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訪客   登錄/注冊

任務式教學法在組織胚胎學實驗教學中的應用

來源:用戶上傳      作者:

  【摘要】目的:探討組織胚胎學實驗教學中任務式教學法的效果。方法:選取仙桃職業學院兩個組織胚胎學班,分別實施傳統教學與任務式教學法,在學期末對兩班學生實驗成績進行考核和滿意度調查。結果:任務班實驗成績考核結果、滿意度調查結均高于傳統班(P<0.05)。結論:任務式教學法可有效提升組織胚胎學實驗教學成績和教學滿意度。
  【關鍵詞】任務式教學法;組織胚胎學;實驗教學
  組織胚胎學是一門對微觀形態結構進行研究的學科,其涉及的研究知識都相對較為抽象。因該學科本身的難度相對較大,學生極易對該學科出現畏懼心理,極大程度上影響了對該門學科的學習積極性。為此,對組織胚胎學的教學方法進行改進非常有必要[1]。鑒于此,筆者在組織胚胎學教學過程中,積極引入任務式教學法,在幫助學生掌握專業知識的同時,能夠更好地促進動手實踐能力和創新性思維的提升,以便更好地滿足未來醫學發展的需求。
  一、對象與方法
 ?。ㄒ唬┭芯繉ο?
  選取我校2017年下半年學習組織胚胎學臨床專業??迫曛茖W生作為研究對象,隨機選取兩個班級,將其設置為傳統班與任務班。傳統班共有學生57人,其中女生21人,男生36人,年齡為18—20歲,平均年齡為(19.25±1.47)歲;任務班共有學生61人,其中女生22人,男生39人,年齡為18—20歲,平均年齡為(19.33±1.16)歲。
 ?。ǘ┓椒?
  傳統班在組織胚胎學實驗教學中,采取傳統的教學方法,任務班則引入任務式教學法實施教學。以“神經組織”一課為例,“神經組織”教學目的是掌握神經纖維的構造以及不同切片的形態特征;對神經膠質細胞的形態特點進行了解;對神經末梢的概念、分類和機能意義進行了解。教學的難點是對觸覺小體和無髓神經纖維進行辨認;教學的重點是辨認假單極神經元、多級神經元,有髓神經纖維的結構特點。具體教學方法如下。
  1.情境創設。在上課之后,首先組織學生對神經組織的錄像進行觀看,并進行切片的觀察。
  2.確定任務。(1)任務一:完成神經組織切片的制作。(2)任務二:對神經元、有髓神經纖維、環層小體以及觸覺小體進行觀察,完成神經元高倍圖的繪制。
  3.分析、完成任務。學生8—10人為一組,以小組為單位,根據任務進行討論、合作以及操作。首先,教師明確主要任務,并引導小組開展討論,將總任務細分到人,使得小組成員均能夠參與到任務處理過程中,并促使任務能夠逐項解決。
  (1)任務一:完成神經組織切片的制作,具體可細化為:①神經元切片,需通過貓脊髓來進行制作,采取HE染色處理;②有髓神經纖維切片,需通過狗坐骨神經來進行制作,采取HE染色處理。(2)任務二:對神經元、有髓神經纖維、環層小體以及觸覺小體進行觀察,具體可細化為對制作成的切片進行縱切面、橫切面觀察,并分別運用高倍鏡和低倍鏡來完成等。
  要確保上述兩項任務順利完成,各組學生必須分工合作,充分利用前面已經掌握的相關知識和切片制作技術,一步步對小任務進行解決,最終完成總任務,得出最終的分析結果,使得任務能夠以綜合性實驗的方式呈現。
  實驗最終出現了兩種結果。(1)任務成功。通過觀察發現,神經元纖維主要存在于神經元胞體內,呈現為非常明顯的黑棕色的細絲縱橫交錯成網,在其突起內部可以觀察到黑棕褐色的平行排列細絲。纖維型星形膠質細胞,其胞突長,分枝相對較少,胞質的內部含有大量的膠質絲。根據所觀察到的具體情況完成了對神經元高倍圖的繪制。(2)任務失敗。并未充分辨認神經元纖維、纖維型星形膠質細胞等特性,所繪制的神經元高倍圖存在缺陷或者錯誤。此時,組織學生做進一步的分析,再通過對其他小組的成果進行討論后,對小組的結果做出相應的修正處理。
 ?。ㄈ┰u價指標
  1.實驗成績考核:在學期末通過考試的方式對組織胚胎學實驗教學成果進行評價??己嗽嚲碇饕ㄋ膫€部分,分別為實驗過程(30%)、實驗結果與分析(30%)、實驗報告質量(30%)、綜合表現(10%),總分為100分,得分越高表示成績越佳。兩班均在同一時間進行考核,且采用相同的考核實驗。
  2.滿意度評價:運用自制調查問卷,對兩班在組織胚胎學實驗教學中的學習滿意度進行評價,該問卷主要包括學習興趣、團隊協作、理解能力與綜合分析能力、實踐能力,總分為100分,得分越高表示滿意度越高。
 ?。ㄋ模┙y計學方法
  運用統計學軟件SPSS17.0行分析處理,以“均數±標準差( )”表示結果,組間對比則分別采用t值進行檢驗,若P<0.05,表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二、結果
