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訪客   登錄/注冊

論高等函授教育的創新

來源:用戶上傳      作者: 白興禮

  在建立終身教育體系和學習化社會的過程中,高等函授教育以其靈活性、開放性、適應性和針對性的辦學特色和優勢,發揮著不可替代的作用。但我國目前的高等函授教育,還不能承擔社會和時代賦予的這一重要使命。因此,堅持與時俱進,實現從教育理念、課程設計、評價到手段體系的綜合創新,就成為高等函授教育迎接時代挑戰的必然選擇。
  一、理念創新:高等函授教育創新的靈魂
  目前,我國高等函授教育的改革主要應該樹立以下幾個基本理念。
  (一)樹立市場觀念,面向地方經濟辦學
  隨著我國社會經濟的發展和教育體制的改革,教育的市場化和產業化進程逐步加快,高等教育包括高等函授教育也從“旱澇保收”的計劃體制向市場機制轉變,以供求機制、競爭機制為原則的市場格局正在形成。與這種體制轉換的要求相適應,高等函授教育的辦學模式、辦學水平以及應對市場變化的綜合辦學能力,成為決定高等函授教育質量與發展的重要條件和依據。因此,高等函授教育必須要根據這種市場化的要求,緊緊圍繞地方經濟辦學,大力發展與地方經濟建設緊密聯系的應用型專業。要積極探索和預測社會經濟發展的前景,創建具有地方特色的新學科、新專業、新課程,培養地方經濟建設急需的人才,為地方經濟建設提供前瞻性的智力支持。
  (二)樹立開放觀念,實現辦學模式的多元化
  我國加入世貿組織以后,教育市場國際化的效應已逐漸顯現出來。各類行業,特別是金融、貿易、涉外機構等部門,對人員的資質與素質要求越來越規范,企業、行業也作為“學習型組織”發展起來。隨著技術與制度的演進,對人力資源基本知識與基本技能結構的要求也在不斷翻新。高等函授教育作為我國應用型人才培養的重要組成部分,在繼承發揚傳統函授單純的省內或地方招生的“內向型”辦學模式的同時,也應逐步探索國際合作、交流等“開放型”的辦學模式。因此,高等函授教育的專業建設和課程設置,要加強人世后急需的金融、法律、貿易等學科和專業建設,為經濟結構的調整和經濟體制轉換提供人才保證。同時,要爭取涉外合作項目和國外教育對象,擴大辦學規模,提高辦學水平,獲得更大的辦學效益。只要是能夠擴大函授教育規模,提高函授教育質量的各種方式方法,我們都可以采用,不僅在思想上體現開放性,在具體教學方式方法等方面也應體現開放性。
  (三)樹立“人本”觀念,發揮學習者的主動積極性
  1998年10月,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在巴黎舉行的世界高等教育大會發表的《“21世紀的高等教育:展望和行動”世界宣言》就明確提出了以學生為中心的理念,《宣言》指出:“在當今這個日新月異的世界,高等教育顯然需要有以學生為中心的新的視角和新的模式”,而當前函授教育仍然沿用舊的辦學思想、管理模式。以往的函授教育,從專業設置、課程內容、教學方式方法到教學管理制度,都過于單純地強調學生的被動接受和適應,過分強調專業對口以及人才培養的格式化、單一化、同一化,嚴重壓抑了學生的積極性和主動性,影響了學生個性和潛能的發展。這種舊的觀念,顯然有悖于時代發展的要求。因此,應該摒棄落后的教育觀念,樹立弘揚、培植主體性,強化人本意識的新觀念。
  在這一理念的指引下,高等函授教育的課程改革應追求學習者的個性發展,把培養理解、合作與創新意識視為積極應對信息化社會、知識經濟時代挑戰的基本措施。注意改變單純以知識傳授為目的的“非特性”教學方式,注重培養學生“創造性學習”的能力和學習化社會的終身學習能力。制定靈活的課程體系和動態的教學計劃,滿足不同專業、不同層次、不同行業學習者就業、轉崗、更新知識、增加技能等多方面的需求。成人學習者大多具有一定的實踐經驗和較強的自主能力,其學習的針對性和選擇性很強,其學習時間、方式等也難以固定,這就迫切要求辦學主體要確立以學生為中心的教育觀念,主動適應學習者的要求,不斷改革教學內容、教學方式方法、改革教學管理,注意發揮學習者的主動積極性,為學生自主發展提供更多獨立思考的時間和實踐的機會,為他們的全面發展創造更好的條件。
