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訪客   登錄/注冊

淺談小學語文教學中學生創新思維培養

來源:用戶上傳      作者:

  摘 要:語文能力的核心是思維能力,而思維能力的最高層次是創造性思維,而學生創造能力的提高最終取決于培養較強的創造性思維能力。因此,我們在語文教學中就必須注意開發智力,采用多種教學手段,積極改進教學方法,以培養學生的創造性思維能力。在小學語文教學中培養學生的創造力,需更新教育觀念,破舊立新,注重培養學生的創造思維能力。
  關鍵詞:語文教學;創造力;學生
  青少年學生創造能力的高低,不僅跟一個人的知識、智力有關,而且和一個人的個性品質有著極為密切的聯系,勇敢、勤奮、謙虛、韌性等均有利于創造性的發展。值得我們去培養。如韌性,這是創造能力獲得成功的重要保證,是任何進取創造的必備素質。
  一、小學語文教學中培養學生創造力的價值分析
  小學語文教學中培養學生的創造力,有助于培養學生的創新思想,培養學生的自主學習意識,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
 ?。ㄒ唬┯兄谂囵B學生的創新思想
  隨著當前時代發展速度的增快,現代社會的競爭力逐漸增加,小學語文課堂教學中不能僅僅使用單一的課堂教學方式,需要小學生的實際學習需求與未來發展方向進行針對性的教學指導。小學語文教學中培養學生的創造力,有助于增強學生的創新思想,拓展學生的思維,讓學生在主動探索、主動思考的過程中,不斷的發展與進步過程中,學習到更多新的知識。
 ?。ǘ┯兄谂囵B學生的自主學習意識
  小學語文教學中學生創造力的培養,有助于激發學生的多向思維能力,使小學生能夠通過多個角度、多個層次思考問題[1]。小學語文教學中關注小學生創造力的培養,能夠創新傳統的小學語文課堂教學模式,為小學生帶來全新的課堂學習體驗,培養小學生的自主學習意識,為小學生語文知識的進一步深入學習奠定良好的基礎。
  二、小學生語文教學中創新思維培養方法
  (一)打破思維定勢,激勵學生的創新意識
  眾所周知,中外學生對比起來,雖然外國學生平時看上去學習不大用功,但卻經常能有一些獨特的見解。而我國學生雖然平時學習刻苦,成績也不錯,可遇到問題時卻常常墨守成規,缺乏創新和突破。在傳統的語文教學觀念中,教師對學生來說,是神圣的權威,真理的化身和絕對的評判者,學生被動接受老師的駕馭,在這種教學思想的壓制下,學生思想僵化,不敢越雷池一步,毫無創造力可言。柳斌同志在“五談關于素質教育的思考”中說:“我們要鼓勵學生的創造性。學生的智慧火花一閃現,就要加以保護。有一個教師問學生,雪融化了,變成什么?有的說變成水,有的說變成冰,而有一個學生卻說變成了春天,這個孩子的回答不是明顯地充滿智慧嗎?他的回答很有哲學的詩意。但是,他不符合常規,根據標準答案他應得零分,但他的回答具有創新的意識。所以我們老師應改變自己的教育觀念,對于學生回答的問題,不能以自己的思維方式或唯一的標準答案捆住學生。我們要鼓勵學生打破思維定勢的羈絆,在評估學生非基礎知識方面的答案時,要把有無創造性擺在首位,只有這樣不斷激勵學生的創新意識,才會讓學生頭腦中不斷閃現創造的火花。
  (二)培養學生的發散思維能力,鼓勵多角度思考問題
  創造性思維的核心是發散思維,發散思維的培養,主要是教會學生去多角度思考問題求得多種設想和答案。在語文教學中,我們可以針對某個問題進行發散思維能力的培養。如上《烏鴉喝水》一課時,我找準切入點,讓生續編故事,訓練學生發散思維和求異思維。我用“烏鴉把一個一個石子丟進瓶子里,讓水位升高,才喝到水的”作為切入點,引導學生想象:“如果沒有小石子,烏鴉又該用什么辦法才能喝到水?”讓每個學生把想法都寫在卡片上,避免了只有少數優生得到訓練的現象。這樣,學生的辦法可多了:有的可以設想把瓶子傾斜,用兩塊石頭架住就可以喝到水i有的可以設想找一根麥管就能吸到水;有的可以設想把棉紗條或布條的一端放入水里,另一端搭在瓶口也能喝到水……這樣引導學生從不同角度思考問題,增加了思維的多維性,減少了思維的單向性,發展了思維的流暢性,通過長期的訓練,必能提高學生的發散思維能力。
 ?。ㄈ┓e極開展創造性活動,培養學生創造性思維
  在語文教學中,我們可以通過續編故事,課堂辯論、智力競賽、即席講演、口頭作文、即興詠物、編輯班報等活動來有效地發展學生的各種創造能力。如我讓學生續編《狐貍和烏鴉》,學生通過想象就編出了不同的故事。有個學生是這樣編的,《烏鴉又上當了》:這次狐貍知道烏鴉不會再聽他的花言巧語,就想了一個說烏鴉壞話的辦法,激起烏鴉的怒火。烏鴉破口大罵,結果他嘴里的肉掉下來又被狐貍叨走了……從這個故事中我們能清楚看到學生創造的火花,她不僅沒有走吃一塹,長一智的老路,還從這個故事中揭示了一個她從生活中領悟的道理:喜歡聽奉承話容易上當,聽了不好聽的話,不冷靜對待也容易上當。作為教師,對于這樣的智慧我們必須給予表揚和肯定,并且通過多開展這樣的創造性活動,鼓勵學生的創新思想。培養了學生的創新能力。
  總之,生命的意義在于創造,創造是人類智慧的最高境界,是民族振興的希望。在語文教學中,我們要努力培養學生的創造能力,開發他們的智力資源,就能實現陶行知先生所說的“處處是創造之地,天天是創造之時,人人是創造之人”的美好理想,就能為祖國現代化建設培養出大量具有創造能力的新世紀英才。
  參考文獻:
  [1]路文生,紀桂英,張玉潔,等.在小學語文教學中培養學生開放思維能力的實踐與思考[J].教育實踐與研究(A),2010,12(22):14-17.
  [2]劉愛華.淺議新課改背景下信息技術在農村小學語文教學中的應用[J].亞太教育,2016,13(13):37-38.
  [3]侯心萍.有的放矢尋求突破——淺談“圍繞閱讀目標組織課堂教學”的策略[J].教育教學論壇,2016,20(15):279-280.
  [4]唐朝俊.開源引流,讓學生思如泉涌——小學語文課堂教學促進學生積極有效思考的策略[J].中國校外教育,2016,06(15):1-2.
轉載注明來源:http://www.hailuomaifang.com/9/view-14808113.htm

?
99久久国产综合精麻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