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職院??萍碱惿鐖F管理中的問題與對策分析
來源:用戶上傳
作者:
摘 要:高職院??萍碱惿鐖F是學生社團的重要組成部分,作為高職院校學生的第二課堂,在人才培養過程中發揮著不可替代的作用。文章旨在分析科技類社團在管理運行過程中存在的問題,結合實際情況,形成支持科技類社團發展的對策,以期進一步服務于高職院校人才培養。
關鍵詞:學生社團;科技社團;人才培養
1 高職院??萍碱惿鐖F的定義
高職院校學生社團是高等學校學生為了實現社團成員的共同意愿和滿足個人興趣愛好的需求,自愿組成、按照其章程開展活動的群眾性學生組織,由各高職院校團委管理??萍碱惿鐖F是學生社團的重要組成部分,是通過開展專業特色活動、傳播與專業相關的知識信息、結合有關課題、社會現實問題進行研討為主要目標的學術活動型大學生組織??萍碱惿鐖F旨在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實踐能力、創業精神,開拓人才培養的新途徑。
高職院??萍碱惿鐖F具有氛圍輕松、自由度高的特點。(1)成員結構復雜,由不同專業、年級的學生構成,其有不同的知識結構,甚至可能包括不同國籍的學生,融合成了一個寬學科基礎、多方位的學生團體,在進行學術探究、討論與實踐的過程中,有更廣闊的視野與思維維度。(2)管理和運作非常自由,社團管理骨干對成員沒有強制約束力,成員們暢所欲言,營造出平等融洽的氛圍。(3)活動方式非常靈活,定期與不定期相結合,自擬時間與統一時間相結合,校內與校際相結合,迎合了大學生的生活規律,具有很大吸引力[1]。
2 高職院校科技類社團的作用
高職院??萍碱惿鐖F是高職院校人才培養過程中課堂教育的重要補充,其作用包括以下幾點。
?。?)拓展學生知識面,提高實踐動手能力,適應企業對高素質人才的需求,提升就業競爭力。目前,大學生科技類社團的組建主要以參加各類科技類競賽為目的??萍碱惛傎悓W生理論水平和實踐動手能力都有較高的要求。為了能在競賽中取得優異成績,社團成員往往先要投入大量課余時間自學一些競賽類課程,并在對理論掌握的基礎上,把團隊的想法和理論結合起來,制作參賽作品。成功的作品都是建立在大量實驗、調試的基礎上的,提高了大學生的實踐動手能力。
(2)提升學生就業競爭力。大學生就業難的一個突出問題就是就業的結構性矛盾。高職院校更重視理論灌輸,忽視學生實踐動手能力,與企業對畢業生理論基礎牢靠、動手能力強的要求有很大距離,培養的人才不能適應企業需求。高職院??萍碱惿鐖F恰好給大學生提供了解決這個供求矛盾的平臺,在一定程度上有力地提高了大學生的就業競爭力。
?。?)培養學生創新能力。在“大眾創新”的新時代背景下,作為第二課堂主要載體的學生社團組織,尤其是科技創新以及創業類社團組織擔負著向學生傳遞現代信息技術、培養良好的科學素養,提高學生創新能力和創新意識的責任和使命擔當[2]。
3 高職院??萍碱惿鐖F管理中存在的問題
3.1 高職院??萍碱惿鐖F活動質量不高
當前,大學生科技類社團活動主要以定期開展科技類講座為主。一些社團也會組織社團成員制作簡單的科技類作品,但仍處于低水平重復建設階段,缺乏社團特色活動,對學生沒有真正的吸引力。出現這些問題的主要原因有以下幾點:(1)社團具體管理者角度:主要負責社團事務的是在校大學生,其理論功底淺、動手實踐能力薄弱、管理經驗不足,導致社團開展的活動質量不高、效果不明顯,不能對廣大學生科技創新能力的提高進行有效引導,與學生的期望值相差甚遠,使學生漸漸失去了參與積極性。(2)社團成員角度:大多加入社團的都是大一新生,憑一時新鮮感加入,對于科技類社團活動要求的專業知識和動手能力缺乏充分的思想準備,學習主動性差,當真正進行科學研究遇到困難時,并不是想著分析問題、解決問題,而是選擇逃避,離開社團。社團成員流動性大,一些活動或工作任務很難持續進行,嚴重制約了科技社團的發展。
3.2 管理方式與運行模式制約發展
社團傳統的管理方式和運行模式嚴重制約創新。傳統社團管理沿用學生會式的金字塔形管理模式,由不同年級的學生擔任不同的管理層,負責活動的開展和運行。而在科技類社團中,這種模式無法為學生搭建緊密而和諧的交流環境,抑制了競爭和創造,團隊協作僅存在于作為管理者的少數學生中,極大限制了自由創造的氛圍。
