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在小學英語教學中運用故事教學法
來源:用戶上傳
作者:
【摘 要】由于受到應試教育理念的束縛,在傳統的小學英語教學過程中,教師利用體驗式的教學方式引導學生進行英語學習,使學生在英語學習的過程中過于被動,無法積極的進行拓展和提升,所以教師無法充分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學生的英語學習效率較低。教師要摒棄傳統的教學觀念,以學生作為教學的中心,利用多元化的教學方式引導學生進行小學英語學習,使學生能夠激發自身的學習熱情,提高自身的學習樂趣,更好的投入到英語學習過程中。
【關鍵詞】故事教學法;小學英語;教學策略
引言
在小學英語教學過程中教師運用故事教學法,能夠準確的契合學生的性格特點,增強學生的學習熱情,使學生可以進行主動的思考和探究,生動的故事情節也可以帶領小朋友熟悉并掌握相應的英語知識,吸引學生的眼球,刺激學生的想象力,使學生能夠將英語學習變得更加具有樂趣,提升學生的邏輯思維能力。本文以如何在小學英語教學中運用故事教學法來進行分析和探究。
一、小學英語教學中運用故事教學法的作用
(一)提高學生學習英語積極性
教師運用故事教學法能夠有效的激發學生的英語學習熱情,提高學生的英語學習興趣,使學生能夠主動投身到英語學習過程中,大大提高其英語學習的主動性。在小學英語教學過程中,教師采用故事教學法,能夠契合學生的性格特點。教師也要在這一過程中靈活的運用書中的知識點來進行教學內容的改編,從而契合學生的發展要求,也符合素質教育的理念。由于小學生年齡較小,對故事情節較為喜愛,所以教師在進行故事教學法的過程中,要提供大量的真實自然語言,并運用幽默風趣的語氣來進行故事的講解和引導學習,使學生能夠對英語學習產生極大的熱情和興趣,提高學生的英語學習能力。
(二)符合學生年齡特點和學習特點
由于小學生思維意識較為單純,注意力不夠集中,對事物有著強烈的好奇心。所以,教師在進行教學引導的過程中,可以利用故事教學法準確的抓住學生的興趣點,使學生能夠融入到課堂學習中,提高課堂教學的效率和質量。由于教師所講解的故事正好契合于學生的興趣愛好,教師再運用積極幽默的語言來進行教學引導,使學生能夠進行聯想思考,提高學生的想象能力,增強學生的英語求知欲,從而最大限度的提高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和英語投入熱情。
(三)有助于培養學生合作能力
素質教育注重對學生合作學習能力的培養,所以教師在進行小學英語教學的過程中,可以利用故事教學法契合素質教育的發展要求,培養學生的合作學習意識,使學生能夠更好的跟隨教師的引導來進行學習和拓展。教師應運用故事教學法,充分的以學生作為教學的中心,尊重學生的性格愛好,積極的進行引導教學。并讓學生對所學的故事進行復述,能夠有效的增強學生的記憶力,提高學生的課堂融入性。教師還可以利用分小組合作,探究和角色扮演來提高學生的邏輯思維意識,增強學生的合作能力培養,使學生能夠在表演的過程中更好的進行配合和拓展,增強學生的學習熱情,塑造一個高效和諧的課堂教學氛圍,增強學生對英語學習的投入力度和學習興趣。
(四)提高學生對中西方文化意識的理解和認知
在英語新課標中明確指出,教師在進行小學英語教學的過程中,要考慮到學生的性格特點以及年齡特點,進行有針對性的引導,擴大學生的文化知識理解能力,使學生能夠正確的認知中西方文化知識的差異性。所以,教師為了滿足學生對中西方文化的認知和理解,可以在教學過程中利用故事教學法融入中西方文化來進行教學引導,充分的提升學生的理解能力,使學生在進行故事學習的過程中,可以感受到外國文化和中國文化的不同,從而使學生能夠熱愛自己祖國的文化,并在西方文化中吸取其精華來進行拓展和提升,進而促進邏輯思維意識的發展,提高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和文學積累能力,使學生能夠進行快樂健康的成長。
二、小學英語教學中運用故事教學法的具體方法
(一)學習新單詞和新句型
