淺談小學數學教學中學生創新思維的培養
來源:用戶上傳
作者:
摘 要:創新思維能力是通向成功的捷徑,它可以讓人不受定勢思維的影響,另辟蹊徑,尋找更為快速高效解決問題的方法,是一種主動尋求解決辦法的能力。這種能力對于人來說是非常可貴的,在數學教學中也是一樣,數學并不是簡單地計算,只有具備了數學思維能力,才能夠舉一反三,知其一而自知其百。因此,小學數學教師應該以培養學生的數學創新思維作為出發點,結合小學生的身心特點,探索出培養小學生數學創新思維的有效舉措。
關鍵詞:小學數學;課堂教學;創新思維;培養
引言
教育在不斷的進行變革,也要求教師要加強在教學中提高學生創新能力的力度。在小學階段,我們應該加強在小學數學中學生創新思維的培養,讓學生能夠具備一定的創新意識。教師在這個教學過程中,要進行一定的引導,鼓勵學生能夠對問題進行積極的思考和探索,培養他們的獨立探索精神,促進他們創新思維能力的提高,因此,在本文中我們對小學數學教學中培養學生創新思維的現狀進行分析,并提出有效的策略,進一步促進創新能力的發展。
1.小學數學教學中創新思維的重要性
對于數學學科來說,數學的學習能力顯得尤為重要。許多學生在數學上下了很大的功夫,用了最多的時間,取得的成績卻沒有成正比。反觀數學成績一直穩定的學生,他們由于具備了良好的數學思維能力和數學素養,他們學習數學就非常輕松,他們不需要在數學上花費很多的時間功夫,卻能輕松取得好成績。因此良好的數學思維能力和數學素養成了好學生制勝千里的法寶,他們能夠很輕松的洞察問題本質,迅速調集相關知識點,找到這些知識點之間的內在聯系,并且把這些知識點形成一個有機體系,隨時運用這個體系來快速解決問題。從最初接觸數學就能夠形成并具備良好的數學思維能力和數學素養對于學生是非常重要的,雖然很多人認為表面上看小學數學都是一些簡單的計算,談不上什么數學思維和數學素養,但是這種觀點是非常錯誤的。小學數學并不是單一的傳授一些簡單的知識點,更重要的是培養學生的解題技巧和基本的數學思維能力。這才是小學數學教學的重點和難點,也是我們應該關注的地方。
2.當前小學數學教學的現狀
教育改革要求教師進一步的去培養學生的創新思維,但是由于長期傳統觀念的影響,在我國的應用還存在著一定的障礙,首先是教師對傳統的教育方法使用時間較長,在數學學習的過程中,把關鍵點放在了對知識的記憶,為了應付應試考試,而沒有對學生的思維進行一定的培養,其次是教師在教學的過程中沒有形成對創新思維的正確認知,沒有達到培養學生創新思維的教學水平,最后是我們的數學教材存在著一定的缺陷,不能夠更好的使創新思維融入到知識點中,也阻礙了我們創新思維培養的一個進程。除此之外,大多數的社會主體都受到我們傳統教育的影響,沒有對時代的需求進行一個追隨,因此我們必須要加強創新思維的培養,更正自己的教學理念。
3.探究小學數學教學創新思維的策略
3.1以學生為主體,創設主動探索的空間
一堂數學課可以有不同的教法,要發掘創新,最重要的是要保證學生的主體地位。例如,“商不變的性質”就有不少教法,或跳過許多算式,直接出示性質,或向學生出示一組算式,請學生觀察總結,那么,怎樣做才能既培養學生的創新思維,又保證學生的主體地位呢?
首先,筆者設計了“懸念”,把學生引到“商不變”的情境中來,先出兩道商是“2”的口算,再請學生編商是“2”的口算,讓學生有效地參與研究,接著討論:怎樣編商總是“2”的題,有什么訣竅?這樣,既促使了學生之間進行思維交流,又激發了學生獲取成功的動機,通過討論,學生發現了被除數與除數的變化規律,從而揭示了這一性質,這樣教,教師“扶”得少,學生創造得多,使學生學會了獨立思考,學會了合作研究,這會讓學生受益終身。
3.2把握時機,發掘創新思維
應用知識間的連接點、生長點,是激發學生思維發展的有利時機,往往可以給學生馳騁想象的空間,可以“這樣想”,也可以“那樣想”,這就為學生進行思維活動打下了良好的伏筆,新舊知識間的生長點就是思維高峰的起點,學生可以在頭腦中想象舊知識向新知識轉變的過程,主動探索,分析新知識的組成要素,在主動探索的過程中,引導學生進行觀察、比較,啟迪學生用語言概括出新概念,對建立起的新表象及組成的要素進行判斷,作出合乎邏輯的推理,進而進行內化,達到知識間的守恒。例如,在教學“梯形的面積”時,筆者先復習平行四邊形面積公式推導的方法,然后根據梯形面積公式推導的方法與平行四邊形面積公式推導的方法相似,進而采用平行四邊形面積公式推導的方法來推導梯形面積的公式:先將圖形轉化成已經會計算面積的圖形,然后通過探索研究圖形與已學圖形之間的聯系,從而找出梯形面積的計算方法,這樣既能引導學生復習舊知識,又把新知識納入原來的知識系統中,使前后知識得到有機銜接、融會貫通,豐富了學生的知識,提升了學生的思維層次。
3.3科學評價,樹立學生信心
教學評價是小學數學教學的重要環節,教師需要科學評價小學生的日常行為表現和學習成果,用評價幫助學生樹立信心,讓學生主動探索培養自己創新思維的途徑。同時,教師還需要把科學評價與鼓勵表揚法相結合,肯定學生在學習過程中所付出的努力,當學生想要放棄時教師要及時安撫他的心靈,幫助想要放棄的學生重拾信心,讓他們用飽滿的熱情投身到學習活動中,積極探索鍛煉自己創新能力的途徑和方法。
當然,教師還應該監督學生的學習進度,監督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的表現,糾正學生的錯誤思想,幫助學生形成正確的學習習慣和學習意識。每個學生身上都有閃光點,教師要做發現者尋找學生的閃光點,肯定學生,讓失去學習信心的學生重拾信心。教師用科學評價可以了解小學生的學習情況,“對癥下藥”培養小學生的創新思維。
結語
總而言之,在小學數學教學課堂中積極地培養學生的創新思維是素質教育發展的必然。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說創新思維就是素質教育的核心所在,為此,我們相信,只要教師在實際教學中能不斷地優化教學方法、將培養學生的創新思維放在教學工作的首位,那么,我國小學數學教學的改革和發展必將會迎來更好的明天。
參考文獻
[1] 錢雯柔.小學數學教學中學生數學思維能力的培養[J].讀與寫,2016(13).
轉載注明來源:http://www.hailuomaifang.com/1/view-14809594.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