社團中缺乏系統的創新能力培養方案,人才培養缺乏連續性和層次性??萍碱惿鐖F是一類以學習為原動力的社團,對于知識和能力的追求應該成為社團的核心,而沒有合理的規劃和培養方案的指導是盲目的。大多科技類社團的學習模式,多是不同指導教師依據個人認識開展的片段性的教學,對于學生來講如何合理地開展學習、有方向性地擴展知識,應當是科技類社團首先教會給成員的,否則無目的地學習會帶來厭倦。
3.3 高職院??萍碱惿鐖F資源投入短缺
資源投入短缺集中表現為社團活動缺少專屬活動場地,各高職院校公共教學資源、活動場地相對緊張。此外,科技類社團由于其特殊的學科要求,對社團活動的其他硬件設備要求較高,需要使用實驗實訓場地中的設備時,往往需要多方協調。就軟件條件而言,高職院校科技類社團指導老師數量不足,很多是非官方的群眾性組織,因此,在聘請指導老師的過程中需要社團成員自己去尋找、聯系老師。而擔任社團指導老師的課酬等待遇處于較低水平。缺乏高水平的指導老師,是很多高職院校學生社團層次無法提升的一個重要癥結[3]。
4 高職院??萍碱惿鐖F管理的對策
4.1 體系化提升高職院??萍碱惿鐖F活動質量
以人才培養為核心,不斷完善大學生科技創新及社會實踐活動體系。學??梢愿鶕W生不同階段的知識結構、興趣愛好,細化活動形式,建立大學生科技創新社團活動體系。(1)開展以強化學生創新意識,激發學生創造熱情、提高學生參與創新活動積極性為目的活動,如各類學生科技成果展、專業知識普及講座、知識競賽、簡單的科技作品制作等,參與對象為低年級學生。(2)通過開展學科競賽及科技立項等方式,挖掘、鼓勵、扶持骨干學生出高水平成果。鼓勵學生走向社會進行科技服務,參與對象為高年級學生。(3)通過科技類講座、“大學生科技之星”評選、“大學生創業成果展”等活動來拓寬學生知識面,激發創新精神和科研動力。 4.2 創新科技類社團管理制度與運行機制
理清思路,在遵守各高職院校學生社團管理的各項規定的前提下,健全科技類社團的內部管理機制,營造良好的社團組織文化。學術科技型學生社團專業性、學術性和規模小的組織特點,決定了它的管理機制。高職院校內無論何種學生科技類社團,在獲批成立后,必須開展社團的組織建設,以使本社團獲得可持續發展。學生科技類社團要按照精干、高效、協作、卓越的要求做好社團骨干的選拔,構建社團的運作機構。初步建立基本的結構后,社團的組織領袖,需要結合校院兩級的政策和自身專業學科的特色,圍繞本社團成立的初衷和預期的目標,思考本社團能做什么,不能做什么,本社團的工作特色如何體現和發揮,社團發展有哪些可以利用的資源,又有哪些制約條件。在解決這些問題之后,社團需完善相關的制度和章程,如會議、活動、培訓、考核、獎懲等制度,形成有效的管理機制,規范成員的行為。向社團成員介紹本社團的宗旨,使他們了解本組織的文化,增強組織的內聚力。
4.3 整合資源支持科技類社團發展
大學生科技類社團的良好運轉,需要一定的資源做支撐。在高職院校內,大學生科技類社團的發展和壯大更需要資源的投入。大學生科技類社團開展主要以學科專業為特色的科技類創新活動,需要校院在活動場地和實驗室方面給予支持。大學生科技社團以學生為主體,學術水平和能力都有限,需要院系領導、專業教師等支持,以加強對社團的學術指導。
建立一支工作認真負責、熱愛學生工作、學術水平較高的專業導師隊伍是學術科技型學生社團能否持續、健康發展的關鍵所在。在活動資金上,除了官辦的大學生科技類社團有固定的經費撥款外,其他類型的科技社團通過收取成員的會費或者依靠一些社會贊助外,都普遍面臨著經費緊缺的問題,對此,非官辦的大學生科技類社團也需爭取院系的投入,獲得開展活動所必須的經費。在政策方面,非官辦的大學生科技社團也會組織本社團的成員參加相應的學科競賽或課外科技創新,他們所取得的成績,也需要校院在獎助學測評、免試推薦研究生和競賽獎勵方面給予政策的支持和保證。
[參考文獻]
[1]吳慧明.高職院??萍紕撔律鐖F建設與發展研究[J].中國電力教育,2013(16):12-13.
[2]徐曉.以科技型社團為依托的高職院校創新型人才培養[J].教育與職業,2016(18):48-49.
[3]姜宗慶.高職院校專業技能型學生社團現狀調查[J].高校建設,2016(7):171-172.
轉載注明來源:http://www.hailuomaifang.com/8/view-14905780.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