  二、課程創新:高等函授教育創新的根本
  我國高等函授教育最突出的矛盾是“普教化”。專業設置、課程設置、課程結構和教學模式長期沿用普通教育模式的缺陷在實踐中已經顯露出來。從當前教育改革的整體情況看,基礎教育課程改革正在深入,而高等師范函授教育課程改革滯后的現象非常突出,跟不上基礎教育改革的步子;從社會發展需求看,新型行業、新型產業不斷產生,產業結構和經濟結構正在發生重大轉型,舊的專業設置、課程設置已經越來越不適應社會經濟發展與社會產業、職業發展的需求。因此,專業設置、課程設置與教學內容的不斷創新,就成為時代發展的必然要求。
  (一)注重辦學特色,調整專業結構
  根據社會經濟發展和基礎教育改革的要求,結合成人的特點,以教育觀念的轉變和素質教育理念為先導,改造傳統專業,拓寬專業口徑,根據學校自己的優勢和特色,建設特色專業和特色學科,增強辦學優勢;打破專業界限,提倡學科間的交叉跨越,反映目前最新的科學技術成果,研究建設邊緣學科和交叉學科專業,以滿足社會經濟發展的需要,達到個人成才和參與社會競爭的雙重要求。
  (二)改革課程體系,科學設置課程
  高等函授教育課程設置的理念應體現培養全面發展的人,并為每個學生具有個性的健康發展創造條件。應關注學生的興趣與經驗,將為終身學習做準備的教育理念貫穿于函授教育之中。要優化課程結構,堅持厚基礎、強能力、寬口徑的原則,突出課程綜合化與課程的內在聯系。應建立“組合型的課程模塊”,合理設置公共必修課,適當減少專業必修課,加大選修課的比例,為學生自主選課創造條件;課程還應有利于促進和加強函授學習管理,強化自學環節,發揮成人函授自學能力強的優勢,以自學為主完成部分公共必修課和專業選修課的學習。要在強化專業必修課教學輔導的同時,注意專科與??破瘘c本科的課程銜接,在提高學歷層次的同時提高專業層次。
  (三)體現成人學習特點,實現課程多元化
  非學歷函授教育的課程設置應“打破單純按學科設置課程的模式,走課程多元化的路子,建立綜合性課程群”,促進學科之間的交叉融合。要結合成人學習的職業性、行業性、實用性特點,開發建設專業的、非專業的、理論性的、實踐性的、研究性的以及突出前沿知識的課程,開設專業技能考級、考證的培訓,充分滿足成人函授學習的需求。
  三、評價創新:高等函授創新的重要內容
  (一)實行學分制和彈性學制。實行學分制的目的是改革傳統的人才培養模式和教學管理模式,優化人才培養過程,有助于追蹤學科前沿,適應成人學習特點,重視個性發展,進一步提高教學水平和人才培養質量。高等函授教育要實行學分制管理,必須建立彈性學制。一是允許學生根據個人志趣、個性差異和特長,跨專業、跨學科,在一定范圍內選修課程和選擇任課教師。二是允許學生自主安排學習進程,在規定年限內可以重修、免修課程,選擇修業年限,分階段完成學業。
  (二)加強教學管理,建立科學的教學評價體系。
  首先,要重視函授教學的主要環節――自學環節的落實。如果學生不能認真自學教材,把自學當成“自愿之學”,可學可不學,不能認真完成平時作業,就做不到歸納教材重點、難點,在平時輔導和集中面授輔導時就不能帶著問題有針對性地聽課,而只能在課堂上被動接受。
  其次,強化自學指導。學生自學任務完成的質量、面授效果的優劣,與任課教師對學生自學的管理和指導有密切關系。函授學生學習的主要方式是自學,學生雖然不在校,但任課教師的教學工作并未終止,而是通過郵件、電話、網絡等進行指導,批改作業。如果老師放松或放棄自學安排和指導,教學任務就難以落實。
