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匠精神引領下的高職學生職業能力培養研究
來源:用戶上傳
作者:
摘 要 高職院校是我國新時期人才培養的重要基地,在經濟社會發展和人才建設等方面發揮著不可替代的作用。尤其是經濟時代的到來,社會發展對人才的質量和要求越來越高,高職院校也要迎合時代的發展,重視培養學生的職業能力和工作適應能力,以“工匠精神”為引領,對培養學生的職業能力和綜合素養有重要的意義。本文結合工匠精神的重要性,探討了高職院校發展中,以工匠精神為引領的高職學生職業能力的培養措施。
關鍵詞 工匠精神 高職學生 職業能力 培養
中圖分類號:G710 文獻標識碼:A DOI:10.16400/j.cnki.kjdkz.2019.06.002
Research on Vocational Ability Training of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 Students Guided by Craftsman Spirit
LI Yu, WANG Bo
?。–hangjiang Polytechnic, Wuhan, Hubei 430074)
Abstract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s are an important base for talent cultivation in the new period of our country. They play an irreplaceable role in economic and social development and talent construction. Especially with the advent of the economic era, the quality and requirements of talents are getting higher and higher.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s should also cater to the development of the times, pay attention to training students' professional ability and work adaptability, and take "craftsman spirit" as the guide, which is of great significance to cultivate students' professional ability and comprehensive quality. Combining with the importance of craftsman spirit, this paper discusses the measures to cultivate vocational ability of vocational college students guided by craftsman spirit in the development of vocational colleges.
Keywords craftsman spirit;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 students; vocational ability; cultivation
經濟社會的不斷發展,我國教育事業得到了全社會的關注。當前我國高職院校在教育教學中,為了適應新時期社會經濟發展需求,不斷進行改革和創新,高職院校的規模也在不斷擴大,但是分析當前職業學生的職業能力,還存在一些問題,無法適應新時期社會工作的需求,尤其是學生的責任感、創新力和工作崗位的適應能力等方面,與社會實際需要還有一定的差距,作為我國人才重要培養基地的高職院校,需要重視學生的職業能力,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更好地滿足社會發展對人才的需求。
1 工匠精神內涵和特點分析
