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訪客   登錄/注冊

淺議構建小學低年級數學趣味性課堂

來源:用戶上傳      作者:

  【摘  要】 趣味性是指使人感到愉快,能引起興趣的特性, 興趣是人的一種積極的認識傾向,學生有了興趣,才會樂此不疲,全身心地投入學習,數學課堂不再是枯燥乏味的知識灌輸,讓學生真正參與進來,在玩中學,在學中記,讓數學課堂充滿趣味。
  【關鍵詞】 小學低年級;數學課堂;趣味性
  一、運用故事導入新課,營造良好的教學情境
  好的課堂導入有利于營造良好的教學情境,引發學生的積極思考,增添課堂的吸引力和趣味性,為創建高效課堂奠定基礎。如教學二年級《觀察物體》時,我就用盲人摸象的故事引入:從前,有幾個盲人想知道大象長的是什么樣子,于是,他們一起去摸象。第一個摸到了象牙,他說“大象長得像一個大蘿卜”。第二個摸到大象的耳朵,他說“大象像一把扇子”,第三個摸到大象的腿,他糾正說“不對不對,大象像一根圓柱”。第四個摸到大象的身子,他說“大象像一堵墻”,從不同的方位觀察物體,看到的形狀是不同的。這是把新課內容和要解決的問題通過新穎有趣的故事,把學生帶入到愉快而又充滿探究的問題情境中,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培養學生的探究精神,啟迪學生思維。
  二、運用兒歌,提高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
  兒歌是教學的一種重要的形式,將兒童喜聞樂見的兒歌引入到數學課堂,將教學內容隱藏其中,能有效地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調動學生參與課堂活動的積極性,使學生在輕松愉快的課堂教學氣氛中掌握知識,發展能力。在低年級數學教學中,老師通過抓住兒童心理特征,采用一些兒歌,可以有效地幫助學生理解記憶。
  三、運用實物教具學具,提高學生學習的實效性
  據研究表明:7-10歲的兒童注意力只能保持20分鐘。如何使他們保持比較持久的注意力呢?在低年級的數學教學中經常需要運用如小棒、紅旗、小花、立體圖形、平面圖形等實物學具,這對于直觀展示數學理論,提高學生學習的實效性具有重要作用,是教學過程中不可缺少的環節。學生通過學教具的實際操作,一方面能減少教師教學的空洞性,豐富教學內容,提高其適用性。另一方面也能通過學生的自我操作,提升學生的動手能力和感知力,使他們從“要我學”變為“我要學”,成為課堂學習的小主人,提高學習的效率。
  四、運用數學活動,激發學生探索求知的欲望
  構建小學低年級數學趣味性課堂,組織形式多樣的活動來激發學生探索求知的欲望尤其重要。在低年級數學課堂中,教師要牢固樹立以學生為主體的教育觀念,以學生的全面發展為重點,以實現學生的人生價值為最終目標,組織開展形式多樣的活動,如闖關、游戲等活動,不斷激發學生的好奇心理和探索求知的欲望,積極主動地參與到數學學習中來。通過安排相應的數學活動,使學生在“玩中學”,體驗數學來源于生活、生活中處處有數學,潛移默化地達成學習目標,進一步激發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和積極性,提高他們的學習質量,拓寬他們的思維,培養正確的數學學習方法。
  興趣是教學成功的秘訣。運用多種教學手段增強低年級數學課堂教學的趣味性,不但可以調動學生的積極性,而且還能使學生變被動為主動,樂于學習,學會學習。讓孩子們在輕松愉快中獲取知識,思維得以飛揚,靈感得以激發,使我們的數學教學課堂充滿趣味、精彩紛呈,讓學生在趣味課堂中愛上數學。
  【參考文獻】
  [1] 況簡香. 試論小學數學趣味化教學策略[J]. 新課程(綜合版),2018(12).
  [2] 楊蜀紅. 試論小學數學的趣味教學[J]. 新課程(小學版),2016(10).
轉載注明來源:http://www.hailuomaifang.com/9/view-14801448.htm

?
99久久国产综合精麻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