 ?。ㄒ唬﹥砂鄬嶒灣煽兛己私Y果比較
  傳統班57名學生,實驗考核成績結果顯示,實驗過程為(17.25±1.47)分,實驗結果與分析為(18.68±1.27)分,實驗報告質量為(19.17±1.39)分,綜合表現為(5.17±0.57),總分為(64.38±1.36)分;任務班61名學生,實驗考核成績結果顯示,實驗過程為(22.17±1.24)分,實驗結果與分析為(24.61±1.31)分,實驗報告質量為(26.76±1.42)分,綜合表現為(8.63±0.18),總分為(82.36±1.41)分。兩班學生實驗成績考核結果對比,實驗過程、實驗結果與分析、實驗報告質量、綜合表現、總分均有差異,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
 ?。ǘ﹥山M學生滿意度評價比較
  傳統班57名學生,滿意度調查結果為(76.39±2.42)分;任務班61名學生,滿意度調查結果為(89.38±2.47)分。兩班滿意度調查結果比較,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
  三、討論
  實驗教學是促使理論與實踐相互聯系的重要橋梁,它能夠不斷加強學生對理論知識的認識,并實現對理論知識的鞏固、拓展和深化,可促使學生在探索過程中,實現問題發現、分析和解決能力的強化,是學生掌握和理解理論知識非常重要的途徑,同時也是幫助學生提升創新能力和思維能力的重要舉措。與理論教學相比,實踐教學不僅有著更強的實踐性,而且更為直觀,具有更強的創新性和挑戰性,可促使各種抽象的理論知識更為感性、形象和具體。尤其在醫學教育的形態學教學方面,實驗教學顯得尤其重要。   組織胚胎學主要是對人體微細結構和功能以及生長發育進行研究的具有較強實踐性的學科。只有由淺入深不斷實踐探索,學生才能夠更好地掌握和理解人體的微細結構,對人體正常組織結構有更深入的認識,去偽存真,較好地實現對人體組織病變特征的正確識別,為臨床醫學奠定堅實的基礎[2]。
  任務式教學法是一種基于教學內容,通過精心設計綜合性實驗任務,驅使學生對任務進行分析、解析和討論,實現主觀能動性的提升,并在探索過程中逐漸提升實踐操作能力和問題分析、解決能力[3]。為此,在組織胚胎學實驗教學中,筆者積極引入任務式教學法,以小組為單位,讓學生之間能夠相互配合,并以任務的方式來探索問題解決方法,最終完成任務。在這個過程中,學生不僅能夠對所學到的理論知識和技能進行鞏固,而且可促使其知識不斷豐富,視野得以拓寬,在循序漸進中更好地掌握組織胚胎學的技能和知識[4]。從我校的實踐應用結果來看,通過在任務班中運用任務式教學法,學生在組織胚胎學實驗學習中,實驗考核成績顯著高于傳統班,并且滿意度也顯著高于傳統班(P<0.05),這就表明運用任務式教學法能夠更好地提升學生實驗技能,更好地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綜上所述,在組織胚胎學實驗教學過程中,任務式教學法是一種具有較高應用價值的教學方法,它構建在充分滿足學生求知欲望,不斷激發學生學習好奇心的基礎上,借助任務來給予學生一定的壓力,從而實現對學生創新思維的激發,促進學生學習興趣的提升,調動學生的學習主動性和積極性,不斷加強對學生動手能力、科研合作能力以及問題分析和解決能力的鍛煉,從而促進實驗成績的提升,值得推廣。
  【參考文獻】
  [1]鄧仁川,徐愛秋,陳開潤,等.淺談“理實一體化”教學模式在人體解剖學與組織胚胎學教學中的應用[J].智慧健康,2018,4(11):16-17,25.
  [2]蔣香菊,楊英來.組織胚胎學實驗教學改革淺析[J].科技視界,2016(06):179.
  [3]徐紀偉,江麗,孫丹華,等.基于形態學數字化平臺的“反轉課堂”《組織胚胎學》實驗教學改革的應用[J].中國中醫藥現代遠程教育,2016,14(01):23-25.
  [4]陳旭東,王曉蘭.項目教學法在臨床專業組織胚胎學教學中的應用[J].中國繼續醫學教育,2015,7(01):8-9.
  [5]胡軍,周欣,丁艷芳,等.PBL教學法在組織胚胎學教學中的應用[J].中國組織化學與細胞化學雜志,2016,25(01):99-102.
  [6]楊文靜,張志堅,盧小東.組織學與胚胎學教學改革探索[J].基礎醫學教育,2015,17(08):655-658.
轉載注明來源:http://www.hailuomaifang.com/9/view-14774832.htm

?
99久久国产综合精麻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