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訪客   登錄/注冊

一方沙盤聆聽“心”意呵護成長

來源:用戶上傳      作者:

  摘  要:沙盤游戲是一種在“自由與受保護的空間”中,集中提煉身心能量的心理咨詢形式。沙盤中所呈現的系列意象,是來訪者心靈深處意識和無意識之間的持續性對話。提及沙盤,人們更多地將目光集中于其治療功效。對于小學階段的孩子而言,沙盤首先是一種游戲。沙盤游戲為孩子們提供了有效表達和釋放情緒的途徑,在游戲過程中重構自己的意識或無意識認知,激活自身具有的健康與治愈的因素,在一定程度上實現治愈功效。
  關鍵詞:沙盤游戲  人際  交友
  中圖分類號:G6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2-3791(2019)04(b)-0235-02
  小學階段尤其是低中年級的孩子大部分難以用精準的語言表述或合適的行為方式宣泄自己內心的焦慮、壓力與無助。如果孩子們的這些情緒無法被及時疏導,那么他們可能會出現各種不良情緒、行為或適應不佳等問題。而沙盤游戲恰恰為這些孩子提供了有效表達和釋放情緒的途徑——在自由和受保護的空間中,通過玩沙、玩水、玩沙具,孩子們松弛下來并充分“打開”自己,在釋放身心中重構自己的意識或無意識認知,激活自身具有的健康與治愈的因素,在一定程度上實現治愈功效。
  從2013年開始,江蘇省蘇州市工業園區星海小學嘗試將沙盤游戲引入學校的心育工作,在心理課堂、課外活動、家長學校、教師減壓等方面進行實踐和探索,并以此申報了兩項課題《沙盤游戲治療在培養小學生人際交往能力方面的應用研究》《沙盤游戲對小學生“學困心理”調適的個案研究》。下面,筆者僅以數年來的某一次沙盤游戲與各位分享自己的感悟。
  1  內在沖突的背后是一種無聲的求助
  擺盤:把以前的自己“埋了起來”。
  在某次一對一沙盤游戲中,有一位男生小H選擇了一個吐著舌頭、手臂纏繞,肢體動作稍許夸張的人代表“一年級的自己”。他低垂著頭,邊在手中擺弄著這一沙具邊說道:這個沙具代表一年級調皮不懂事的自己。一年級時,自己經常在班級中搗蛋、惡作劇,不分場合地戲弄同伴、老師?,F在回想起來,覺得那時候的自己很不好。H說完之后,把沙具放在沙盤中心偏左下角的位置,一點一點地用沙子把沙具掩埋起來,最后只露出沙具的頭部。
  思考:無聲的求助,你聽見了嗎?
  從班主任、任課老師及學校心理中心的學生檔案中,筆者了解到:小H是一個有認讀障礙、閱讀障礙的11歲男孩,這些障礙導致他學業成績發展不均衡,表現在語文及英語兩門科目上成績欠佳、數學學科成績較好。
  小H人際互動方面相對被動,有較強的自卑和不自信,不習慣主動和他人打交道,不太愿意分享自己的想法。一年級時,曾出現不知道如何與同伴交往、出現打同學或罵同學的行為。升入五年級,孩子開始表現得懂事,但經常表現出不自信和自卑感,難以和別人溝通分享信息。
  埋,在字典中的解釋為“用土、沙、雪、落葉等蓋住或隱藏”,這一動作含有遮掩、掩飾的含義。結合小H的解釋,他埋沙具的行為背后其實是對沙具所代表意向的不認可、不喜歡。根據班主任和任課老師的反饋:一年級入學時,小H就出現了不知道如何與同伴交往、習慣性地打同學或罵同學的行為。一年級是小學的起始階段,也是孩子們離開幼兒園之后重新構建同伴、師生關系的初始階段。受首因效應的影響,孩子們很容易將一年級時對伙伴形成的印象、評價遷移至今后的同伴交往中。因此,小H同學從一年級開始在班中就少有朋友。
