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共圖書館基于新媒體推進全民閱讀策略探析
來源:用戶上傳
作者:
摘 要:隨著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新時代,人民日益增長的的精神文化需求促使全民閱讀工作受到了空前的重視。公共圖書館作為全民閱讀活動的主陣地之一,有責任、有義務在促進全民閱讀工作中擔起重任。當前移動閱讀、數字閱讀等方式已經成為閱讀新常態,它有效滿足了人們在繁忙的工作、生活中利用碎片化的時間隨時隨地閱讀的需求。新媒體環境下,公共圖書館開展全民閱讀活動,開展閱讀推廣服務工作,充滿了機遇和挑戰,公共圖書館要認清環境,把握時機,充分利用和發揮新媒體技術的優勢和特點,提升國民的閱讀量,讓更多優秀作品被更多人了解和閱覽到,滿足國民不斷提升的精神文化需求,促進全民閱讀的發展。該文例舉了數個公共圖書館基于新媒體開展服務的實踐案例,并給出了4個公共圖書館利用新媒體促進全民閱讀的建議姓策略:即公共圖書館要建立新媒體閱讀推廣部門,強化館員隊伍建設;尋找社會化合作,推廣“圖書館+”模式;利用新媒體與讀者互動,提升讀者參與度;利用大數據、二維碼、H5等技術優化、推廣服務開展新媒體閱讀推廣。
關鍵詞:新媒體 全民閱讀 圖書館 策略
中圖分類號:G25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2-3791(2019)04(b)-0166-02
1 公共圖書館新媒體服務的實踐
當前,新媒體已經被應用到各行各業,公共圖書館用戶也加入其中,并已成為新媒體技術的實踐者和推動者,打造基于新媒體的服務新業態。
1.1 移動圖書館APP
移動圖書館APP界面友好、操作方便,功能清晰明了,能帶給讀者良好的使用體驗。
1.2 微信公眾號平臺
基于10.4億多龐大的用戶基礎,微信公眾號已成為公共圖書館宣傳讀者服務、向讀者提供信息服務的得力助手。公共圖書館在微信經營方面,要了解讀者的需求及愛好,善于總結,利用大數據分析,有策略的經營,更好地服務和引導讀者。
1.3 微博平臺
微博的快速發展為公共圖書館服務方式提供了新途徑,很多公共圖書館都開通了自己的官方微博,利用微博的優勢,結合圖書館服務,拓展服務和宣傳途徑。
1.4 網絡直播
近幾年來,越來越多的公共圖書館加入了網絡直播的行列,直播內容包括讀書會、名家講座、朗誦詩會、館內服務介紹等,成為圖書館創新活動形式,擴大宣傳效果的有效平臺。
1.5 QQ群、微社區
建立讀者服務QQ群、微社區,及時響應群內讀者的疑問和需求,主動開展數字資源推廣、新書推薦,活動宣傳、發送館內通知等深化和拓展圖書館服務。借助這兩個平臺來實現圖書館與讀者、讀者與讀者之間的溝通互動與內容傳播。
1.6 觸摸屏閱讀媒體設備
觸摸屏閱讀設備的迅速發展,為人們提供了一種新的閱讀模式和閱讀體驗,它已經是各館為讀者閱讀提供服務的必備設備。
1.7 電視圖書館
市民只要在家中安裝高清有線電視機頂盒,打開電視機,選擇電視圖書館就可以在家中觀看圖書館欄目內容,享受圖書館提供的服務,各地電視圖書館要結合了當地地方特色數字資源,整合館內資源呈獻給市民豐富的文化大餐。
1.8 支付寶芝麻信用辦證服務
為了降低讀者的借閱門檻,讓更多讀者使用圖書館,公共圖書館聯合芝麻信用開啟了免辦卡、免押金的信用借還新模式,為公共圖書館開拓了新的讀者群體。
1.9 NFC自助借還書客戶端
讀者只要下載NFC自助借還書APP,自助掃描圖書標簽條碼,就可以完成圖書外借與歸還,真正實現完全自助化、移動化的圖書借閱流程,便捷高效。
1.10 其他新媒體服務方式的嘗試和探索
筆者總結其所在圖書館在日常服務中探索、總結出的一些新媒體服務方式如下。
?。?)利用大屏幕高清電視機向讀者播放央視的重要直播節目。
?。?)利用新媒體技術,舉辦高新科技體驗活動。
?。?)推出電子唱片的瀏覽、視聽服務。
?。?)利用朗讀亭組織活動吸引讀者走進圖書館。
?。?)利用小米盒子連接智能手機為中老年讀者開展智能手機培訓。
2 公共圖書館基于新媒體促進全民閱讀的建議策略
目前公共圖書館利用各種新媒體開展閱讀服務的形式多樣,成效明顯,但是仍然存在服務宣傳力度不夠、宣傳內容不夠吸引人、公眾關注度有待進一步提升等問題,圖書館要根據不同新媒體平臺的優勢和特點,根據讀者的需求合理配置資源,優化推廣內容和服務策略,發揮圖書館的應有的文化和教育的職能。
2.1 建立新媒體閱讀推廣部門,強化館員隊伍建設
公共圖書館應該建立一個專門的新媒體閱讀推廣部門,安排信息素養高、專業性強的館員負責新媒體閱讀推廣指導工作,加強新媒體閱讀的引導,為讀者創造良好的新媒體閱讀氛圍,實現與新媒體相適應的閱讀推廣模式。
