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趣激思,構建數學課堂的“靈性”
來源:用戶上傳
作者:
摘 要:以趣激思,彰顯個體生命的靈性,讓學生會學習、會思考、會創造,是新課程理念下教學的一種理性訴求。富有“靈性”的數學課堂,動、靜相生,趣、思相益,氣氛活躍,態度積極,觀點自由,眼界開闊。數學的“靈性”,充滿著期待,期待思維碰撞,期待質疑問難;數學的活力,充滿追求,追求自然生長,追求精神喚醒,探索的腳步永不停止。
關鍵詞:以趣激思;動靜結合;以學定教;核心素養
新課改后,小學教育提出核心素養概念,改變了原有教學中的培養目標和教學方式,促進單一化教學向素質培養轉變,實現能力與品格并重,重視學生的全面發展。數學課堂的“靈性”是學生在課堂中思想、靈感、見解、創造力與價值觀的綜合體現。怎樣切實做到以生為本,怎樣做到以思導學,以趣激思,真正成為學生學習活動的促進者,是我們每一個教育工作者應該靜心思考的問題。
第一,構建課堂的“靈性”,讓趣味成為激活學生思維的催化劑。
創設有趣的學習情境,增強課堂吸引力。好的情境講究生動貼切,注重自然生成,能夠有效點亮學生思維的火花。所謂“趣”,就在于它本身有吸引力,有探究價值,能夠服務于教學,能夠引起學生的探究欲望,有趣的情境,可以是有趣的故事,有趣的問題或者生動的游戲。低段可以故事、兒歌激趣;而高段可以活動激趣,六年級在教學《神奇的莫比烏斯帶》時,先從一張紙條玩起串回形針的魔術開始,學生的興趣一下就被點燃了,然后是螞蟻吃面包屑的活動嘗試,從兩個面時可能吃到面包屑,再到無論在哪面都可以吃到面包屑,引出只有一個面的莫比烏斯帶,環環相扣,興趣盎然,探究活動逐步深入,學生的眼界一步步打開。無論是故事激趣、游戲激趣、設疑激趣,還是設境激趣,有趣情境的創設,既要注意與學生的實際生活的關聯性——為學生所熟知,也要注意題材本身的新穎性——以打動學生,如果總是以千篇一律的形式或是生般硬套的方式展開教學,恰恰引不起學生的興趣。一個成熟的老師,他應是善于傾聽和觀察的,他能敏銳地捕捉到學生獨特的見解和有效的學習再生信息,他能把大家的目光引向一個共同的關注點、興奮點,也能合理把握課堂學習的節奏感,并調控好學生的情緒,讓他們感受到數學課堂總是充滿著樂趣從而保持旺盛的求知欲。
第二,構建課堂的“靈性”,讓和諧的師生關系成為學習成長的調節劑。
皮亞杰認為:“兒童學習的最根本途徑應該是活動?;顒邮锹撓抵骺腕w的橋梁,是認識發展的直接源泉。”教和學是相互依存的,也是互相影響的,而學是根本,教是輔助,無論什么課程,要以學生的積極參與及熱情關注為前提。在新課程理念的指導下,教學應堅持“以學生的發展為本”,教師應激發學生的學習主動積極性,把充分從事數學活動的機會還給學生。教學有法,而無定法。教學中,老師要調動各種可能的因素,教學不拘一格,不斷變換花樣,善于捕捉一切有利有用信息,發掘世間萬物的生長、育人功能,從學生身邊所熟悉的人和物出發,從學生最近發展認知水平出發,讓學生“擺擺、數數、畫畫、量量”,再“看看、說說、想想、議議”,或開展競爭與拼比,或自學與討論,或質疑問難,甚至變換師生角色,讓學生在新鮮感的支配下學會從不同的視角審視自己的學習,從而自覺調整自己的學習方式并保持旺盛的求知欲,如此等等。正是這些良性的刺激與活動,進一步促進了學生體驗、感悟與創造。以動激情,學生在輕松愉快的氛圍中獲取了新識,滋生著對數學的愛好,體驗著數學王國的無限樂趣。讓學生有所期待,讓學生保持濃厚學習興趣,正是探索腳步永不停止的重要一環。
第三,構建課堂的“靈性”,要讓數學在充滿生活的氣息的同時更有文化的底蘊。
我們要以積極的姿態,引領學生探秘于數學文化的獨特境地。課堂就是一個小小社會縮影,數學源于生活、高于生活,最終應用于生活,只有與生活緊密聯系,數學的學習才能生根和發芽。同時,數學的源遠流長、通古今探未來,無不構成課堂文化不可或缺的深厚底蘊,更顯數學的靈與魂,本與真。就數學學習而言,挖掘歷史長河中與數學有關的人文典故,讓學生感受數學的博大精深或從知識寶庫中篩選出數學的起源、應用和發展,讓學生發現數學的精妙與完美,一定能激起學生的濃厚興趣和勇于探究的精神。新理念指引下的課堂是師生平等相處、和諧交流的互動時空,是師生心靈交流的平臺,這是以充分肯定學生、充分相信學生為前提的。只有真正以學生為主體,把原汁原味的學習情境“捧”到學生面前,只有主動發揮學生主人翁意識,學生才能最大限度地融入課堂,敞開心扉去交流,展開翅膀去翱翔。良好的課堂文化應是朝氣蓬勃活力十足,應是民主和諧包容共存,這樣的課堂,氣氛是民主的,思想是自由的,結論是開放的,在這里,學生樂于學習、樂于表達、樂于探究、樂于創造,充滿自信,在這里,人人不甘落后,勇于進取,富于創造。
從“知識教育”到“能力培養”,再到“核心素養”的培育,我們教育工作者堅持走在追求卓越的道路上。作為學生的引路人,我們能夠做的,是告訴學生路在哪里,而不是幫其走路,這樣才能真正體現學生的主體地位,才能真正實現由“學會”到“會學”的根本轉變,學生才能在自由生長的空間獲得不斷發展的動力。總而言之,以趣激思,構建充滿生命氣息而有“靈性”的數學課堂,是核心素養理念下還原學生本真的課堂,是激勵學生積極進取的課堂,是充分激揚學生潛能、彰顯個體生命價值的課堂。
轉載注明來源:http://www.hailuomaifang.com/9/view-14807373.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