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課在初中語文教學中的運用
來源:用戶上傳
作者:
摘要:隨著信息技術的不斷發展和進步,受到各個領域的歡迎和使用,同時信息技術的產物——微課,受到了許多初中語文教師的歡迎和青睞,并將其應用在日常的教學中。微課在初中語文教學中的應用,能夠將傳統的教學模式進行優化,不僅能夠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提升學生學習的主動性和積極性,還能夠滿足學生的學習需求,使其更好的進行學習,從而為今后的學習打下堅實的基礎。本文對微課在初中語文教學中的運用進行深入的研究和分析,并提出合理的教學策略。
關鍵詞:微課;初中語文教學;運用措施
引言:
微課作為一種新型的教學模式,能夠為學生營造良好的學習氛圍,提高課堂的教學效率。初中語文教師將微課應用在實際的教學中,能夠有效的提升學生的學習興趣和主動性,使其積極的參與到語文學習中,并且還能夠將復雜的語文知識進行簡化,幫助學生更好的進行學習,在提升學生學習能力的同時,還能夠培養學生的語文綜合素養,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
一、微課能夠優化教學內容,促進學生進行深入的學習
雖然初中語文教材是國家教育部門根據初中學生的實際情況和年齡層次進行設計和制定的,但是教材中依據會存在一些重點和難點的問題,不易于學生的理解和掌握,從而影響了學生的學習效率和質量。將微課應用在初中語文教學中,根據其所特有的視頻、音頻等特點,能夠優化教學內容,將復雜的語文知識進行簡化,幫助學生更深入、形象地了解教學內容。例如,學生在學習《三峽》這篇文章時,在學習過程中學生很難通過文字的描述去想象和感知三峽的雄偉壯麗,難以充分體會課文里描寫的場景及表達的情感。通過微課視頻教學,可將“三峽的雄偉壯麗”直觀地呈現在學生面前,對學生造成強烈的視覺沖擊,便于學生更直觀地體會和感受,也能將文中所描述的場景與實際很好地聯系起來,幫助學生更深入、全面地理解課文,提高課堂教學成效。
二、微課能夠提升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
初中階段是提升學生自主學習能力的黃金階段,有效的自主學習,能夠提升學生的學習能力和學習質量,培養學生的語文素養。但是,在實際的語文教學中,由于受到傳統教學模式的束縛,學生無法發揮自身的主觀動能,只能被動的接受語文知識,使得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無法得到有效的提升。將微課應用在初中語文教學中,學生在進行自主學習時,可以根據微課中提供的閱讀材料了解文章的背景或是作者、主人公的資料信息,初步感知文章寫作的時間背景或作者寫作的心態;然后依據微課中的提出的預習要求去初讀課文,讀準字詞、讀通長難句,查閱詞典或是觀看微課獲知新詞語的意思;帶著微課中提出的問題再讀課文,歸納概括每段的段落大意,了解課文的事情經過,劃分文章段落,感知課文的中心意思。過微課層層遞進的預習任務,讓學生主動參與學習,一步一步去解決學習問題,逐步地去感知課文中心思想,在這一過程中培養了學生主動獲取信息、分析與處理信息的能力,提高了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
三、微課能夠點明文章的主旨
學生在進行語文學習的過程中,除了要對文章中所包含的重點詞語、句子等進行掌握,還要清楚的明白文章的主旨。但是,在實際的語文學習中,許多學生在閱讀課文時,經常感覺費了很長時間從頭讀到尾,最后竟不知文中所言為何事,不知如何讀懂文章,把握文章主旨。因此,在今后的語文教學中,教師可以運用微課,將與課文主題關系最為密切的人、景、物或事件,利用他們內在的邏輯關系,直觀真實地呈現于學生面前,既可以輕松地引導學生把握全文,又從中總結提煉出文章的主旨。例如,學生在學習《生命生命》時,教師可以用微課配上輕松歡快的音樂呈現三幅圖畫:柔弱的飛蛾鼓動著翅膀在“我”的手中極力掙扎;磚縫中的一粒香瓜子沖破堅硬的外殼,在沒有陽光、沒有泥土的磚縫中倔強地生長,昂然挺立;放在胸前的聽診器,“咕咚、咕咚”發出一聲聲沉穩而有規律的跳動。上課時先讓學生看微課視頻,說說看到了什么,有什么感受,然后進入課文朗讀、賞析教學過程。通過直觀動感的視頻畫面與輕快富有生氣的配樂朗讀,讓學生在情感體驗中領悟文章主旨:要珍視生命、堅強勇敢,讓有限的生命發揮出無限的價值,讓人生更有意義,更有光彩。
四、微課能夠提升學生對詩歌的欣賞能力
在初中語文學習的過程中,學生不僅要對重要的文章進行理解和掌握,還要對教材中的詩歌進行深入的學習,并且要通過有效的方法來體會作者的思想感情,提升自身的欣賞能力。在語文教學中利用微課,能把聲音、圖像、文字、視頻等有機地結合起來,化靜為動,變抽象為形象,變枯燥為生動,打破課堂教學的時空限制,創設一個更為生動活潑的教學情境,能夠更好的激發學生的學習情趣,使他們積極主動地去體味作品中所創造的意境,迅速而正確地把握文章的內涵。例如,學生在學習《觀滄海》這首詩時,教師在教學的過程中,可以用微課展示詩歌所描繪的意境:突兀聳立的山島,點綴在平闊的海面上,秋風蕭瑟,草木搖落,島上樹木繁茂,百草豐美,海面洪波巨瀾,洶涌起伏等詩中的動景和靜景、遠景和近景、實景和虛景均能以流動的視頻畫面一一展現;豪邁奔放的配樂還能表達出詩人博大的胸懷、開闊的胸襟、宏大的抱負。同時詩中豪放的格調,通過教師在微課制作中與畫面和背景音樂搭配的激情朗誦,也能以此一一抒發出來,讓學生得到審美的享受,理解詩詞的不同意境,從而有效的提升學生的欣賞能力。
五、結語
綜上所述,將微課運用在初中語文教學中,不僅能夠將傳統的教學模式進行改善和優化,還能夠為學生營造良好的學習氛圍,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使其積極的參與到語文學習中,從而有效的提升學生的語文學習成績和能力。不僅如此,將微課應用在語文教學中,還能夠將復雜的語文知識進行簡化,能夠有效的提升學生的理解能力和思維能力,培養學生的語文綜合素養,以此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
參考文獻:
[1]馬峰.微課在初中語文教學中的應用研究[J].課外語文,2016,(08):144-145.
[2]李丹丹.探討語文教育中“微課”教學模式的應用與實踐[J].語文建設,2016,(03):66-69.
[3]李迎.初中語文課堂教學中微課的運用實踐探討[J].中國校外教育,2016,(11):166-168.
[4]李鏡平.創新教育在初中語文教學中的應用[J].現代閱讀(教育版),2013,(21):123-124.
轉載注明來源:http://www.hailuomaifang.com/1/view-14864664.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