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訪客   登錄/注冊

讀懂教材、教師和學生重建教學三要素

來源:用戶上傳      作者:

  眾所周知,教材、教師、學生是課堂教學的三大基本要素,缺一不可。傳統的教學觀念我們往往是以“教師帶著教材走向學生”來定位這三者的關系。這種教學觀念過分地強調了教師的主導地位。要提高教學質量,必須要改變這一傳統的教學觀,將這三者的關系定位為“學生帶著教材走向教師”。那么,如何處理好這三者的關系呢?筆者在自身小學英語教學實踐過程中進行了以下的嘗試和努力。本文結合筆者自身小學英語教學實踐,從教材、教師和學生三個方面進行嘗試,重新審視自身的英語教學工作,尋找努力的方向,力圖重建小學英語課堂創新型教學方式,以提高英語課堂教學質量。
  一、讀懂教材,創造性地使用教材
  教材是實現教學目標的重要材料和手段。《英語課程標準》指出:在教學中,教師要善于根據教學的需要,對教材加以適當的取舍和調整。此外,還提出由于客觀條件的差異、學生現有水平的差異以及具體教學實際情況的差異,教師還可以對教材做其他方面的調整,采用最適合實際教學需要的方法。
  作為一線教師,對自己所任教年級的教材至少必須要做心中有數。首先要讀懂教材,從整體上把握教材,了解編者的設計意圖和基本學習內容,以及各單元主題的具體內容和單元間的聯系。通過讀懂教材來理解課程標準所提出的目標的要求,同時也要用課程標準來駕馭教材。其次,傳統的教學觀念是以教師研讀教材為主,學生則是被動地使用教材,我們教師應努力嘗試“用教材教”而不是“教教材”。這就要求教師在使用教材時更多地發揮創造,將“教師帶著教材教”轉變為“學生帶著教材學”。《核心素養導向的課堂教學》一書中提出的“先學后教”理論在我們現實的小學英語教學中值得學習和借鑒。“先學”就是讓學生先學習教材,可以在教師“教”之下進行,也可以按導讀要求進行,還可以完全由學生獨立學習進行。學生對教材的先學,對教師課堂講解、提問和討論等活動更具有針對性。“后教”是教師進行針對性和提高型教學的一個重要環節。學生在先學的基礎上提出在學習中發現的問題和困惑,然后進行課堂討論、交流、展示的過程。我們教師要轉變思維,尋找更為適合學生的教學方法。最后,創造性地使用教材,就要摒棄千篇一律的教學方法和順序。如,在現實生活中我們發生了某個相關單元主題的事件時,在不影響教材延續性和漸進性的前提下,我們可以適當地提前將教材學習進行順序變化,提前來學習這個單元。同時也可以針對這一主題,對教材中的內容進行替換、拓展,根據學生實際英語水平增加或降低學習的難度,還可以安排一些水平相當的課外閱讀和寫作活動以滿足不同層次學生的需要。
  正確地認識教材、讀懂教材,巧妙地利用教材改變教學方法,靈活地、創新性地使用教材有利于保證教學質量的提高。
  二、讀懂教師,提高其專業化水平
  教師是課程內容教學的實施者。我們常說“要給學生一杯水,老師必須裝滿一桶水”??梢娊處煴仨氁蟹浅XS富的專業知識,才能勝任教師這一職業。教師的專業化水平直接影響到課程實施的有效性。因此,我們教師要不斷嚴格要求自己,加強學習,苦練內功,提高自身的英語專業化水平,在教學實踐中反思自己的教學行為,優化教學方式,努力提高教學效益。
  對于英語教師來說,英語作為一門語言教學,需要教師具備扎實的語言基本功和專業的語言知識水平,努力提高自身的語言素養。課堂上能使用規范的英語課堂用語,用熟練的英語與學生進行交流;掌握英語學科基本素養和系統的英語語言知識,如詞匯、語音、語法、語篇、寫作等。除了掌握好這一系列的學科專業知識外,教師同時也要掌握良好的學科教學知識。一方面要發展學生的語言知識能力;另一方面要根據學生認知特點和學習差異性,探索發現學生英語學習的客觀規律,設定符合學生實際的教學目標,使用恰當的教學方法并具有創造性地組織課堂教學,根據課堂實際情況的變化做出適時、適當的調整,最終達到教學的有效性。此外,教師的專業化發展離不開自身的教學實踐和反思。教學反思能幫助教師及時發現自己存在的問題與不足,通過發現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過程,有助于教師教學健康成長。當然,教師的成長還離不開主動與同學科教師的交流、合作,尋找適合學生的教學方法,促進學生提高學習效益。
  三、讀懂學生,培養學生自主能力
  美國教育家波利亞曾說過:“教師講什么不重要,學生想什么比這重要一千倍。”從這句話可見讀懂學生的重要意義。既然讀懂學生如此重要,那我們這樣才能讀懂學生呢?
  首先,我們要充分地了解每一位學生,研究每一位學生的不同性格特點、家庭情況、學習經歷等,發現學生的內在潛力和不足之處。我們面對的教育對象是小學生,那么我們就應該從小學生的角度來看待問題,積極地與他們建立起和諧、真誠、信任的相互平等關系。其次,在建立了良好的師生關系的基礎上,具體地了解每一位學生的英語學習水平,因人而異、因材施教,選擇適合學生的教學方式與方法,努力調動學生英語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適時地對學生進行鼓勵和正確的評價,盡可能地讓學生享受英語學習帶來的點滴進步和成功感受,樹立學生英語學習的自信心。
  讀懂學生,發現并尊重學生的個體差異,樹立正確的學生觀,以生為本,用發展的眼光看待每一位成長中的孩子。
  總之,讀懂教材、讀懂教師、讀懂學生,需要“讀”和“懂”,需要教師在教學生涯中融入自身的智慧不斷地去思考、去實踐、去感悟。
  【作者單位:蘇州市吳江區思賢實驗小學  江蘇】
轉載注明來源:http://www.hailuomaifang.com/9/view-14801321.htm

?
99久久国产综合精麻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