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訪客   登錄/注冊

醫學機能學實驗課程整合的初步探索

來源:用戶上傳      作者:

  醫學機能學實驗課程整合的初步探索
  王祎麗 周德江 崔 唱 武 輝 王曉娜
  (新鄉醫學院三全學院,河南 新鄉 453003)
  【摘 要】醫學機能學實驗涵蓋傳統的生理學、病理生理學和藥理學實驗的基本內容。而傳統的機能學實驗,不論是授課內容,還是實驗方法和考核方式,都存在一定的弊端,很難將三門課程有機融合在一起。因此,很有必要積極探索機能學實驗課程的改革,力求有效分配實驗資源,提高學生動手能力,培養學生臨床醫學思維。
  【關鍵詞】機能學實驗;教學改革;課程整合
  中圖分類號: R-4;G642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2095-2457(2019)13-0192-001
  DOI:10.19694/j.cnki.issn2095-2457.2019.13.091
  Preliminary Exploration on the Integration of Experimental Courses of Medical Functional Science
  WANG Yi-li ZHOU De-jiang CUI Chang WU Hui WANG Xiao-na
 ?。⊿anquan College Of Xinxiang Medical University,Xinxiang Henan 453003,China)
  【Abstract】The medical functional science experiment contain the basic content of traditional physiology,pathophysiology and pharmacology experiments.The traditional functional experiments,no matter the content of the lectures,the experimental methods and the assessment methods,have certain drawbacks.It is difficult to integrate the three courses together.Therefore,it is necessary to explore the reform of the experimental course of functional science,and strive to effectively allocate experimental resources,improve students’practical ability,and cultivate students' clinical medical thinking.
  【Key words】Medical Functional Science Experiment;Teaching Reform;Curriculum integration
  1 現有醫學機能學實驗課的弊端
  醫學機能學是醫學類學生必修的基礎課程之一。一直以來,我校的機能實驗課,由各自教研室單獨負責其課程的實驗教學,在教學內容上,存在重復上課,學生反復實驗的情況。比如,在病理生理學實驗課程中,所開設第一次內容為“實驗動物的基本操作”,而“基本操作”這樣的實驗,在生理學和藥理學作為強化學生基礎也是必上的內容。這些實驗課一遍又一遍進行,使得課程內容單調枯燥,學生難免缺乏興趣,同時也造成實驗動物和設備資源的浪費。除此之外,單學科的基礎實驗,操作步驟簡單而且局限性強,如果考慮改組成綜合性實驗,在節約資源的同時,又可以增強實驗的趣味性。此外,受傳統教學思維模式及現行體制和管理模式的影響,生理學、病理生理學和藥理學的教師各自為政,各自講授本課程的實驗內容,很難統一思想和實現課程內容的整合和有效銜接[1]。學生在實驗中,很難有機的把所學知識融會貫通。所以,很有必要對機能實驗學實驗進行課程改革。
  2 整合實驗課內容,改組醫學機能學實驗
  我校領導和學科專家、教研室教師經多次探討、論證,正式開始了醫學機能學實驗的課程改革。改革廢除了生理學實驗、病理生理學實驗、藥理學實驗共3門實驗課原有的名稱和教研室單獨授課的模式。這3門基礎實驗課,分別按照專業學生特點,重新梳理實驗內容,形成全新的獨立設置課程體系:醫學機能學實驗Ⅰ~Ⅴ。經過初步改組,目前,臨床醫學5年制,護理學、康復治療學、眼視光學4年制學科,護理學、助產學、眼視光學、口腔技術學3年制學生已試用新開設的醫學機能學課程,完成全校醫學機能學實驗的課程改革。