  從現任班主和任任課老師的反饋中,筆者發現H同學是有轉變的?!昂⒆娱_始表現得懂事”體現了他在認知方面及人際溝通方面的提升?!暗洺1憩F出不自信和自卑感,難以和別人溝通分享信息”透露出H因低中年級階段同伴交友方面的不當表現而羞愧。他可能會因為這段不愉快的記憶而擔心自己是否有能力進步。所以,他希望通過埋沙具來遮蓋過去的自己給大家留下的不佳印象。“沒有把整個沙具都埋起來而是露出了沙具的腦袋”透露出H覺得還有進步的希望且有改變交友方式的意愿。
  在人際交往中,H習慣于被動模式。在沙盤游戲中,他以這種表達形式進行著無聲的求助:迫切地想要改變,卻無法通過言語表達;有積極、正向的意愿卻在行動方面信心不足。這種內在的沖突令他苦悶。
  2  解開心結的過程是一種自我的構建
  人恒過然后能改,困于心衡于慮而后做?!袄в谛暮庥趹]”的H同學需要外在的支持幫助他邁出“做”的步伐。
  回應:請重新“介紹”一下自己。
  筆者邀請了H的現任班主任、任課老師一起商討。綜合對擺盤的分析與H同學的現況,我們初步商定從“老師”“同伴”“家長”3個層面對應開展“共引”“互賞”“共育”的工作。
  2.1 老師共同引導,支招交友
 ?。?)在以班主任為核心、任課老師為盟友的陣營中給予“同伴交友”方面的指導。
  以晨會、班隊會、心理課為主陣地,結合課本、繪本、心理劇、辯論賽等形式,在班級中圍繞“如何交友”開展各項活動。
 ?。?)創設利于H進步的輿論導向。
  所有任課老師達成一致:帶著“放大鏡”捕捉H在交友方面的積極變化并及時予以肯定。
  2.2 同伴互相欣賞,增進友誼
  對于青春期的孩子而言,同伴的影響舉足輕重。習慣于被動交友模式的小H很難在短時期內主動融入班集體,所以需要召集班中小伙伴、充分激活伙伴互賞的功效。
 ?。?)有心地觀察,真誠地欣賞。
  定期請小伙伴在班中反饋對H點滴積極變化的觀察并記錄,讓H感受到其行為的積極改變逐步地獲得了同伴的肯定及欣賞。以此,激勵他進一步鞏固、強化正向的變化。
 ?。?)真心地迎接,溫情地融入。
  基于H現有的交友模式,在H重新構建與同桌、與小組,并與男生、與全班的關系中,引導他逐步學會表達自己的期許,并讓這份期許在班中“發聲”,讓同伴都能聽到他的心聲。在“行動—反饋—再行動”的模式中,以發現的眼光、共情的視角重新認識小H,迎接他的嶄新回歸,期待他的和諧融入。
  2.3 家校共同教育,鞏固效果
  學校教育離不開家庭教育的支持。班主任聯合任課老師定期向家長反饋孩子交友方面的積極變化,實現在校進步、在家保持,并請家長定期反饋孩子課后的交友情況。以家校溝通、互幫互助的形式,持續地關注小H在人際交往方面的動態變化,強化正向性的部分,提升其交友效果。
  3  曲折向上的前行是一種自我的審視
  追蹤:創造屬于自己的小確信。
  改觀非一朝一夕,小H同學的故事還在繼續。根據老師們的初步反饋,雖然偶爾有些不愉悅的小插曲,但總體效果令人欣慰。
  成長中的煩惱、困惑、挫折等的確讓孩子們感覺到了內在的不舒適,但這些不舒適并不能成為拒絕成長的理由。它們是一個個幫助孩子們發現自己、了解自己、改變自己、悅納自己的信號。
  觸沙、灌水攪沙、把玩沙具、擺盤、揚沙……一方沙游,一片天地,故事幾許。一方沙盤,筆者愿繼續聆聽你們的“心”意,呵護你們的成長,彼此成就越來越好的自己。
  參考文獻
  [1] 唐珍妮.沙盤游戲對小學生行為問題的輔導[J].中小學心理健康教育,2018(31):41-44.
  [2] 宋玉鳳,張晶,周路路.沙盤游戲對小學高年級學生情緒智力發展的促進研究[J].課程教育研究,2018(39):180-181.
  [3] 楊雪梅.沙世界,孩子成長的“心”世界[J].江西教育,2018(20):43-44.
轉載注明來源:http://www.hailuomaifang.com/8/view-14910372.htm

?
99久久国产综合精麻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