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訪客   登錄/注冊

小學語文教學中自學能力的培養

來源:用戶上傳      作者:

  摘 要:要提高語文素質,必須重視學法指導和自學能力的培養.自學能力是一種綜合能力,是在較長時間的實踐過程中形成的,而掌握學法又是形成能力的前提。.多年的教學實踐使我們知道只有重視學法指導,讓學生掌握學習方法,自己去進行語文學習的實踐,形成自我獲取知識的能力,形成習慣是語文教學改革的著力點。
  關鍵詞:小學語文;課堂教學;自學能力;培養
  在語文教學中,培養學生良好的學習習慣是提高學生語文素質不可忽視的前提。葉圣陶先生說:“教育是什么?往簡單方面說,只須一句話,就是養成良好的習慣.”從葉圣陶先生這段話中,我們不難看出培養良好習慣是何等的重要。所謂語文素質,就是聽、說、讀、寫的基本能力,要提高學生的語文素質,就必須培養學生聽、說、讀、寫的能力,而在培養能力的過程中,忽視了對學生良好習慣的培養,語文素質的提高就變成了一句空話。
   一、低年級側重提高聽話,說話,觀察的能力
  養成了良好的觀察習慣,對學生客觀認識事物大有益處。聽話能力:聽話是小學生獲得知識的主要途徑,會聽是會說會寫的前提。因此,從小學生人學開始,教師就應該嚴格要求學生注意聽別人講話,尤其是教師講課對學生的注意力一定要集中,認真聽講。聽后不明白的問題向教師發問,長期下去學生就會一聽就懂,使學生不知不覺地養成了良好的聽話習慣。說話能力:說話是寫好話的前提.只有會說才會寫話,低年級的看圖說話,通過看圖先讓學生說出圖上畫的是什么?在什么地方,他們干什么,表情如何。遵循的原則是由淺人深,由易到難,并且教給學生看圖方法,由上到下,由遠及近,由前到后,由左到右。觀察要抓住主要人物,對學生的學法指導有力,就利于學生實踐,能力自然就會有所提高,觀察能力,如果一個人平素有良好的觀察習慣,那么他認識事物、分析事物的能力肯定強。中外歷史上著名的科學家、發明家,如牛頓、愛迪生、魯班,都很善于觀察。他們都是看了生活中的某種自然現象,產生了豐富的想象,從而激發了巨大的創造熱情.對于小學生,從小就應當注意養成良好的觀察習慣,那么觀察能力就會逐漸提高.在課內學習看圖學詞、學句、學文時就應該教給學生觀察方法.從整體到部分再到整體。觀察時,要按一定順序,而且要邊觀察邊思考,再展開聯想。
  二、中年級側重培養學生良好的閱讀習慣,逐步提高自學能力
  隨著學生識字量的增加,知識面的擴展,到了中年級就應側重培養學生良好的閱讀習慣,中年級重點是段的訓練,這樣就要教給學生學段的方法,在教學實踐中還要把教師的點撥與學生獨立探索統一起來,科學地處理好主導和主體的關系.應給學生充分的‘自由’,讓他們八仙過海各顯神通,鼓勵各自采用不同方法去學習段落。讓學生的自學能力逐步得到提高。只要教師讓學生在大量的閱讀實踐中反復練習應用,久而久之,自然就會形成習慣.這種良好的習慣是提高學生語文素質最重要的保證。
  三、是高年級側重培養自讀,自寫習慣
  隨著年級升高和學生的各種能力也相知評儲應年高備量的增加,這個時期,教師應在低年級自學能力的基礎上,強化對學生自學習慣的培養,未來的文盲不再是不識字的人,而是沒有學會怎樣學習的人。我們要想讓學生從小就拋掉未來文盲的帽子,就應該在語文教學中以自學為主線,課堂上凡是學生自己能做到的,教師決不包辦代替。學生自己在大量的閱讀實踐中親自動腦毒動手、動口,從而達到自能讀書的目的。首先應教給學生抓住教寫作特點的方法,每篇課文都有它的寫作特點,抓住這些特點進行教學,有利于學生對課文內容的理解。例如《落花生》一文是一篇重點非常突出的課文,要根據單元訓練的重點,教學中采用特定的教學方法,去引導并教給學生抓住文章重點的方法。(l)這篇課文從形式上看,詳略非常分明,即詳寫的內容就是文章的重點,也就是說種花生和收花生是略寫的.而過收獲節是詳寫的,是文章的重點。(2)從課文的內容上看,吃花生與談花生相比,談花生的內容與中心密切相關,則為重點內容。(3)從寫作目的上看,贊花生和學花生相比,其文章的寫作目的是學花生,即是‘贊’為‘學’服務的.因而學花生是文章的重點。通過這種層層深人的分析,使學生學會抓住文章重點的方法,對最后揭示作者是怎樣借物喻理的寫作方法就比較容易理解了。其次,要精心合理設計板書。在教學中,板書設計至關重要,它不僅有助于學生深人理解課文內容,還可以從中理解作者思路,另外,教師還要在講讀課文中進行準確恰當的歸納和概括,并指導學生回憶歸納本課的學習方法,使學生理解掌握自己的學習過程,并把學到的知識,方法進行系統化的歸納。
  自學預習新課。預習,本身就是培養自學能力的有力措施.預習時,要注意培養思考習慣,也就是讓學生自己動腦筋學習獨立思考問題,從思考詞句到思考內容,從提出不懂的問題和思考問題,教師利用布置預習一和檢查預習的機會,教給學生怎樣提出問題和思考問題,使學生逐漸養成思考的興趣和習慣。課程標準對培養學生學習習慣的要求是非常明確的,因為習慣的早期培養,對人一生的發展極為重要.一種好的習慣,就能造就一個人;一種壞的習慣,就會毀掉一個人.教學有法,教無定法,貴在用法.在具體教學中用什么方法,不能機械地套用一種固定的模式,也不能作統一規定.在小語閱讀教學中,教給學生學習方法是完全必要的,“教是為了不教’,“書越讀越薄”,其含義就是教給學生的學習方法,培養學生的自學能力,這不僅是現代教學的需要,也是提高教學質量的重要途徑.只有教師認真抓學法,就能使學生掌握學法,在提高自學能力和思維能力方面起到積極的促進作用。
轉載注明來源:http://www.hailuomaifang.com/9/view-14808143.htm

?
99久久国产综合精麻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