小學英語教師在上課之前要進行一定的準備,針對所講的內容以及英語單詞和新的句型,再進行梳理和融入相應的英語故事,從而進行故事的改編和拓展。在教學過程中教師也要交課本中出現的單詞和內容在故事中出現頻率要高一些,從而加深學生的學習印象,使學生能夠進行相應的積累和思考。教師將通過故事將書本中的新單詞和句子進行完善的表現,能夠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更好的進行學習和拓展。教師在教學的過程中也可以通過提問來進行引導式教學,針對所講的故事提問學生,促進學生對教師所講故事的理解和認知,從而增強學生的課堂參與程度,使學生能夠進行有效的思考和探究,激發學生的英語學習熱情。
(二)創設故事情景
教師在進行故事教學過程中,要與學生多進行溝通,了解學生的興趣點和性格特點,來進行相應的教學創新和引導改變故事情節,積極的將生活中的案例融入到故事中,使學生能夠進行理解和體驗,增強學生的英語知識點掌握程度,使學生能夠更好的掌握英語的基礎知識。教師應根據課文內容創設相應的教學環境,使學生能夠積極融入到課堂學習中,提高學生的英語學習熱情。教師在進行故事講解的過程中,還要使學生深刻認識到相應的人生哲理,增強學生的價值觀、世界觀和人生觀,使學生能夠在英語故事學習的過程中,提升自身的個人見解,激發對英語學習的熱情。
(三)利用多媒體信息技術輔助教學
隨著我國信息技術的不斷發展和進步,教師在進行教學引導的過程中,也要將信息技術充分的融入到課堂教學過程中,有效增強學生的學習熱情,激發學生的學習動力。教師在進行故事講解的過程中,可以利用多媒體播放一些與故事相關的動畫來吸引學生的眼球,刺激學生的感觀,使其能夠積極融入到課堂學習中,提高學生的學習積極性,有效激發學生的聯想能力,使學生能夠跟隨教師的引導來充分的進行思考和探究,有助于學生對英語學習產生興趣,并在對英語故事的學習過程中掌握良好的學習習慣,提升自身的英語學習水平。
(四)利用故事教學引導學生進行反思
故事教學法能夠有效的優化英語課堂教學,使學生能夠更加有興趣的投身到英語學習過程中。教師也要與學生積極的進行溝通,了解學生的想法,并根據學生的實際需求來進行相應的教學引導,使學生能夠進行積極高效的成長,掌握良好的英語學習技巧。教師在教學的過程中要進行分層次教學,引導學生進行主動的學習和探究,激發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同時,教師利用這種教學方法也是對自身能力的鍛煉,使自身能夠充分的駕馭課堂,提高自身的教學水平。教師在進行創設教學情景的過程中,也能使自身的教學素質得到拓展和提升。教師贏更加深入的了解學生的性格特點以及興趣愛好,并充分的融入到集體中,為學生創造積極高效的教學措施,方便學生的學習和投入。在學生進行故事學習的過程中,教師要積極的引導學生進行反思,使學生能夠針對教師所講的問題進行有效的思考和探究。教師也可以利用分小組合作探究的模式,來激發學生的想象能力,使每一個小組都能夠對學習內容產生思考。教師在這一過程中也要鼓勵每一個小組推選出一名發言人來上臺表述,引導學生積極踴躍的表現自我,塑造一個高效和諧的課堂教學氛圍,從而有效激發學生的想象能力,提高學生的課堂融入性,使學生能夠將英語學習作為自身的愛好,提高英語教學的效率和質量。
三、結束語
綜上所述,教師運用故事教學法來進行英語教學引導,要以學生作為教學的基礎,尊重學生的性格特點,與學生積極的進行溝通,了解學生內心真實的想法。并利用幽默風趣的語言來進行故事的創造和引導,使學生能夠充分的信任教師,跟隨教師的引導來進行高效的英語學習,提高英語教學的質量。
【參考文獻】
[1]王玉芬,楊麗琴.情景教學在小學英語教學中的重要性[J].赤峰學院學報,2017(9)
[2]姚玲芳.談小學英語教學中故事教學法的運用[J].新課程研究:下旬,2017(8):87-88
[3]鄧昭蘭.故事教學法在小學英語教學中的應用[J].校園英語,2018,(33):131
轉載注明來源:http://www.hailuomaifang.com/9/view-14704703.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