所謂的工匠精神,其本質是在工作中用心做,產品的生產和制作中要用心,用專業的精神創造出更優秀的作品或藝術品,其核心所在是對品質追求,從職業的角度來講,工匠精神是需要對職業有強烈的認同感和崇高的追求,是一種嚴謹科學的職業精神理念,這種理念與人的價值觀相關聯,影響到人們的行為表現。
結合人們對工匠精神的研究,將其特點總結為以下幾個方面:其一是追求精益求精,對產品進行反復雕琢,從而追求完美的產品;其二是追求嚴謹細致的態度,在產品的生產中能做到一絲不茍,以細致入微的態度投入到工作中;其三是持之以恒的特點,數年如一日堅守崗位,并在長期的工作中能創造出價值;其四是創造性和創新型特點,敢于創新,不斷推舊出新。
2 高職學生教育中工匠精神的重要性分析
2.1 是新時期現代職業教育改革發展的需要
新的發展時期,我國越來越重視教育發展,重視提升人才培養的質量?,F代職業教育要求重視培養學生的職業技能和職業精神,重視學生務實精神,根據發展要求,職業教育需要打破原有的重視職業技能輕視職業精神的問題,要重視對學生職業精神的培養,在專業知識教授的基礎上,必須弘揚工匠精神,積極探討新的方法和措施,創新人才培養的新模式,以適應新時期職業教育的發展需求。
2.2 有助于提升學生的職業能力
職業教育的目標是為社會發展提供所需要的復合型人才,新的經濟發展要求人才會技術操作,懂理論知識、有職業道德、愛崗敬業,技術性人才如果缺乏愛崗敬業和創新精神,則難以適應后期的工作,無法面對工作中的挑戰。工匠精神引領下,重視學生職業能力和職業精神的培養,能有效提升學生的就業競爭力,具有時代性和實用性。
2.3 有助于促進高職院校和企業的共同發展
以工匠精神為引領,能提升學生的職業能力和競爭精神,對學生和企業的發展都有重要意義。一方面,工匠精神融入到高職院校教學中,能加強學生對專業技能基礎知識,專業技能和職業道德等理解,培養學生的綜合素養,這種理念下培養的人才,能提升高校人才培養的整體質量,從而提升社會對畢業生和高職學校的認可度,促進高職院校的科學發展;另一方面,對企業來講,企業的長久發展離不開優質人才的引進,人才和科技是企業競爭力的重要影響因素,企業的生存和發展都離不開高素質的技能人才,尤其是知識經濟時代的到來,很多可以長久科學發展的企業,共同存在重視人才,重視培養職業精神和職業技能的綜合型人才,傳承工匠精神。擁有這些品格的人才,能在工作中理解認同企業文化,盡快適應工作崗位,求真務實,掌握熟練的工作崗位技巧,也能節省企業運行成本,提升工作效率,這也是現代市場競爭發展環境下,企業保持良好發展的重要條件。 2.4 促進學生的就業和未來發展
工匠精神是職業精神的一種,對職業學生的職業生涯相當重要,學生只有具備了良好的職業精神,才能在職業生涯發展中占據優勢,從而取得成功。企業在人才的招聘中,更著重考察學生的綜合能力,如工作態度、個人品格等方面,這些與學生的職業技能同樣重要。因此,職業院校也需要樹立科學的理念和意識,在重視學生技術提升的同時,跟要重視思想建設,樹立扎實的工作態度,從而得到企業的認可和親睞。
3 以工匠精神引領下高職學生職業能力培養的途徑探究
3.1 以工匠精神為基礎,建立科學人才培養模式
從職業崗位、職業能力及職業精神等方面的要求,要提升高職學生今后的工作能力,培養其在工作中的及時反應能力,需要在工匠精神的理念下,積極構建“雙主體合作,雙方向教育”的人才培養模式,在校企合作辦學理念的指導下,充分發揮學校和企業的優勢,共同打造專業建設,學校與企業一起研究,結合社會和行業的發展,進行課程設置和實踐基地建設。各專業可以結合教學實際,組織包括專家在內的專業建設指導委員會,并結合行業發展和企業的需求,對崗位進只能和責任進行定位,制定完整科學的培養方案,重視對課程體系的研討。
改變傳統的人才培養理念和模式,現代人才培養模式更加重視對職業素養和綜合素質的提升。將學生的素質、技術、能力等結合,人才培養過程中,可以將職業資格證書、學歷證書等銜接,從而實現學歷教育和職業培訓的融合。專業課程實踐中,采用情境教學法、翻轉課堂等教學模式,教學中融入先進的教學技術,通過具體化情境的創設,組織開展專題教育活動,加強對學生儀態、行為美的塑造。同時培養學生誠信、奉獻、踏實等態度,促使學生技術能力提升的同時,個人社會能力和品德也能全面提升。
3.2 以工匠精神為依托,構件模塊化的專業課程體系
