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訪客   登錄/注冊

微課視頻在地理教學中的運用

來源:用戶上傳      作者:

   摘 要:微課視頻指時長5至8分鐘的視頻文件,解決1至2個知識點,在課堂教學中可單獨使用。通過教學實踐,歸納出地理微課視頻的類型、課堂使用價值及其局限性,為教師在課堂上合理有效地運用“微課視頻”提供參考。
   關鍵詞:中學地理;微課視頻;課堂效率
   中圖分類號:G63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3-9132(2019)17-0129-01
   DOI:10.16657/j.cnki.issn1673-9132.2019.17.121
  
   一、微課視頻的類型
   根據學習內容和教學方法的不同,微課視頻大致可以分為以下幾類。
   (一)概念類微課視頻
   地理概念是地理學習的重要節點,運用合適的圖片或視頻資源,配以簡潔的語言,將其制作成簡短的視頻材料,即概念類微課視頻,可以幫助學生直觀、全面地理解核心概念。如太陽輻射、水循環等概念都可制作成微課視頻。
   (二)原理類微課視頻
   原理類微課視頻用于解釋地理事物和現象的成因與規律。教材對地理成因與規律多以文字和圖片形式呈現,教師講授時常常通過繪圖、媒體等手段加以圖文轉換,若將教學圖文資料優化成視頻,可以更加生動形象地展示地理原理。大氣受熱過程、熱力環流的形成過程等適合制作成微課視頻的原理。
   (三)案例類微課視頻
   案例類微課視頻用于展示與學科內容緊密相關的現實案例或探究問題??梢允菙⑹鲂偷模ㄟ^案例描述再現地理知識,比如介紹黃土高原的水土流失;可以是探究性質的,比如探究咸海面積縮小的原因;可以制作成案例類微課視頻,如宇宙的形成、火星探測等。
   (四)實驗類微課視頻
   實驗類微課視頻是地理實驗的課堂呈現。受課堂環境的限制,許多地理實驗難以當堂演示,但可以在課前進行實驗并且錄制好,課堂上就能有效輔助教學了。如晝夜交替、熱力環流的形成等適合制作成實驗類微課視頻。
   二、微課視頻用于課堂教學的價值
   (一)吸引學生,提高聽課效率
   筆者在教授“大氣受熱過程”前,設計了一個用于鋪墊和充實內容的微課視頻,目的是幫助學生了解大氣分層結構、通過太陽輻射光譜圖來了解大氣對太陽輻射的吸收作用。從課堂使用效果來看,學生能很快將注意力都集中到視頻上并開始安靜地觀看。觀看結束,學生對教師的幾個基礎問題都能對答如流??梢?,運用微課,可以短時間內全面而深刻地完成知識鋪墊,使后面環節流暢地進行。
   (二)預知知識,提高自學效率
   微課視頻具有直觀性、豐富性和準確性等特性,能生動、形象地呈現學習素材,全面、合理地聯絡相關知識,明確、清晰地設置思考問題,以此輔助學生的課堂自主學習活動。作為課堂自主學習的材料,可以有效發揮學生的主體地位,提高學生的自學效率。[1]
   在“洋流的形成”的教學中,運用“洋流的形成”微課視頻引導學生自學,學生跟著語音,看著代表洋流的箭頭一支支地呈現,從而理解洋流的形成過程。剛開始學生思維是跟著視頻的,表現得較為輕松,但隨著箭頭越來越多,一部分學生神情表現出困惑,教師捕捉住學生的反應后,可以合理調節講課節奏。相比單一的教師講授,這種形式更加省時、直觀、有效。
   (三)豐富素材,提高探究效率
   教材中的“活動”和“案例”可成為學生課堂活動的素材和載體,微課視頻能提供更加豐富的背景材料,并將其呈現得更加生動、形象,既能擴展學生的知識面和視野,又能為學生的探究活動提供充分的素材。
   例如:將教材中“咸海”案例制作成科教片形式的微課視頻,教學中,播放中亞地區的氣候、地形、河流、植被等自然地理狀況,以及沿河國家農業發展的情況,并引導學生探討環境問題。學生通過觀看,獲得中亞基本的地理信息,能結合這些信息展開思考,討論活動熱烈。
   (四)便于儲存,提高輔導效率
   學生差異是客觀存在的,所以課堂接受能力必然存在差異。將微課視頻存儲在網絡平臺上,便于學生課后自主查閱,不受地點、時間、次數、人數的限制。相比于常規的教師課后輔導,這種方式更為靈活,學生參與起來更加自由,并且能激發學生的自學潛能。教師個體或團隊可以逐步構建微課視頻資源庫,為學生的學習、鞏固、反思提供更有效的平臺。
   三、微課視頻用于課堂教學的局限性
   (一)制作耗時長
   微課視頻可用錄屏軟件制作,也可攝像制作,制作前要精心備材料、備語言,制作中會遇到失誤而反復重制,制作后要重審、優化,只有幾分鐘的視頻往往要耗費數小時甚至更多的時間,對于大批量的微課視頻,個體完成難度大,最好通過團隊的分工、合作共同完成。
   (二)存在重復教學現象
   一些原理、概念型的內容,為了確保學生能掌握理解,使用微課視頻后,教師可能還會再講解,這樣就造成了課堂重復,過多的課堂重復,會影響到課堂容量和教學進度。尤其是運用他人制作的微課視頻,由于思路和個人見解的不同,重復講解的問題會更加突出。
   (三)學生思考空間不足
   微課是預設的視頻,基本教學流程是“觀看—思考—交流”,視頻是連續播放的,壓縮了學生思考的空間,有些學生可能抓不住重點、來不及消化、無機會質疑,從而影響了“思考”的效率,當“交流”環節暴露出問題后,教師不得不重復講解,如果被忽略,則會影響學習目標的達成。教師根據學生的即時反饋,隨時停頓、探討,有助于克服這一缺陷。
   綜上所述,只要想方設法彌補微課視頻的不足,充分發揮其優勢,微課視頻就必然能在課堂教學中大放異彩。
  參考文獻:
  [1]蘇小兵,管玨琪,錢冬明,祝智庭.微課概念辨析及其教學應用研究[J].中國電化教育,2014(7):94.
  [責任編輯 谷會巧]
  
  作者簡介:鮑文艷,女,漢族,江蘇昆山人,研究方向:翻轉課堂和傳統課堂的融合,以及地理實驗在教學中的運用。
轉載注明來源:http://www.hailuomaifang.com/1/view-14802390.htm

?
99久久国产综合精麻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