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訪客   登錄/注冊

淺談小學語文教學中學生的自學能力的培養

來源:用戶上傳      作者:

   摘 要:現代著名教育家葉圣陶曾說過“教是為了不教”,可見培養自學能力是小學語文學法指導的核心和歸宿。那么,什么是培養小學生的自學能力呢?培養小學生自學的能力是指教師在傳授知識和技能的過程中,引導學生掌握自學方法、提高自學能力、養成良好自學習慣的一種教學方法,這是語文教學的一項重要任務。
   關鍵詞:小學語文教學;自學能力;興趣;工具書使用;學習習慣
  小學生的學習不能離開教師的指導,這是就學習的整個過程來說的。但在教學的整個過程中,不論是課上還是課后,都有一些學習環節要靠他們獨立學習,如預習課文、獨立完成課內外作業、閱讀課外書等等。自學習慣和能力從小學起就要開始培養。本文探討了在小學語文教學中如何培養學生的自學能力。
  一、激發學生自學的興趣
  優等生對自學輔導模式的學習勁頭足,興致勃勃,情緒高漲,課堂進行自學匯報時,唯恐落后,爭取表現自我的機會,越學越感興趣,常常不滿足于教學內容的提示而提出質疑,相互交流,學得其樂融融。而相當部分學得慢的學生卻常是面對學本的思考題束手無策,不知從何談起,根據班級學生的實際情況,備課時除圍繞教材內容備之外,更重視“備方法”,在每節課約有二十分鐘左右的自學時間里,有目的、有針對性地輔導中下層學生,在巡視時對不同類型的學生采用不同的方法,要相機引導,輔導,幫助他們樹立信心,鼓勵他們大膽發言。告訴他們即使講錯也沒關系,可由老師指導或同學來發言補充。并及時肯定學生的微小進步,著力激發學生的自學興趣,強化自學愿望。真正使不同類型的學生分步到位,由不會學到會學、樂學,變被動為主動。
  現在上課時,班級學生基本上敢大膽發言,收效明顯。實驗證明:學生如果依靠自己的力量解決了學習中的問題,體驗到有所發現的自信感,則會增強主動參與的意識,就會產生一種愉悅感,學習的興趣就會越來越濃,課堂教學效益也自然得到較大的提高。
  二、培養學生使用工具書的能力
  對小學生來說,工具書主要是字典和詞典。小學生要掌握按音序和部首兩種方法查字典,并能用數筆畫的方法查難檢字,每查一個字、詞能說出這個字、詞有幾個意思,能根據上下文從字典中選擇詞義。當今不少學生因為沒有養成使用字典和詞典的良好習慣,對常見字或詞也往往不明其意,如“津”不知是唾液,更不知道“后逐無問津者”的“問津”引申為“問路”。不會用漢語拼音查閱字典的也為數很多,不能熟練地運用部首檢字的更習以為常。例如“疆”不知是“土”部,“武”不知“止”是部首。有的學生查到了字不會看注釋,只會死記硬背。因此教師在教學中要講字的結構,給學生一把鑰匙,要著重培養學生自覺地、熟練地翻閱工具書的良好習慣。
  三、持之以恒,幫助學生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
  養成教育決非一朝一夕之功,必須堅持不懈。學習習慣的培養,我對學生的要求是“言而有信,言出必行”。平時,我鼓勵學生踴躍發言的名言是:只要舉手的就是好學生,只要答問就會有進步。并注意捕捉學生的創造性火花,記載并給予熱情的鼓勵,期待它燃成熊熊大火。在學習過程中要養成科學支配時間、合理安排學習任務、制定學習計劃的學習習慣,閱讀時遇到重要的生字詞、寫作文遇到沒有把握區分是否錯別字時立即查詞典的習慣,看課外書時摘抄好的句、段的習慣,獨立完成作業的習慣,拿到教師批改的作業首先認真改錯的習慣等等。
  四、教給學生讀書的方法
  讀書是小學生獲取知識的重要途徑。對于小學生來說,主要應學會以下幾種主要的讀書方法:
 ?。ㄒ唬┚x與瀏覽。一般地說,小學教科書中的重要部分應該精讀,不僅要了解課文大意,還要深刻理解課文所闡述的基本原理,經過自己消化以后要能用自己的話表達出來,最后還要區分出需要記憶的部分和需要學會應用的部分,并努力達到記憶和運用的要求。
  小學生經常閱讀的報刊、童話故事、人物傳記、科普讀物、優秀作文等課外讀物,可采用瀏覽的方法,但對其中學生自己認為有價值的部分,可適當采用精讀的方法,作點摘錄,寫點心得。
 ?。ǘ┳鲎x書筆記。做讀書筆記可以幫助學生專心讀書、加深理解、鍛煉思維能力,還可以積累有用的資料。小學生常用的讀書筆記形式主要有書面筆記和摘錄筆記兩種,有時也可用列提綱、寫概要、寫心得等形式。
 ?。ㄈ┨岢鲆呻y問題和主動尋求解答。學貴有疑,讀書提不出問題或提不出有價值的問題,等于不會讀書。教師應培養學生愛提問題、會提問題、敢提問題,具有提出問題的能力,不僅要培養學生讀書善疑,還要教給學生從教科書或參考書中尋求解答的能力。
  五、循序漸進,遵循學生認知規律
  依據學生的認知特點,教師應由淺入深、循序漸進地指導學生自學。教師可安排導、扶、放的三段式指導程序,逐步把學習的主動權交給學生。導即引導,指導教師依據教材,講清知識,教給方法,提示規律。扶即扶助,指教師在知識的重點、難點以及關鍵處提出自學的思考提綱,讓學生帶著問題,模仿或借鑒已有的學習技巧或方法獨立學習,而后師生共同討論、小結,達到理解、掌握知識的目的。放即放手,就是教師先提出課題,布置自學內容、要求和進度,不提問題,放手讓學生自己看書自學,逐步由學生自己歸納整理出綱要,自己找規律。
  此外,教師除了指導學生自學外,還要加強思想教育,使學生不怕困難,持之以恒,學有成效。同時,培養學生自學能力,教師應具備一定的業務水平,要給學生一滴水,教師不僅要有一桶水,還要有活水,一條潺潺流動的小溪。俗話說“名師出高徒”、“強將手下無弱兵”,一個好的語文教師,具有了廣博的知識和引人入勝的課堂教學藝術,就能誘發學生對語文產生興趣,就能很好地培養學生的自學能力。
  參考文獻:
  [1]董菊初.《語文教育研究方法學》,北京,語文出版社,1995
  [2]陳瑤.《課堂觀察指導》,北京,教育科學出版社,2002
  [3]江洪春.《中小學教育論文寫作》,濟南,山東教育出版社,1994
轉載注明來源:http://www.hailuomaifang.com/9/view-14807368.htm

?
99久久国产综合精麻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