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訪客   登錄/注冊

激趣,學習初中歷史的支點

來源:用戶上傳      作者:

   摘  要:歷史的學習,看似簡單,故事性強,容易引發學生的學習興趣。但是初中歷史的教學目標,不僅是能讓學生掌握歷史的故事、歷史人物,更重要的是讓學生能夠從歷史人物的身上,學到他們的某些閃光點,挖掘蘊藏在教材深處的人文價值。因此教師在教學的過程中,就要充分利用教材的內容,激發學生學習歷史的積極性,有效提高他們的歷史素養。
   關鍵詞:激趣  質疑  欲望
   中圖分類號:G633.5         文獻標識碼:C            文章編號:1672-1578(2019)06-0117-01
   興趣是學生學習的動力,如何激發學生學習歷史的興趣,讓學生的學習思維活躍起來,是擺在我們每一位歷史從教者面前的話題。筆者多年來一直從教歷史,在具體的歷史課堂中,通常會采用創設情境,為學生激趣,給他們拋出一個有趣的話題,引發學生探討的熱情?;蛘呤怯行Ю梦谋静鍒D,點撥教材重難點,等等。下面,筆者將針對激發學生學習歷史的興趣這個話題,來談一談自己的教學策略。
  1   創設情境激趣
   所謂的創設情境激趣,即指在歷史課程開始時,教師要調整好語氣,充分調動學生學習的興趣。教師要拋棄陳舊的教學觀,杜絕平鋪直敘,課的伊始要講究藝術,能把學生的積極性充分調動起來。教師要做到這樣,就要根據教學內容和學生的實際情況,精心設計導語,以便學生能夠快速投入到學習活動中。
   筆者認真閱讀每一單元的教材內容,為了讓學生盡快進入課堂,每一篇的導語,都能緊緊扣住學生的心弦。七年級的學生剛剛接觸歷史,學生并不了解歷史,為了在進入新課的學習時,學生能夠飽含熱情,所以筆者不能急于求成就去講教材的內容,而是想方設法放緩節奏,就讓學生拿著教材想“歷史會講些什么?” “秦始皇、曹操、秦檜、劉胡蘭他們分別是哪個時期的人?他們是怎樣的人?”這一問,一下子激起學生的興趣,學生立刻七嘴八舌地討論著,筆者找了幾個學生讓他們說說,雖然能針對剛才所提問題,簡單說點內容,但是內容說的不具體,然后筆者就舉出了剛才幾個人物中的其中一個,說出他的歷史及他的精彩的故事,學生津津有味地傾聽。從而激勵學生說:“我們學習歷史就是要學習像岳飛、劉胡蘭等那樣的人,有志之士,氣節高尚……”通過這種方式,激發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實現了課堂的有效性。
  2   講好插圖引趣
   在我們的歷史教材中,每一課的內容都有很多的插圖,這些插圖可以幫助學生理解課文的內容,教師要充分能利用好插圖,這些插圖直觀形象,給予學生視覺的享受。教材中既然有很多插圖,教師講課時,就不能包羅萬象,教師應根據教科書的內容進行選擇。有些課文插圖與教材的內容息息相關,如果教師不給予學生點播,學生可能就是云里霧里。經過教師的講解,學生可以點燃學生學習和掌握知識的熱情。
   商鞅變法在《秦統一中國》中是教學的重點。戰國時期,通過商代改革所代表的各國的改革,實現了封建社會的形成。教師就要借助“商戰圖”,讓學生不僅知道商鞅作為改革家的積極性和才能,而且要知道改革是當時歷史發展的必然趨勢,這將增強生對商鞅變法帶來的歷史作用的理解。筆者在講述“商戰圖”時,讓學生了解圖中的幾個人物,中間席地而坐的就是秦孝公,商鞅,這個歷史上著名的改革家,正在跟反變法的大臣辨論,讓學生看著這些人物的姿勢、表情,猜想他們說些什么?有的學生說:“對國家有利。對百姓方面,我們就改革?!庇械膶W生引用書中話說:“治世不一道,便國不法古?!庇械膶W生說:“另外兩個人,被商鞅說的啞口無言,坐立不安?!庇械恼f:“秦孝公說商鞅說的是對,就按著他說的辦。”……學生就這樣你一言,我一語道出了畫面的內容,而且學生也被自己精彩的話語所折服,也達到了引發學生興趣的效果,學生在這樣的環境中樂學、想學,文本插圖發揮了奇妙的點撥作用。
  3   巧質疑激趣
   學生學習的過程,其實就是發現問題和解決問題的過程。教師在教學的時候,要有意識地設置問題,放在學生面前,讓學生自己閱讀文本,發現問題,解決問題,這樣學生的學習會有一種快感,這種快感能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
   筆者在教學《昌盛的秦漢文化》這部分內容中,“紙的發明和蔡倫改進造紙術”時,讓學生能夠進一步了解我國發明的造紙術,對人類文化的發展起著巨大的作用,筆者是這樣的設計的:
   師:紙的發明在人們的生活中起著重要的作用,哪位同學能說說哪個國家,什么時間發明的紙嗎?
   生1:中國西漢。
   師:哪位同學知道在紙發明以前用的什么寫字的嗎?
   生2:龜甲、竹木簡、帛。
   學生說完之后,筆者向學生簡單地陳述了我國在紙發明以前的如下材料:殷商時期,主要是龜甲和獸骨,也有銅器和玉石器;西周時期主要是銅器;春秋時期竹木簡盛行,并開始用帛書寫;東漢時期竹木簡和帛仍是重要的書寫材料。講完之后,筆者繼續問:
   師:與紙相比,竹木簡和帛的缺點是什么?”
   生3:竹木簡太笨重,帛的價格昂貴。
   學生回答出這些問題,引導學生開始讀圖,讓學生在讀圖中,了解漢代以前的書,教師同時用多媒體展示木簡做成的書,引起學生的興趣,筆者說:“如果我們書包里材料都是木簡做的,該有多重,該有多少木簡?”學生聽了,情不自禁的議論開了,都認為紙的發明太了不起啦。接著筆者又問:“西漢發明了紙,為什么東漢蔡倫又要改進造紙術?”文本教材這個內容沒有涉及,學生沒有回答到點子上,筆者就給學生講述:“在蔡倫之前造的紙質量差,易脆,厚薄不一,急需改,蔡倫就改進了造紙?!弊寣W生在書中找到蔡倫造紙的原料,學生立刻動起手來,就這樣一環扣著一環地解決問題,學生學得非常開心。
  4   結語
   歷史教學要想讓學生能夠迅速進入課堂,教師就要在創設情境中激趣,利用好教材的插圖,讓學生有視覺的享受,同時教師巧質疑,讓學生能夠帶著問題一步一步走進教材,在教材中找到學習歷史的快樂。
  參考文獻:
  [1] 孫有才.激發學習興趣,提高歷史教學質量[J].歷史大課堂,2010.5.
  [2] 張慧敏.淺議如何在初中歷史課堂激發學生學習趣味[J].初中生大世界,2012.4.
  [3] 趙媛媛.初中學生歷史學習的幾大要素[J].初中生學習園地,2013.8.
轉載注明來源:http://www.hailuomaifang.com/9/view-14899087.htm

?
99久久国产综合精麻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