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景教學法在初中數學教學中的運用
來源:用戶上傳
作者:
摘 要:伴隨著新課程改革的春風,傳統的以教師為主的填鴨式教學已經被新型的師生關系所取代.在教學過程中,如何更好的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如何讓學生在課堂上積極地去思考與探索,暢游于知識的海洋是當下教育改革所致力的方向,也是當前廣大教育者要不斷探索的一個方向.以下,筆者以情境教學法為基點,結合浙教版初中數學教材為例簡要談談情景教學法在初中數學中的運用。
關鍵詞:初中數學;情景教學;教法
一、創設故事情境
利用有趣的數學故事進行教學,不僅能加深學生對數學知識的理解,還可以揭示數學學科中的人文精神,激發學生對數學學習的興趣,提高學生數學審美能力。例如在講“無理數”這一節時,教師可以在課堂上講述西伯斯為了捍衛真理而被謀殺,最后被裝進口袋里扔進地中海的故事,學生必然聽得津津有味。在“簡單事件的概率”教學時,可以講述梅勒和他的朋友賭局分配金幣的故事,讓學生感悟概率的簡單應用。又如我們耳熟能詳的《龜兔賽跑》的寓言故事也可以被引入進來。我在復習“函數的圖像”時就用到了這個故事:烏龜和兔子賽跑,兔子開始遠遠領先于烏龜,兔子就驕傲了,在路邊睡了一覺,而烏龜卻一直往目的地奔跑,最終烏龜獲得了冠軍。我把故事情節變成了相應的函數關系,并用簡潔的函數圖像描繪出來,再次展現了數學的魅力,提高了課堂效率,增強了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
二、創設游戲情境
競爭意識是學習過程中必不可少的一種意識,對于提高學生整體與個體的認知水平具有積極的作用。教師要善于在教學中有意識地培養學生這種競爭意識,可以通過創設游戲情境的方式來讓學生體驗競爭,在競爭中不斷提高自己。在驗證二元一次方程組的解時,教師選擇了游戲接龍的方式,由任意一位學生開始,針對方程2X+Y=40,任意給X(或Y)一個值,點班級另外一名學生,說出相應的Y(或X)的值,再由這位學生給出新的X(或Y)的值,依此重復進行,教師強調,看誰算得又快又準。
學生對這種方式都很感興趣,都能認真思考,積極參與,在輕松愉快的情境中熟練掌握二元一次方程組的驗證方法。此外,我還經常鼓勵學生將自己設計的一些游戲搬到課堂上,一方面可以促進學生的合作與良性競爭,同時還能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讓學生能夠十分活躍地參與其中,在游戲中互相影響、互相溝通、互相補充,達到共識、共享、共進,真正實現共同進步。
三、創設互助合作情境
每個學生都是一個獨立的個體,不同的個體形成的班級必然會有差異性,這對于教學其實是非常有利的。教師可以利用這種差異,組建學習小組,創設出一種合作互助的學習情境,讓學生在小組中實現互補。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可根據每個學生的異質性來分組,使小組成員之間能夠優勢互補,形成共同的學習合力。在小組組建成之后,教師可以進一步分配角色,劃分小組的策劃者、問題的設計者,領引學生通過合作、討論等形式去思考、探究問題。
例如,在教學中我經常根據學習內容,采用異質分組的辦法,將男生和女生、學習成績好一點的和學習成績差一點的、性格內向與性格外向的互相搭配,其目的就是讓全班形成一種互補,實現互助合作。這樣既利于學生在學習時展開合作,相互影響,共同提高,又有利于在全班形成積極合作、互幫互助的良好氛圍,全班學生一起學習、探究、討論,往往會收到預想不到的效果。又如在教授有關正方形的幾何題時我讓學生以學習小組為單位進行探究,讓每個小組動手操作折出正方形后,來共同研究解題步驟,看哪一組歸納得準確、全面。教師就探究的內容和方法提出如下要求:(1)利用新折的正方形進行探索歸納;(2)從邊角、對解線等方面進行思考;(3)可以測量、計算、驗證作各自的結論。學生為了給自己小組爭得榮譽,都積極表現,很快就完成了本次學習任務。
此外,教師還可以運用富有激勵性的評價語來創設溫馨積極的課堂情境,如:開動腦筋想一想,說錯了也沒關系;教師喜歡愛動腦筋的同學;你回答得很棒等等,以此來激勵學生大膽發言,主動對話。在這種情境中,學生不但會積極地思考教師提出的問題,還會積極地投入到整個學習活動中去。
四、通過懸念創設情景
初中數學的情景教學注重培養學生的發散性思維和創新意識,課堂上,教師可以巧妙地把需要解決的課題與生活實際聯系在一起,在學生的心里形成一種懸念,集中學生的思維和注意力,以產生對數學學習的需要,從而達到課堂教學的最佳狀態。例如,在學習“兩點間直線最短”這一公理時,可以這樣引入情景:我們班的體育課代表與數學課代表參加提水比賽,比賽規則:兩人同時從指定地點跑到河邊,打滿一桶水后跑回原地點,半個小時內看誰打的水多。結果平日里跑得最快的體育委員卻輸了,這是為什么呢?這樣一來,激發了學生探究問題的主動性,也會給學生這樣的啟示:生活中要做個有心人,認真觀察就會發現,數學無處不在。
教學實踐證明,教學情境的創設是提高課堂教學效率的一種有效手段。因此,創設各種各樣合理的教學情境,將課堂還給學生,將知識形成的過程還原給學生,將探索的空間留給學生,把自主還給學生。使課堂教學與學生的情感、體驗、思維、創新水乳交融??梢杂行Ъぐl學生的學習情趣,發展學生的思維能力,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幫助學生獲得終生發展持久動力!
參考文獻:
[1]蘭芳,中職數學教學的幾點思考[J].數學學習與研究,2010年,05期。
[2]唐麗,中等??茢祵W教學改革探討[J].中國校外教育,2011年,19期。
轉載注明來源:http://www.hailuomaifang.com/9/view-14808028.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