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課在初中歷史教學中的運用探析
來源:用戶上傳
作者:
隨著科技的發展,信息技術的飛躍進步傳統的教學模式發生了悄無聲息的改變。微課在教學模式當中得到了廣泛的應用。它改變了原本單一授課的模式,把教學模式變得豐富起來,使同學們能夠感受到更加精彩的學習活動。在一定程度上還可以拓寬學生的知識面,引導學生快樂學習,自主探究。同時有利也有弊我們應該用辨證的角度去看待它,不能過度的依賴它。
微課 初中歷史 實際教學
【中圖分類號】G 633.5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5-8877(2019)06-0073-01
目前,我國的教育體系在不斷的完善,在初中歷史的教學當中,老師為了緊隨國家教育的大方向,必須不斷的更新自己的教育方式。這時候,微課就應運而生了,它是一種新興的教學方式,以視頻為載體促進學生的學習進步。
1.借助微課,提前預習
步入初中的學生已經有了一定的自主學習的能力了,可以在課前充分的去預習老師上課要講的知識。我們傳統的歷史教學所教授的方法比較枯燥乏味,學生對知識失去學習的興趣,很難達到教學目標。同時我們所處的時代決定了我們學習歷史存在一定的局限性,不能很好的去理解和體會歷史所發生的背景與原由。為了解決這一教學難題,我們發明了微課,這一教學模式來彌補課堂教學的不足。可以很好引導學生去自主學習。
例如,我們在講到甲午中日海戰的時候,課本上所涉及的知識十分有限,學生學習起來斷章取義囫圇吞棗,根本不能完全的去了解事情發生的前因后果,這樣在考試當中,學生根本抓不住重點去回答問題,造成的結果就是成績不理想。但是,如果我們將甲午海戰所牽連的事件都放到微課的講解當中,講授比課本上更加完整的事件發展,讓學生在微課平臺上去學習,這樣既可以拓寬學生的知識面,又可以讓學生有針對的學習重點。因為歷史的串聯性十分的高,就像甲午戰爭它不僅是一場戰爭,它還標志洋務運動的破產,同時因為甲午戰爭我們還簽訂了馬關條約,這大大加深了中國半殖民地半封建化程度。這些還只是冰山一角,所以這就需要學生有良好的歷史素養,學生的基礎如果較為薄弱可能跟上教學就較為困難。這時候微課的優勢就凸顯出來,學生可以通過它提前預習,加強對知識的鞏固。然后再配合導學案的使用,學生就能輕而易舉的抓住重點。
2.利用微課去激發學生的學習積極性
歷史所教授的知識就是發生在過去的事件,它與我們的社會息息相關,充滿了許多的趣味性,但是在我們的傳統教學當中課堂枯燥乏味,沒有活力,這就導致學生們對歷史喪失了興趣。這其中也跟我們的教材有關,它為了在有限的篇幅當中講述歷史,不斷壓縮事件的起因經過結果,學生在學習的過程當中常常會感受到一頭霧水,無法真正的去了解事情的過程。為了彌補教學的這一缺陷,就實行了微課。它可以讓學生直觀的去了解歷史事件,同時老師為了拓寬學生的知識面可能會放入許多課外小故事,一方面可以吸引學生的注意力另一方面可以增加學生的知識儲備量。
微課通過視頻的呈現效果去向學生講授知識,可以增加視覺沖擊,同時還可以將歷史的授課現場得到還原,讓整個課堂的氣氛變得活躍,提高了學生的學習積極性。比如,我們在講授抗日戰爭結束的那一段時期的歷史時我們可以把蔣介石和毛澤東溝通過程的海報和照片展示給同學們看,讓同學們通過這些照片和影像資料得到更加立體豐富的人物形象,感受那個時代的社會大背景。學生們可以更加深入的去了解那個紅色的革命時代,蔣介石為何強硬的逼迫毛澤東去重慶談判,老師在講解的過程中可以抓住學生感興趣的點去激發學生們學習積極性。
3.微課打破了傳統的教學模式
初中的主要三門課程為語文,數學,英文,而歷史沒有作為重要三門主課,它所分配到的時間比較少,這就對老師的教學安排產生了嚴峻的考驗。老師通常為了給同學們教授完課,不斷壓縮講解的內容,導致上課的整體節奏較快,許多的同學跟不上。微課的出現大大的解決了這一問題,它可以將老師原本完整的講課過程呈現給學生們,讓學生在課下看到平時在課上因時間問題無法呈現的教學內容。例如,老師在將北方名族大融合的時候,可以將不重要的部分放到微課里,因為這一段時期政權更迭,國家分裂,社會動蕩不安,如果上課展開來講浪費時間。這時我們就可以在微課當中仔細講授一下東晉十六國的形式圖和南北朝的形式圖,為孝文帝改革做好鋪墊。這樣可以讓學生加深對鮮卑族創建的北魏統一了黃河流域的知識點。在最后老師可以給同學們展示一下民族大融合后的民族服飾和風俗習慣,豐富一下同學們的知識面。
4.總結
微課有利也有弊,我們不能只看到它的優點,也要正視它的缺點。教師在面臨這一新鮮的教學方法時,應該如何去衡量上課所講授的知識和微課所教授的知識,這是老師所面臨的一個巨大挑戰。但老師應不怕困難,不斷探索實踐,尋找出平衡點,來把控傳統課堂教學與微課教學的關系。
歸根揭底,微課目前在初中的歷史教學當中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用,它既可以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又可以拓寬學生的知識面,同時它還打破了原本傳統單一的教學模式。能夠彌補原來教學模式的缺點,老師如果把這兩個很好的結合,會得到非常好的教學效果。
參考文獻
[1]彭世金.微課在初中歷史教學中的應用研究[J].考試周刊,2017(69):135
[2]撒彥斌.微課在初中歷史教學中的運用思路[J].新課程?中旬,2017(12):116
[3]黃邦銳.芻議微課在初中歷史教學中的作用[J].考試周刊,2017(53):144
[4]孟廣銀.用愛澆筑用心經營——"微課"在初中歷史教學中的應用分析[J].文理導航(上旬),2018(2):64.
轉載注明來源:http://www.hailuomaifang.com/1/view-14818828.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