淺談高中數學教學中培養學生的自學能力
來源:用戶上傳
作者:
自學能力是指學生在不同教師指導的前提下,學生通過自己的努力而獲取的知識的一種學習方法。高中階段的學生掌握自學能力之后,一方面可以顯著提高學生的學習質量和學習效率,通過自學就能夠掌握相應的知識和技能,另一方面也可以顯著提高學生學習的興趣和積極性,通過自學能夠培養學一門學科的興趣,從而提高學習效果,此外,學生自學能力提升之后,還能夠極大的提高教師的教學質量,更好的利用課堂時間進行高效的課堂教學。
一、高中數學教學過程中培養學生自學能力的重要性分析
?。?)自學是學生獲取知識的重要途徑。高中階段的學生面臨著升學考試的巨大壓力,并且高中階段需要學習很多學科,而學生自身的精力有限,在課堂學習過程中很難找到一個平衡點,這就要求學生應該具備課下自我學習的能力,有效的分配自己的時間,通過自我學習來彌補學科之間的不平衡。高中數學在學生升學考試中站占據了很大一部分的比例,是高中各個學科之間最為重要的學科之一,這就要求學生利用課余生活不斷提升自學能力,在沒有教師輔導的前提下,也能通過自己的學習獲取相應的知識,從而幫助學生提高學習效率。
?。?)自學是提高學生綜合能力的有效途徑。當前教育改革的大背景之下,我們都提倡進行素質教育,而進行素質教育的本質就是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高中階段的學生通過自學可以有效的提升學生自身的綜合素質,能夠全面發揮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的主體地位。因此,我們可以說在高中階段,培養學生的自學能力是提高高中生自身綜合素質和能力的重要途徑。
二、高中數學教學過程中培養學生自學能力的對策分析
?。?)培養學生的自學意識,提高學生的自學能力。高中生自學能力的培養首先應該從學生自學意識的培養開始,學生只有擁有了自學的意識,才能主動積極的進行自學,才能更好的培養自學能力。在教學過程中,教師可以通過課前的預習逐漸培養學生的自學意識,讓學生逐漸養成課前預習的良好習慣。由于數學學習具有較高的邏輯性和較強的抽象性,所以,如果學生在課前不預習,學生在課堂聽講過程中就可能不理解教師所講解的內容。通過讓學生課前進行預習,就能夠在學生腦海中對整個知識框架有一個大致的了解,然后通過教師的講解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學生自學意識提升之后,慢慢的就會形成良好的自學習慣。
?。?)為學生創設良好的學習氛圍,提高學生自學能力。創設良好的學習環境,能夠促使學生更好的融入到教學氛圍中,幫助學生進入學習的角色中,更能夠激發學生的學習情感和學習興趣。學生的學習心理對學生學習質量的高低有著顯著的影響。學生喜歡教師,才能更好的信服教師的教學權威性。在實際教學過程中,教師要注重與學生建立和諧的師生關系,擺脫過去教師在課堂上權威和高高在上的地位,教師應該與學生進行平等的交流,保證學生能夠更加清晰的表達自己的態度、意見和觀點,保證學生敢于發表自己思考的成果。在高中數學教學過程中,教師還應該注意自己教學語言和教學姿勢的正確與否,教師要多利用正確的教學語言和動作,讓學生能夠感受到教師對學生的關心和親切感,從而調動學生的學習的積極性。此外,針對教學過程中,學生所提出的一些意見和想法,即使一開始是錯誤的,教師也不應該立即否定,打擊學生的積極性,而是根據學生的想法在課堂上一起去驗證,更正學生的想法。教師應該多鼓勵學生提出意見,從而促進學生更加自主的學習和思考。
總之,在新課程教學改革不斷發展的今天,每一個高中數學教師都應該重視學生自學能力培養的重要性,要將課堂交還給學生,全部發揮學生的自主性,在數學學習中發揮學生的主觀能動性,這樣對促進教學質量提升有著十分重要的幫助。同時,學生自學能力的提升,才能保證其成為一個合格的學習者,保證教師能夠開展多樣化的教學活動。
轉載注明來源:http://www.hailuomaifang.com/1/view-14884610.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