  新的醫學機能學實驗體系克服了傳統學科實驗內容分散、重復設置、綜合性實驗效果差、實驗資源浪費等諸多缺點,同時加強了學生專業技術技能方面的訓練和培養。整合后的機能學實驗課程,其關注度不再是單一學科理論知識的直觀化,而是通過對動物體征及相關機能指標的觀測,引導同學們對動物個體進行整體疾病評估,并利用所學相關理論知識進行相應救治(包括儀器輔助和藥物救治)的一套系統化訓練實驗[2]。醫學機能學實驗主要是訓練學生技能學方面的基本技術和經典實驗操作,鍛煉學生融合生理學、病理生理學和藥理學的理論知識和實驗結果,進行綜合性實驗和病案討論,最終做到獨立進行實驗設計完成從正常→異?!委煛謴驼5恼w性認識,提升學生綜合運用知識的能力。根據實驗教學目標設計的兩大實驗模塊共涉及十三個實驗項目。醫學機能學實驗Ⅰ,針對臨床醫學專業開設,共50學時。目前開設實驗:醫學機能學實驗基礎與家兔急性肺水腫、動脈血壓的調節與急性失血性休克,影響心功能的因素及心衰的發生與防治,呼吸運動的調節與急性呼吸性衰竭,影響尿生成的因素與急性腎功能不全,實驗設計等5個綜合性實驗。例如,家兔動脈血壓的調節與休克實驗:實驗當中“通過刺激神經,觀察血壓的改變”融合了生理學當中循環系統部分知識;同時行家兔頸總動脈插管操作,模擬失血性休克,這是病理生理學當中經典的休克實驗;在最后,由學生自行設計應急方案,應用所學藥理學知識,選取搶救藥物并在實驗中驗證,又完美的與藥理學聯系在一起。學生在機能學實驗課堂當中,能充分將生理學、病理生理學、藥理學有機的結合在一起進行系統化分析,更好的建立臨床醫學應有的思維模式,完成基礎與臨床之間的順利過渡,在實驗的最后一次課程,由老師提出實驗主題,學生自行設計設計實驗方案,并根據自己的設想展開實驗進行驗證。實驗對學科之間的整體把握要求較高,能充分調動起學生認真思考,主動查閱資料的積極性,大大的提升了原本枯燥的實驗課學生參與度。   3 改革課程考核方式
  課程的考核方式也進一步細化。機能學實驗原先的評分標準是作為理論課程的附屬實驗課,實驗考試成績最終折合入期末考評成績當中。這種只用結果代表一切的考評模式忽略了對學生實踐操作能力、綜合能力和創新能力的客觀評價, 存在較多的弊端[3]。經過初步改革,目前機能學實驗課做為一門獨立課程,參與學生日常評分當中。機能學的考核方式包括:學生的平時成績,小組成員之間的互評成績,操作考核評分以及機能學相關筆試考試分數4部分組成,對學生完成整體系統性評價。第一部分:平時成績占總評成績30%,包括:同學們課堂出勤情況,實驗報告完成情況,實驗課堂主動性及完成情況評分;第二部分:小組間互評15%,機能學實驗是組間實驗需要同學之間很好的合作,學生的團隊意識很重要。小組成員之間對彼此的表現較為熟悉,組間互評可以很好體現學生在課堂當中的具體表現;第三部分:實驗操作考核40%,在課程最后,學生要在實驗中現場進行操作考核,教師根據每位同學的實驗完成情況打分;最后一部分占15%,是實驗課程中相關的理論知識和實驗原理,要求學生參與筆試考核。通過這樣多形式、多維度的評價辦法,對學生的實驗課程給出綜合性的評價。
  4 多維度推進實驗課程教學改革
  為了進一步統籌實驗安排,完善課程融合,學校特建立“生物與基礎醫學實驗教學中心”,機能學實驗所有課程由實驗中心協調管理。目前實驗中心也在逐步擴展,旨在理順全校所有實驗課程的教學安排,進一步規范教學體系。同時,為順應地方院校轉型發展的趨勢,實驗中心在硬件設施、師資隊伍、實驗室管理體制、實驗課程體系都進行了深層次的改革,具備了培養應用型技術型和創新型高素質人才的條件和環境。對于學生的培養,從點滴和細節就要做起。通過對醫學機能學實驗課程的改革,有助于幫助學生更好的完成基礎實驗與臨床實驗之間的過渡;有助于提高學生綜合分析問題、有效應對突發狀況的能力;對于逐步擴展醫學生的臨床醫學思維模式,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
  【參考文獻】
  [1]喬海兵,祁文秀,宋維芳,等.五年制臨床醫學專業機能學實驗教學改革與探索.基礎醫學教育,2018(8).
  [2]丁潔,夏天嬌,徐力致,等.醫學機能學實驗教學改革中的問題及對策.醫學理論與實踐,2017(3).
  [3]田偉,龔延萍,李存保,等.淺談醫學機能學實驗課程考核模式改革的探索與實踐.醫學管理教育,2018,4(02).
轉載注明來源:http://www.hailuomaifang.com/8/view-14907603.htm

?
99久久国产综合精麻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