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訪客   登錄/注冊

初中數學教學中學生創造思維培養

來源:用戶上傳      作者:

  【摘 要】培養初中學生的創造思維,是數學教育的永恒主題。有經驗的數學教師,會啟發學生積極思考,鼓勵他們有效學習。絕不將自己的想法強加給學生,防止他們有厭學情緒,無法取得學科成績的進步。具體實踐中,教師尊重了學生,理解了學生,通過授課手段的更新,培養了學生創造性的思維能力;學生主動參與,主動探究,真正了解了數學課程的魅力所在,學習任務圓滿完成以后,自然而然會去創造,努力奮斗成為不可多得的優秀人才。
  【關鍵詞】初中數學;課堂教學;創造思維;培養方法;分析;思考
  【中圖分類號】G623.5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19)13-0110-01
  引言
  以前,數學課堂教學沒有絲毫吸引力。教師為了完成講課任務,只會組織簡單的教學活動,要求學生在規定時間內完成這樣、那樣的學習任務,根本就不考慮實際情況,特別做教學模式的優化,良好氛圍的營造。學生沒有機會自主分析、獨立思考、解決問題,又如何實現創造思維的發展呢?針對上述弊端現狀的改善,關鍵在于,數學教師重新確立教學目標,不斷整合課程資源,以學生為中心的組織教學工作,為他們創造思維的活躍提供有利的條件。
  一、保護學生的好奇心
  好奇心人人都有,初中學生亦是如此。好奇是思維的源泉,有了好奇心,學生才有不斷創新的動力。如何保護學生的好奇心呢?筆者建議,我們教師應用贊美的眼神鼓勵學生;在學生質疑、思考的時候,多多觀察,給予幫助;嘗試和學生一起研究重點難點,靈活使用評價語言,贏得學生充分信任[1]。不同學生有不同的好奇表現,數學教師尊重他們,對于學生而言,就是一種“關愛”。不打擊學生的自信心,課堂教學變得順利,有創造性的學習活動一直圍繞著學生,還愁他們不會思考、難以進步嗎?如在教學“勾股定理”一課時,我是這樣做的:“請同學們任意畫一個直角三角形,只要你報出兩條直角邊的長度,老師就能算出斜邊的長度?!币辉嚕嫒绱?。這個設計大大激發了學生強烈的求知欲,學生迫切地想知道這種計算方法,從而激發了學生學習的熱情。這樣依據學生好奇的特點,以奇引趣,從而促進他們樂學,通過探索努力讓他們自己去發現定理,從而培養他們的創新能力。教學要面向全體學生,充分發掘學生的自身潛能,不斷地改進自身的教學方法,使教學的內容和方法適應學生的學習和發展,不把傳授知識作為教學的重心,消除偏見、偏愛等阻礙創新性思維發展的心理因素,滿懷熱情地幫助每一個學生培養創新性思維。數學是一門對學生思維的概括性,邏輯性抽象性要求很高的學科,所以數學課堂教學應該成為培養學生創新性思維能力的重要途徑。
  二、引導學生思維發散
  所謂發散思維就是要求學生要從多個角度,不能依附于常規,從不同方向解決問題,這就要求數學教學要具有變通性、多向性和獨特性[2]。如在學習“概率”相關知識時,具體如下:某商場設計了兩種促銷方案:第一種是顧客在商場消費每滿200元就可以從一個裝有100個完全相同的球(球上分別標有數字1,2,…,100)的箱子中隨機摸出一個球(摸后放回),若球上的數字是88,則返500元購物券;若是66或99,則返300元購物券。若球上的數字被5整除,則返5元購物券;若是其他數字不返還購物券。第二種是顧客在商場消費每滿200元直接返還15元購物券。估計活動期間將有5000人參加活動,請你通過計算說明商家選擇哪種方案促銷合算些?本教學內容主要是以概率的意義為中心,分析:根據題意分別計算出獲得500元,300元購物券的概率,求得平均數,進而求得總付費,比較即可。解答:獲得500元,300元購物券的概率分別是1/100=0.01,2/100=0.02,獲得5元購物券的概率是20/100=0.2。摸球一次獲得購物券的平均金額為:(0.01×500+0.02×300+0.2×5)=12(元)。如果有5000人參加摸球,那么相應頻率大致為0.01,0.02,0.2商場付出的購物券的金額是:5000×(0.01×500+0.02×300+0.2×5)=60000元。若直接獲現金,需付出5000×15=75000元。商場選擇摸球的促銷方式合算。通過這樣一種教學方式,不僅可以將用到的知識點為:概率=所求情況數與總情況數之比的相關知識進行復習,而且讓學生從多個方面思考問題,從而有效的培養學生的發散性思維。
  三、學會運用生活情境
  利用生活情境進行教學是與初中階段學生身心發展和思維發展階段相適應的科學教學模式。初中階段學生的思維發展主要是由具體形象思維向抽象邏輯思維過渡階段,運用生活情境開展初中數學教學,正是充分利用學生的具體形象思維以圖像、視頻、短片等呈現方式呈現新的數學學習內容,不僅可以調動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還可以在聯系實際生活中提升學生自主、合作解決數學問題的能力,同時培養學生的抽象邏輯思維,促進學生數學思維的養成[3]。如在講“有理數的乘法”時,教師可以省去傳統式的板書教學,將有理數的乘除法教學內容搬入到生活教學中,設計紙牌游戲的視頻短片,利用學生生活中感興趣的紙牌帶動學生觀看視頻,理解將紙牌花色的不同變換記作相應的正數和負數,引出紙牌的不同排列,黑色為“-”,紅色為“+”,探究如果小明和小花都同時將紙牌進行翻轉,得到2個梅花6和1個黑桃3;小花得到2個梅花4和2個紅桃9,那么小明和小花翻轉紙牌的總數為多少?觀看視頻操作短片后,教師帶領學生進行分組合作討論,學生很快融入到數學學習中,將自己作為對話和解決問題的主體,從生活經驗中探尋解決問題的辦法和答案,討論結束后,將結果與班級的其他伙伴溝通,教師隨后用圖式的方法在黑板上或多媒體中展示“有理數乘法”的算法,使學生一目了然。可見,聯系生活情境進行數學教學,不僅加深了學生對“有理數乘法”運算的理解,而且可以促進學生數學思維的培養,提高學生在生活中運用數學思維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
  結束語
  總而言之,在初中數學教學中,培養學生的創造思維能力是一個重要的課題,不僅關乎學生們的健康成長,而且對于教學質量的提升有著切實的影響。培養初中生的創造思維,既要教師、家長和全社會的共同努力,也需要學生們的積極參與,努力學習和勤奮思考,只要大家齊心協力,初中生數學的創造思維能力培養一定可以邁上一個新臺階。
  參考文獻
  [1]戴玉萍.淺談初中數學教學中數學思維的培養[J].考試周刊,2018(12)33-34.
  [2]張巨明.淺談在數學教學中培養學生的思維能力[J].新西部(下半月),2018(25)99-100.
  [3]龐小訪.數學與生活——談初中數學教學與生活問題中的聯系[J].現代閱讀(教育版),2017(25)99-100.
轉載注明來源:http://www.hailuomaifang.com/1/view-14844521.htm

?
99久久国产综合精麻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