較高專業知識和專業技能的國家儲備人才,當他們走進社區、走進民眾時,可以針對民眾的問題提出科學、合理的解決辦法。除此之外,很多社區建設中缺乏高素質人才,使得社區建設的方向和具體的開展工作常常會出現各種各樣的問題。而大學生進入社區開展志愿服務工作時,可以充分利用學生的能力進而提高社區建設水平。大學生的志愿服務活動對于提高社區建設質量來說,具體涵蓋以下幾個方面:其一,通過對社會居民普及科學文化知識,提高社區居民的科學文化素養;其二,對于困難社區成員開展定向幫助,可以提高整個社區的生活水平;其三,從部分看到整體,對于整個社會建設提出科學合理化建議。
1.4 促進社會和諧發展
改革開放以來,人民的物質生活水平不斷得到提高。近些年來,中國社會方方面面建設成就也是有目共睹,但是由于我國地廣人多,所以在實際發展中還存有一些問題,距離實現共同富裕的目標仍有一定的距離。也就是說,目前我國仍有一些個人或者家庭生活狀況不佳,需要社會或者其他力量給予幫助。就目前來看,我國社會保障制度仍處于發展階段,并不是完成對所有困難家庭或者個人的救濟。這個時候,社會上的公益行動就顯得尤為必要。大學生進入社區開展公益活動,有針對性地對所在社區地困難家庭或者個人進行幫助,可以進一步縮短社會成員之間的差距,營造一種溫暖的社會氛圍,提高社會穩定性。社會的和諧發展是國家治理的重點,也是難點之一。
2 大學生社區志愿服務長效機制建設現狀分析
2.1 大學生自身志愿服務水平不高
大學生在進行社區志愿服務工作時,由于組織能力、管理能力、專業知識以及專業技能的欠缺,使得服務變得單一,缺乏專業性、深入性。同時,缺乏對志愿服務工作目標和宗旨的正確理解,使其并未在活動中獲得滿足感和快樂感,產生一種挫敗感,大大降低了其對公益活動的熱情。
2.2 高校志愿服務組織建設存在問題
高校志愿組織趨于行政化,專業程度不高。很多的志愿服務活動開展具有短期性和集中性,因而常常會出現在一些節假日扎堆進行志愿服務組織工作,而在平?;疽姴坏街驹阜战M織,使得志愿服務組織過于官方化和表面化,并不符合公益志愿活動開展的宗旨[2]。
2.3 志愿服務機制不健全
志愿服務機制的建設缺乏使得大學生在開展社區志愿活動時缺乏方向上的指引和制度上的保障,常常會出現各種各樣的問題,大大減弱了其積極性。志愿服務機制應該涵蓋組織制度、安全制度、獎勵制度、法律制度以及活動經費保障制度,但在實際中并不健全。 2.4 社會缺乏對大學生社區志愿服務的支持
大學生的社區志愿服務活動沒有在大的范圍內得到支持,難免會出現碰壁的情況。當一些大學生主動申請到某個地方開展志愿服務工作,相關負責人卻表示拒絕,這不僅使得大學生的積極性降低,還使社區丟失了一個提高發展水平的機會。
3 提高大學生社區志愿服務長效機制建設水平的對策研究
3.1 大學生提高自身志愿服務水平
首先,學生應該對社區志愿服務的目標以及宗旨做到充分了解和把握。在活動開展過程中積極尋找自豪感和滿足感,提高自身的積極性。其次,提高自身的專業知識和專業技能,爭取在志愿服務中做到得心應手[3]。
3.2 完善志愿服務組織
相關部門或者組織對于志愿服務組織工作的開展要有正確認識,不要為了應付檢查而浮于表面地工作。在組織志愿服務工作時要從長遠的角度出發,使得社區志愿服具有務規范性、長期性、有效性。
3.3 建立健全志愿服務機制
相關的組織制度、安全制度、獎勵制度、法律制度以及活動經費保障制度要根據實際情況及時進行相應的補充和確立,使得大學生在進行社區志愿服務時有基礎、有保證。
3.4 社會加強對大學生社區志愿服務工作的支持
社會對于大學生社區志愿服務要有一個正確的認識和包容的態度。社區志愿服務工作有其必要性和重要性,所以對其開展要從各方面給予肯定和支持。目前,由于志愿服務機制的不健全,大學生在進行社區志愿服務工作中出現問題是不可避免的,以一種包容的態度幫助他們進行改善,促使其在之后的志愿服務中得到更好的提升。
4 結語
大學生社區志愿服務的重要性不言而喻,不僅可以提高學生自身素質、提升社區建設,還對整個社會穩定起到了重要作用。目前,大學生社區志愿服務的組織工作以及機制建設存在缺陷,制約著大學生志愿服務工作的順利開展。除此之外,還面臨著其他的問題。重視問題才能更好地解決問題,進一步提高大學生志愿服務水平。
參考文獻
[1] 鮑春.大學生志愿服務長效機制研究[J].齊齊哈爾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15(3):170-171.
[2] 范玉宏,石小寧,孫健男.大學生志愿服務長效機制建設問題研究[J].神州,2017(11):224.
[3] 金初冬.大學生志愿者參與社區養老服務長效機制研究[J].河南科技,2014(22):234.①課題來源:湖北省教育科學“十二五”規劃課題——大學生社區志愿服務機制研究(項目編號:2014B394)。
轉載注明來源:http://www.hailuomaifang.com/8/view-14900476.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