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教師對初中部編《世界歷史》教材的理解和學習
來源:用戶上傳
作者:
摘 要:部編初中《世紀歷史》教材已使用快一學年了,作為一線的歷史教師應怎樣全面準確的理解和使用新教材,我做了大量的學習和積極的探討。
關鍵詞:《世界歷史》;理解;學習
一、對部編《世界歷史》的總體理解
?。ㄒ唬┙y編教材的意義
落實黨中央決策部署的必然要求; 把好教育系統意識形態關的戰略選擇; 提升義務教育質量奠基工程。
歷史課程要全面貫徹黨和國家的教育方針,切實落實立德樹人的根本任務,使歷史教育成為貫徹黨的教育方針、落實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重要途徑,使學生能夠從歷史的角度考察國家的命運和世界的發展。
教材編寫者把國家對統編教材的要求落實到教科書文本中。從教科書文本再到教學實踐,就需要老師認真領會統編精神,認真研讀教材。
(二)學習世界歷史的重要意義
今天的世界,不再是相互分散隔絕的世界,而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從國家發展,到學術研究,再到個人生存,都需要對世界的過去和現在有一個總體的把握。了解世界史,是每個受過教育的21世紀公民應當具備的素質。
通過學習世界史,可以了解人類歷史自古至今的發展過程及其規律,從而看清人類的光明前途,堅定我們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的信心。
中國是世界的一部分,中國的發展離不開世界,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事業要求我們必須了解世界,既要了解它的現狀,也要了解它的歷史。
(三)《世界歷史》的編寫特點
特點一,全面貫徹國家意志。特點二,全面加強歷史學科素養的培養。特點三,保證教材內容的科學性,合理吸收歷史學的新成果。特點四,符合初中學生實際,有利于促進歷史教學。
1.堅持唯物史觀,統籌教材內容與體例安排
《世界歷史》九年級上下兩冊都是用唯物史觀來統領教材的內容體系、框架結構、文字表述等方面,努力做到科學性、規范性和引領性。不同側面、不同角度運用唯物史觀對歷史進行闡釋。
2.落實課標要求,體現時代精神
教材體現基礎教育課程教材改革的總體思路和理念,貫徹“德育為先、全面發展、能力為重、以人為本、與時俱進”的基本原則,按照《義務教育歷史課程標準(2011年版)》中對歷史課程的設計思路和規定的教學內容范圍,設計歷史教材的體例、結構及具體內容。
義務教育歷史課程標準是2011年頒布的,而統編教材在此之后還經過了很長時間的審查和修改,特別是世界歷史教材,在2018年才投入使用。所以,存在對課標進行相應調整的情況。
教材體現當代社會的進步,適應新時期中國社會發展對人才培養的需求,注重培養學生的歷史學科核心素養。
歷史核心素養所包含的內容,其實一直是在歷史教科書和歷史教學中有體現,比如唯物史觀、時空觀念、史料實證等。
經過七八年級的歷史學習,九年級教學要求學生能夠辯證地看待人類社會不斷發展和進步的趨勢,感悟人類文化的多元性和發展的不均衡性,要能對同類的歷史事物進行初步的比較、概括和綜合,能夠初步運用材料對歷史進行分析、論證,培養探究性學習的能力。
3.反映歷史學科時序性,突出階段的主要特征
4.充分考慮教學實際,適當減少部分教學內容
世界歷史九上,相比2001版課標教材,對中世紀的內容進行了較大幅度的增加。同時,受課程標準和教材容量的限制,不是一個完整的世界史,會有一些內容沒有體現,比如古代美洲的內容。但是,這些內容會在統編高中歷史教材中呈現。
5.保證傳統經典內容的穩定,更新部分知識點的呈現和表述方式
二、對部編《世界歷史》的解讀
《世界歷史》九年級上冊:從古埃及文明開始,講到馬克思主義的誕生和國際工人運動的興起。
《世界歷史》九年級下冊:從殖民地人民的反抗與資本主義制度的擴展講到冷戰結束后的世界。
三、對部編《世界歷史》的教學實踐
《義務教育歷史課程標準(2011)》是初中歷史教學的綱領性、指導性文件。
在其第四部分的教學建議中,提出了七條建議,是對初中歷史教師在貫徹新課標和實施新課程時提出的帶有指導意義的建議,值得認真學習和領會。
?。?)堅持正確的思想導向和價值判斷。
?。?)充分激發學生的歷史學習興趣。
(3)注重對基本事實進行必要的講述。
(4)引導學生學會學習、學會思考。
?。?)注重歷史知識多領域、多層次的聯系。
?。?)提倡教學方式、方法和手段的多樣化。
?。?)注重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和實踐能力
在世界古代史的教學中,要讓學生感悟人類文化的多元性、共容性和各地區發展的不平衡性,樹立民族自信心,培養理解、尊敬、吸收其他民族文化精華的開放心態。
在世界近代史的教學中,教師不僅要講清資本主義在歐美日的發展,社會主義運動的高漲和馬克思主義的誕生,殖民地半殖民地的民族解放運動蓬勃發展,也要注意資本主義發展對世界其他地區的影響;還要注意世界各地區前資本主義文明的相對孤立和相互隔絕狀態,隨著新航路的開辟,被日益發展的資本主義世界市場和血腥的殖民擴張所打破,人類逐漸步入相互聯系、相互依賴的階段。
在世界現代史的教學中,教師不僅要講述資本主義的危機所引發的兩次世界大戰和美蘇對峙的冷戰,看到社會主義制度從理想變為現實以及社會主義國家在改革中曲折前進,看到世界殖民體系的解體,看到在和平的環境下世界經濟在高科技的推動下迅速發展、社會生活發生的巨大變化以及人類面臨著各種嚴重的問題,更要有意識地使學生能夠了解當代世界已經形成一個息息相關的、多樣性的整體,構成了世界各國既相互依存又相互競爭的復雜局面,世界多極化和經濟全球化的趨勢在曲折中發展,中國的前途命運日益緊密地同世界的前途命運聯系在一起,從而以開放的心態和開闊的視野看待世界。
1.關注時代精神,完成立德樹人任務
2.深入研讀教材,科學闡述教學內容
3.關注學科素養,認真探索教學方法
4.努力提升自我,積極挖掘課程資源
轉載注明來源:http://www.hailuomaifang.com/9/view-14808152.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