充分駕馭和創造教材
來源:用戶上傳
作者:
隨著新課程的各種學習和培訓的不斷開展和深入,新課程的理念在每一位教師的心中的輪廓逐漸清晰起來,為新課程的實施奠定了堅實的理論基礎。新課程的實施離不開教材。然而,在我們的教學過程中,又不能被教材中僅有的內容所束縛,這就是要求我們廣大教師在教學活動中將教學藝術、教學智慧充分展現出來,不能把事先準備好的教案套搬,而是在教案的基礎上隨機應變繼續創造,繼續完善。
悉心專研,創造性地使用教材。
新教材給一線教師帶來的不僅僅是欣喜和希望,更多的是要求我們不斷地學習適應、研究、實踐和總結新教材、開發新教材,把教材中的“平面圖形”改變成“立體圖形”甚至一支“萬花筒”。
課改后的教材是嶄新的,具有鮮明特點的優秀教材。它反映了全新的教育理念,既符合學生的身心發展特點,適應學生的認知水平,同時也密切聯系學生的經驗世界和想象世界,有助于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和創新精神。但是,教材中的圖面與文字必竟是有限的,要想使教學的三維目標真正實現就必須依靠教師精彩生動、科學的教學手段。例如,在教學一年上冊拼音d、t、n、l一課時,課文中只有一幅情境圖和幾個生字,我卻利用了這幅情境圖來完成所有的教學內容。1、利用情境圖中的生字兔、路等來復習本節課的拼音,讓學生知道拼音的用途很廣。在語文中只有拼音會學,才能繼續其它的學習。2、讓學生說一說帶有d、t、n、l的生字。3、利用情境圖中的故事情節對學生進行思想品德教育,培養學生互相關心、互相幫助的道德品質。再如教學“假如”一課課后的練習,讓學生續寫一句小詩,假如我有一只馬良的神筆……我班的學生先是根本不敢去嘗試,在教師的啟發引導下,也只能寫出假如我有一只馬良的神筆,我要給媽媽畫一些×××,讓媽媽感到幸福。這時我覺得同學們的思路似乎被束縛在了一個小圈圈里,便引導他們說:“同學們,我們都是媽媽的
好孩子,老師的好學生,祖國的好少年,未來社會的建設者和接班人,那么假如我們有了馬良的神筆,我們會為我們的祖國、社會、母校,為我們賴以生存的地球做些什么?于是同學們便有了如下的美妙的詩句:假如我有一只馬良的神筆,我要給我們的學校畫一座花壇,讓我們的校園四季芬芳。假如我有一只馬良的神筆,我要給我們的家鄉畫一臺空氣清新器,讓大家都能呼吸新鮮空氣。假如我有一只馬良的神筆,我要給老師畫一艘宇宙飛船,讓它帶著老師去太空旅行?!鎸W生的進步我激動不已。寫詩,平時二年級的學生想都不敢想,然而在短短的40分鐘卻實現了,而且學生還寫得有模有樣。
總之,在當今的教育中,沒有不會的學生,只有不會教的教師,只要教師把握教材,細心專研,充分駕馭和創造教材,實施素質教育再不是。
轉載注明來源:http://www.hailuomaifang.com/1/view-14853484.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