職業學生的培養,最終是要為企業建設和社會發展服務,將所學的知識應用到后期的生活和工作中,因此,在專業教學課程體系建設中,需要在工匠精神的引導下,在分析職業能力的基礎上,建立科學的課程體系。首先,要對企業和具體的工作崗位進行分析調查,了解崗位的任職條件和具體的工作,針對典型的工作和工作任務,對相對應的技能技術條件進行分析,從而圍繞這一任務,開展對學生職業能力和職業道德的培養,制定合理的專業目標;其次,幫助學生制定科學的職業生涯規劃,結合每個學生個人不同的能力,將課程專業指標與技能整合,以職業崗位能力需求為核心的專業模塊化課程體系。
探討課程體系內容,具體包括:一是專業課程基礎理論和基礎技能模塊,如思政課程、形勢與政策課程、心理健康教育、職業生涯發展規劃等公共基礎課程,主要是培養學生的思想和職業品德,幫助學生樹立正確的世界觀和價值觀;二是職業基礎模塊的內容,如專業課程介紹、發展現狀,職業操作規范、服務禮儀等,通過理論基礎知識教學,提升學生的基本技能;三是技術模塊,結合具體的專業,在專業核心課程教學中融入工匠精神,學習專業技能,運用所學的基礎理論內容,重視實訓環節的教學,在技術訓練中,加大學生對愛崗敬業、實事求是等精神的訓練,讓學生在實訓中提升自己的技術能力,了解工匠精神的實質;其四是將課程體系建設與職業資格考試進行銜接,對學生多方面的能力進行培養考核,增強學生能力的適應性。
3.3 將工匠精神與高職學校精神文明建設結合
一方面,學??梢匝埿M飧呒壖夹g人員或專家到學校定期開展講座,用他們在社會和工作中的親身實踐,詮釋工匠精神,同時也能讓學生有更多的機會接觸學校里無法接觸的新鮮事物,開闊學生的眼界,讓學生在講座中獲得感觸,深刻地理解工匠精神;另一方面,高校要積極建設工匠精神的物質載體,加大對杰出工匠及其事跡的宣傳,開辟專欄,營造濃厚的校園文化氛圍,為學生樹立榜樣,讓學生在校園中能感同身受,潛移默化中將工匠精神扎根。此外,班級還要釘子組織開展工匠精神的主題班會,讓學生參觀典型影片,或者是自由表達對工匠精神的理解,講述身邊或者是自身了解的具有工匠精神的實際,教師最后再加以引導。讓學生從小事做起,從自我做起,認真完成每一件小事,踐行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
3.4 以工匠精神為靈魂,重視高職院校教師隊伍的建設
高職院校專業教師的素養直接影響到學生的職業素養和能力。高職院校在教學改革推進中,要重視高質量的師資隊伍的建設,在實際的教學中言傳身教,除了具備淵博的知識和專業的能力,還要有責任心,愛崗敬業,讓學生在學習中耳濡目染,提升人才培養的效果。
4 結語
綜上所述,工匠精神貫穿古今,無論是之前的藝徒制職業教育,還是當前很多發達國家,都重視對職業學生職業精神的而培養和教育。我國目前高職院校教育教學改革也在積極推進,在具體的改革實踐中,要重視工匠精神的融入,結合社會和企業發展的需求,制定科學的人才培養計劃,重視對學生職業精神和職業素養的培養,提升人才未來的從業競爭力。
項目:課題來源 2019年度湖北省職業技術教育學會科學研究課題 《新形勢下工匠精神在高職生核心能力培養中的滲透探析》 課題編號 XM20190325104012505747
參考文獻
[1] 陳麗,劉媛媛.工匠精神融入高職學生創新創業素質提升的重要性和必要性[J].南方農機,2019.50(05):10-11.
[2] 陳源波.基于現代學徒制的高職學生工匠精神培育[J].教育與職業,2019(05):49-54.
[3] 陳志剛,劉立紅.基于工匠精神培育的高職學生創新創業能力提升途徑[J].職大學報,2019(01):81-84.
[4] 郭浪.新時代高職學生工匠精神與創新意識的培養[J].江西化工,2019(01):180-181.
[5] 尹小梅.“工匠精神”引領下的高職學生職業能力培養研究[J].教育教學論壇,2018(05):259-260.
[6] 張志田.工匠精神視角下高職學生職業能力培養策略探究[J].才智,2017(10):122-123.
[7] 徐偉.工匠精神引領下的高職教育教學研究[J].浙江交通職業技術學院學報,2016.17(02):63-65,78.
轉載注明來源:http://www.hailuomaifang.com/8/view-14921622.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