新媒體技術層出不窮,圖書館新媒閱讀推廣運營工作需要不斷推進,圖書館員的個人綜合素質、信息素養、專業水平需要不斷提升。圖書館必須重視館員隊伍建設,積極組織有針對性的培訓教育活動,合理安排館員積極參與中圖學會、省圖學會、蘇圖學會等機構的業務培訓,提升館員綜合素質。不但要學習圖書管理體系內容,還要學習“互聯網+”環境下新媒體閱讀推廣的服務內容,保證相應崗位上的館員都懂業務、精操作、勤服務,為讀者提供快速、安全、系統、及時的知識推送,使得讀者認可圖書館新的閱讀服務方式,推動圖書館現代化發展。同時館員要轉變服務模式,由等待讀者咨詢,變主動調查、分析讀者需求,主動推送,開發潛在的讀者,實現閱讀的延續和擴散,保證知識資源的多向、高效、便捷傳遞和循環利用,提高圖書館的知識傳播功能。 2.2 尋找社會化合作,推廣“圖書館+”模式
公共圖書館要積極尋求社會化合作,通過與社會各行業合作,共享彼此資源,搭建新的服務平臺,開發新的服務功能,開展新的合作推廣,既能有效降低成本、實現雙贏,又能促進圖書館的轉型升級,擴大圖書館的閱讀推廣影響力。
昆山市圖書館和中文在線集團達成合作意向,將中文在線鏈接嵌入到昆山市圖書館微信公眾號服務之中,推出“微閱讀”服務,深受該館讀者歡迎,年訪問量近10萬次。這些創新合作實踐說明社會力量是公共圖書館的支柱之一,未來圖書館的發展必須緊跟時代潮流,緊隨社會信息環境的快速發展,圖書館要和其他圖書館、學校、社區、鄉鎮、電視臺、企業等社會機構合作,建立新媒體服務方式的異構、分享,加快新媒體時代公共圖書館服務的轉型升級。
2.3 利用新媒體與讀者互動,提升讀者參與度
利用QQ群、移動手機圖書館、微博、微信、直播等新媒體發布資源信息,介紹館藏資源和網絡資源,開展讀者閱讀討論、線上讀書會、書評分享等閱讀推廣活動,讓讀者隨時隨處貼近閱讀,提高讀者參與閱讀的興趣,拉近公眾與閱讀推廣之間的距離,增強閱讀推廣的效率。
公共圖書館還要及時抓住社會熱點話題,開展趣味性的新媒體閱讀推廣活動,以小游戲、小答卷等方式吸引讀者,提升讀者參與熱情,例如2018年底浙江圖書館的“閱讀錦鯉”活動,借助抽獎小程序以趣味抽獎的方式,吸引了74萬多用戶的關注和參與,達到了非常好的閱讀推廣效果。
2.4 利用大數據、二維碼、H5等技術優化、推廣服務
公共圖書館要積極探索新技術在閱讀推廣中的應用,創新服務方式。大數據技術在公共圖書館中的應用,為圖書館開展精準閱讀推廣帶來可能。圖書館要以讀者為中心,利用大數據技術收集讀者的閱讀需求、服務需求、服務反饋等數據,通過大數據分析,更精準地實現針對每個讀者的個性化服務。
圖書館界對二維碼技術的應用也比較多,主要表現在信息獲取、網站跳轉、掃碼報名、移動支付等方面。二維碼可以作為線下用戶獲取線上信息或服務的最快入口,圖書館可以有針對性地整合閱讀推廣服務,在合適的時間、地點以二維碼的方式展示出來供讀者掃碼獲取相關服務信息。
H5由第5代Html標準規范而來,它可以實現在移動端頁面上融入文字動效、音頻、視頻、圖片、圖表、音樂和互動調查等各種媒體表現方式,增強用戶體驗感,方便用戶分享。這也是目前公共圖書館開始使用的技術之一,圖書館結合自身業務與服務,通過H5形式,發布閱讀推廣信息等,如昆山市圖書館在百年館慶之際制作發布的H5《一分鐘穿越昆圖百年》,吸引了很多讀者的觀看和分享。H5 天然具備的社交性,可以使圖書館閱讀推廣在移動媒體上裂變式傳播。
3 結語
公共圖書館利用新媒體服務手段促進全民閱讀、開展閱讀推廣工作已經取得了一定的成績和進展,但是公共圖書館人要繼續利用當前各種新技術的優勢,不斷改進和創新讀者服務方式和內容,順應讀者閱讀習慣和閱讀需求的改變,激發讀者的閱讀興趣和閱讀熱情,增強公共圖書館的社會影響力。公共圖書館要積極把握時代機遇,尋求更多更好的平臺、技術、策略,開展“百花齊放”“不拘一格”的閱讀推廣服務,讓全民閱讀永遠煥發生機。
參考文獻
[1] 馬愛華.論公共圖書館的新媒體服務[J].圖書情報工作,2014(6):70-74.
[2] 楊雪.閱讀推廣3.0時代:新媒體助推全民閱讀[J].出版廣角,2018(12):21-24.
[3] 劉佳.圖書館與新媒體的融合發展[J].辦公室業務,2016(15):192.
[4] 苑世芬.高校圖書館新媒體閱讀推廣策略研究[J].現代情報,2013(1):74-77,81.
[5] 錢海鋼.NFC自助借還書:圖書館自助服務的新模式[J].圖書館學研究,2018(3):83-89.
轉載注明來源:http://www.hailuomaifang.com/8/view-14910399.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