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繩在小學體育課堂教學中的有效運用
來源:用戶上傳
作者:
【摘 要】 本文采用實驗法,對本校三年級學生進行了一年的跟蹤的教學。通過實驗,從而得出跳繩在小學體育教學中對學生身體素質的提高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
【關鍵詞】 小學體育;課堂教學;跳繩
一、研究目的
跳繩,作為經濟實惠的體育器材也是最佳的易攜帶的簡單器材,相對于相對比較貴的各種球類來件可以人手一根,天天攜帶,而它的優越性在教學中是顯而易見的,因此深受孩子們的喜愛。那么這項運動在體育課堂教學中究竟能得到怎樣的有效運用,對兒童身體發育有哪些好處?怎樣使它能夠為學生們的健康成長服務?為此,我在課堂教學中進行對比實驗,以期待找出最佳方法。
二、研究方法
1. 實驗法
抽取三年級1/2兩個班級作為實驗班級,其中三年一為實驗班,每節體育課都以跳繩貫穿其中:三年二為對比班,采取正常的體育教學。經過一年的對比教學,通過學生對跳繩的感興趣程度,以及各項體育測試成績的分析,為本文提供真實的數據。
2. 教學實踐法
跳繩能夠對于其他的體育運動,安全性高,對場地要求不高,運動量可以得到很好的控制。在三年一班班的課堂教學中,我充分利用跳繩,“以繩串課”、“變繩為桿”、“以繩做操”、“以繩開展游戲”、“變繩為線”、“變繩為球”;教會他們并腳跳,車輪跳,開合跳,十字交叉跳等這些花樣跳繩還可以與教學內容的結合。提高學生練習興趣,發展學生能力。轉化成各種游戲合理布局在教學各個環節。
三、結果與分析
1. 跳繩成績測試
我將兩個班級17年和18年學生體質測試的跳繩成績作為原始數據和實驗數據進行對比得出.通過近一年的對比教學,效果是顯而易見的,實驗班級的跳繩成績進步很快,平均超過33個次數,而對比班級的成績雖也有進步,超過9個,但是進步幅度明顯沒有試驗班大,說明在經過老師強化訓練中,學生的跳繩成績有了很大提升。成績也反映出學生身體素質在明顯進步。
2. 快速跑測試
身體的協調性提高了,自然跑跳能力也會提高得很快,通過對快速跑的測試對比就可以看出孩子們的差異越來越大。我采用的測試方法就是對身體協調性要求很高的50米跑。
經過實驗的孩子在五十米測試有了質的飛躍。究其原因就是這些孩子腿部力量明顯增強,他們的的靈敏性、協調性以及快速奔跑的能力明顯優于那些沒經過跳繩課課練的孩子。學生的協調能力提高是長期強化訓練的成果,而跳繩無疑是協調性能力提高的最有效手段之一。
作為和平區的一所普通小學,我們把跳繩運動作為我?!绑w藝2+1”的內容,幾年來一直常抓不懈。也取得了良好的成效。
小學體育教學中跳繩教學發揮著重要的作用,能夠促進學生體育學習興趣的激發和學生參與體育運動積極性的增強。通過長時間的跳繩訓練,發現其心臟機能較為發達,耐久力也增加。通過學生練習、交往、合作、競爭,培養學生形成良好的穩定的個性心理品質和團隊精神,提高其社會適應能力。
【參考文獻】
[1] 王克杰. 小學體育跳繩教學中激勵教學的策略[J]. 教學管理與教育研究,2017(11).
轉載注明來源:http://www.hailuomaifang.com/9/view-14801598.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