  再次,加強考試管理,采用“能力為本”的考試和評價方法。在考試內容上,應在注重考查學生知識的同時,考查學生發現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減少記憶性內容,增加理解性、綜合性、應用性內容。在考試方法上,采取閉卷和開卷、口試和筆試、設計和操作相結合的考試方法,重視自學過程考核,把自學檢測成績和平時成績記入總成績。主要課程要建立試題庫,實行教考分離,嚴肅考試制度,通過考試強化對學生的學習管理,把教學競爭引向更高層次。
  第四,加強對教師教學和學生學習的評價。教學質量與學習效果與管理評價標準有直接關系。因此,建立科學、規范的評價辦法,采用“教”與“學”的雙向檢查評價方式,對提高教學水平具有重要意義。根據多年函授教育質量管理的經驗,我們認為,高等函授教學檢查與評價的內容主要應包括以下兩個方面。
  1、教師教學過程檢查評價。通過教學過程評價,可以鼓勵教師和學生形成教學和學習的競爭意識,有助于加強自學指導和提高學生自學的積極性,有助于把教學管理引上更高的層次。
  2、學生學習考核評價。通過考核評價成績可以作為對教師教學、學生學習進行獎懲的主要依據,能夠促進高等函授教育教學質量和辦學水平的整體提高。
  四、手段創新:高等函授教育創新的關鍵
  教育信息化是指“將計算機多媒體技術、網絡技術、信息轉換、存儲技術等運用到教育領域,使教育資源合理配置、開發利用,實現教育的現代化”。現代信息技術,特別是計算機技術、多媒體技術和Internet技術,對深化教學改革、轉變教育思想、彌補傳統函授教育信函通訊輔導和教師巡回輔導教學的不足有重要意義,能夠為學生提供個性化的學習條件和“零”距離的教學服務,使函授生也能體驗與普通大學生同樣的課堂教學情景,也能夠使學生選擇更加適合自己的學習內容、學習方法、學習地點、學習時間、學習途徑,從而真正體現教育的均衡發展。函授教學手段的創新應在以下幾個方面努力。
  (一)建設遠程教育平臺,加強函授教學輔導
  為進一步適應高等函授教育的信息化教學需要,要建立自己的校園網,建設遠程繼續教育資源平臺和輔導網站,充分利用網絡功能,加強函授遠程教育教學輔導支持系統的研究開發,大力開發網絡資源,將多媒體技術、虛擬現實技術運用到高等函授教學過程中去。有條件的地方,應開通網絡,讓學生集中收看輔導節目或根據個人的需要單獨接受函授教學與輔導。教師與學生應通過網絡開展交互式討論,批改作業,解決自學中遇到的困難。也可以進行模擬實驗教學,條件不具備的學員,可以通過播放教學輔導軟件資料進行自學。要創造成人函授教育自由地開展個別化學習的環境,增強學生的學習興趣和動機,提高學習效果。
  (二)開發優質教學軟件,提升網絡教育水平
  現代信息技術是一種手段,是一種載體。利用現代教育技術手段進行高等函授教育教學輔導的關鍵是質量高、適應性強、符合成人函授生學習的軟件的編寫和制作。從目前高等函授教育教學情況看,利用多媒體技術、網絡技術進行函授輔導,在不可能將教材完整進行講述,也沒必要進行系統講授的情況下,能夠對教材的難點、重點進行歸納整理,編寫出針對重點、難點的精煉輔導材料,并且根據教材特點,制作出圖文并茂、生動活潑的輔導課件、音像教材。這一方面可用于輔導和學生自學,另一方面,通過計算機網絡,可以使學生獲得與課堂一樣的教學情景,有助于博采眾多教學資源之長,全面提高函授教育質量。


轉載注明來源:http://www.hailuomaifang.com/9/view-1015912.htm

?
99久久国产综合精麻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