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語文作文教學方法創新探究
來源:用戶上傳
作者:
摘 要:在如今新課標的小學語文教學的指導下,語文作文成為了課堂教學的一個不可或缺的重要板塊。在進行作文教學實踐的過程中,教師要擔當好指引者、啟發者的角色,在學生學習寫作的技能、鍛煉寫作的技能的道路上為他們保駕護航。
關鍵詞:語文教學;作文;創新;實踐指導
語文在小學教育中,是一門基礎性和工具性的學科。在實踐中,許多小學生在學習寫作的過程中都遇到了一定的困難,這和小學生較為匱乏的知識和較少的生活經驗有著一定的關系。在進行寫作教學之初,如果教師沒有提供科學、正確的引導和啟發,就會對學生進行寫作的積極性產生較大的打擊,從而降低寫作教學的效率和效果。所以,在進行寫作教學時,教師一定要將自身代入到學生的角度,考慮到學生的感受和需求,進而切實提高自身的教學水平,更好地滿足學生的需求[1]。
一、目前寫作教學面臨的問題和存在的不足
(一)學生難以在作文中融入真情實感
在小學階段,學生的心理和生理上都在經歷極大的變化,呈現出較為不成熟的特點,因此難以對情感產生清晰的認識,寫作的作品中往往缺乏真正的情感。長此以往,不僅僅會影響學生語文成績的提升,對于學生在將來更為長遠的學習也會產生一定的不利影響。作文中缺乏真情實感,具體有以下幾種表現[2]。首先,作文的遣詞用句較為單調。例如,在針對某個人物進行描寫時,學生往往只會偏重于外貌上的敘寫,而難以從多個角度出發,在神態、語言等方面綜合構建人物形象。在造成人物形象干癟的同時,也會使得文章變得枯燥無味。其次,情感的表達手段較為匱乏。學生為了在自己的作品中體現出某種情感,優勢甚至會編造出一些并不存在的情節,而這些編造出的情節又往往與現實脫節,大大地削減了作文的品質。
?。ǘ┠0寤魑那宦?
模板化的作文產出,是當前小學作文教學中需要重視的重點問題。教師一定要投注足夠的目光,進行妥當的解決,以免對學生以后的學習生活產生負面的影響。大家都知道的是,語文是一種使用語言的藝術[3]。針對不同的語境,同一種表述可能會產生不同的語義。假如小學生不能根據實際的語境進行變通,而是使用模板化的方式進行作文的寫作,就會對他們的創造力造成較大的打擊,對于學生寫作技能的進一步提升有著較大的負面影響。
?。ㄈ┙處熚茨艹袚靡龑l的職責
小學階段的學生對于語文這一學科的認識還較為淺薄,所以,在具體的教學實踐中,教師要在學生學習寫作的道路上發揮好引路人和啟發者的職責,引導他們科學、深入地認識寫作,進而實現寫作教學的真正目的。但是落實到具體的教學實踐中時,很多教師并沒有承擔好引導和啟發的職責,而是片面地使用機械的方法,將知識灌輸給學生,而并沒有針對學生進行啟發,加深他們的理解。
?。ㄋ模┳魑膶懽髋c生活實踐脫節
豐富的實踐經驗是作文言之有物、有血有肉的必要條件。但是從目前的作文教學實際情況出發,如今許多小學生在進行作文與生活實際的串聯時有著一定的障礙,在某些情況下還會虛構一些違背生活常識的情節和任務。這樣一來,寫作出的作品的水平達不到要求的同時,學生未來進一步的學習也會受到負面的影響。
二、教學創新的實踐策略
(一)科學利用多媒體設施
教師在進行作文教學時,巧妙地將多媒體設備的應用加入到教學設計中來,能夠大大提高作文課堂的趣味性,增長學生的見識,提升學生進行寫作的主觀能動性。利用多媒體設備的過程中,教師要將寫作的美好之處都展現給學生,指引學生廣泛地閱讀和學習,深入感受優秀的文學作品所能為他們帶來的悸動,引導學生對寫作產生深入的理解,更好地實現寫作教學的目的。
?。ǘ┲敢龑W生聯系生活實際
藝術來源于生活,卻高于生活。寫作作為一種語言應用的藝術,生活自然也是其創作的基礎。教師在進行作文寫作教學的過程中,一定要幫助學生體驗生活、把握生活中的每一個小細節,體會到生活的每個細節,進而為寫作的進行積累一定的材料,幫助學生更好地開展寫作。同時,教師在進行特定主題的寫作練習時,如果條件允許,還能引導學生觀察和體會與這一主題有聯系的事物,進而幫助學生進行寫作。
(三)強調素材的積累
對于小學階段作文教學的手段的創新除了上述的內容,還表現為作文所用的素材的積累方式上。要指導學生通過多種方式來積累素材,不能僅僅在課堂上進行素材的收集,而更要在日常的生活實踐中處處留心。要將作文的寫作、素材的積累和學生的生活實踐之間產生有機的聯系。比如在筆者布置的一篇作文:描寫家鄉的景色的教學中,筆者首先帶領學生來到校園中,指引學生對校園內的風景進行細致的觀察,其次再啟發他們進行聯想,想到校外的風景。由于人往往是以外在的觀察為開始,產生都某個事物的全面認識,因此觀察對于人來說是十分重要的能力,對于寫作水平的提升有著至關重要的積極影響。因此的具體的教學實踐中,教師要幫助學生掌握觀察的技巧,從日常生活中積累自己寫作所需要的素材。
(四)強調課外閱讀
在進行作文教學實踐的過程中,教師也要強調課外閱讀的重要性,從而提升學生的閱讀量,拓寬其知識面,為其寫作實踐打下堅實的基礎。
例如,筆者進行“擬人”的教學時,便選擇了一些名家名篇,例如朱自清的《春》,要求學生利用課余時間進行拜讀。同時,也要求學生找到自己所喜愛的文學作品里的擬人手法,進行分析,從而對擬人產生更深刻的認識。
三、結語
在前文中,筆者提出了在當今的小學語文教學和學生寫作中所切實存在的一些不足和缺陷,并且給予了科學利用多媒體設施、指引學生聯系生活實際、強調素材積累、強調課外閱讀等幾條筆者在實踐中所得出的寫作創新的方法。也希望廣大的一線教授能夠不斷地在實踐中進行創新,不斷提升作文教學實踐的水平。
參考文獻:
[1]張文英.小學語文教學中如何培養學生的閱讀創造力[J].西部素質教育,2017,3(5):150-150.
[2]劉群英.淺談小學語文教學中閱讀與寫作教學的融合[J].文理導航,2017.
轉載注明來源:http://www.hailuomaifang.com/9/view-14807408.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