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課在初中語文課堂教學中的有效運用探究
來源:用戶上傳
作者:
摘 要:在新課改政策不斷得到推行的背景下,對初中語文教學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強化學生對語文知識的理解深度的基礎上,要求培養學生的語文素養。當前,越來越多先進的教學方法被實際應用于課堂當中,微課是其中應用比較廣泛的一種,體現了較強的教育創新性。將微課應用于初中教學中對優化教學效果具有促進作用。本文就微課在初中語文課堂教學中的有效運用路徑展開了一系列的研究。
關鍵詞:微課;初中語文;運用路徑
一、 前言
現代教育的發展使得初中教育進入了一個新的階段。語文是初中階段課程體系當中的核心,是培養學生形成語文素養以及文字綜合能力的主要平臺。微課是現代教育與信息技術相結合的產物,體現了教育信息化以及現代化的特點。將微課應用于初中語文課堂教學中能在很大程度上發揮其輔助作用。因此,初中語文教師應該對微課的應用方法以及教育作用形成正確且深入的認識,根據初中生的學習特點,應用微課為其開展教學活動,從而達到理想的教學目標。
二、 微課的科學認知
微課是現代教育體系中的一種創新模式。微課在實際教學中的應用過程是教師將知識點總結下來,將其講解過程利用微視頻的方式講解出來的教學方式。從概念的角度考慮,微視頻是微課教學的主要部分。在微課中,不僅包括與教學目標相適應的課程設計、課件、學習任務以及練習等,還包括教學效果反饋和評價。微課中可以包含圖片、音頻、視頻以及動畫等多元化的素材。
三、 微課在初中語文課堂教學中的有效運用路徑
(一) 運用微課向課堂導入教學內容
很多初中語文教師在開展教學活動的過程中,對課前預習環節的重視程度不足。盡管有些語文教師會向學生強調預習的重要性,但是卻沒有為學生提供科學的方法和引導。這樣的方式使得課前預習僅僅停留在形式層面,并不會發揮任何教育作用。針對這樣的教學情況,教師可以將微課實際應用于學生的預習環節當中,將微課作為教學內容的導入工具和載體。通過這種方式督促學生對教學內容進行預習。例如,講解《背影》這篇課文時,教師在深入研究課文內容的前提下,可以在微課中向學生提出幾個問題,利用其幫助學生構建預習思路,對課文的內容形成基本的了解。教師可以圍繞“父親翻過月臺去買橘子”這個情節作為主題,設計導學案,將一些生活中拍攝到的父親的背影融入微課當中,用來強化學生對課文的掌握程度。
?。ǘ?運用微課優化課堂教學效果
在初中語文教材中編入了很多具有較高文學價值的現代文、文言文、詩歌等內容。但是,初中生本身的生活閱歷較少,對一些語文知識的認知程度仍就具有較強的局限性,對具象化的內容能產生較為深刻的記憶。在實際的教學過程中,初中語文教師可以運用微課提高教學內容的直觀性,對文字形式的語文知識進行轉換,將其以圖片、動畫或者視頻的形式展現出來。這樣的教學方法不僅能提高初中語文課堂教學的生動性,還能在很大程度上幫助學生深入理解語文知識。例如,在講解《蘇州園林》這篇課文時,很多學生并沒有去過蘇州園林,教師可以利用一節微課展示蘇州園林中的一些景色,將學生的思維帶入到作者筆下的美景當中,使學生從直觀的角度感受蘇州園林中所沉淀的文化。在課堂當中,如果教師僅僅通過口述的方式為學生描述蘇州園林的內涵與設計理念,很難使學生形成深入的了解。針對這樣的教學情況,教師可以將一段介紹蘇州園林的紀錄片設計到微課當中,使學生從動態的角度感受蘇州園林的美,并能對課文的中心思想形成深刻理解。
?。ㄈ?運用微課幫助學生突破學習難點
翻轉課堂是很多教師樂于選擇的一種教學模式,能在很大程度上提高教學活動的針對性。初中語文教師可以利用微課為學生構建翻轉課堂,從而幫助學生突破學習難點。通過這樣的方式提高課堂教學的質量和效率。例如,教師講解《桃花源記》這篇文言文時,教師可以將其中的一些知識重點和難點總結下來,比如,古今異義字、通假字、這篇文言文的主旨等,分別將其講解過程以微課的形式錄制下來,上傳于網絡當中,讓學生在課前通過觀看微課的方式進行預習,將自己無法獨立理解的知識點記錄下來。在課堂教學的過程中,教師可以結合微課的內容,重點講解學生所反饋的學習難點。教師可以將班級的學生分成小組,讓學生根據微課,互相交流自己對學習難點的想法,在互相發生思維碰撞的過程中解決學習問題。當每個小組自主討論完畢,教師可以對一些知識難點進行總結和評價,與學生共同從微課中歸納知識點,構建知識體系。這樣的教學方法有利于培養學生形成良好的學習習慣。
?。ㄋ模?運用微課實現教學內容與形式拓展
從現代初中語文教材的內容和結構中可以看出,融入了很多中外名著的選段,這樣的編寫方式為初中語文教師提供了更多的教學思路。如果教師僅僅將教材作為語文教學的工具,則無法滿足學生的學習需求,使學生所掌握的語文知識具有一定的局限性。針對這樣的教學情況,教師可以利用微課激發學生的閱讀興趣,為學生拓展學習范圍,打破傳統教學模式在時間和空間方面的限制,幫助學生積累更多的語文知識,構建完善的語文知識體系。在此基礎上,初中語文教師可以將培養學生的興趣以及各個單元的重要知識點作為著手點,將與其相關的一些內容制作成微課的形式,實現教學范圍的延伸。對于這個部分的微課,教師可以讓學生在課后進行觀看,學生可以通過暫停、慢放等方式鞏固對語文知識的理解。通過這樣的教學環節使學生能學習到更加豐富的語文知識。
四、 結論
綜上所述,將微課實際應用于初中語文教學當中體現了現代教育發展的創新性。信息化教學方法已經成為一種不可缺少的輔助工具,在優化課堂教學效果方面具有積極作用。因此,初中語文教師在掌握微課的運用原理后,可以運用微課向課堂導入教學內容,優化課堂教學效果,幫助學生突破學習難點以及實現教學內容與形式拓展。本文通過對微課在初中語文課堂教學中的有效運用路徑展開的一系列研究,希望能為促進初中語文教學發展提供一些參考。
參考文獻:
[1]房芳.淺議微課在初中語文課堂教學中的有效運用[J].科技經濟導刊,2017(34):138.
[2]陸紅鈴.微課在初中語文閱讀教學中的有效應用[J].語文教學通訊·D刊(學術刊),2016(11):19-20.
[3]徐桂娥.淺議微課在初中語文課堂教學中的有效運用[J].現代語文(教學研究版),2016(3):110-111.
轉載注明來源:http://www.hailuomaifang.com/9/view-14878375.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