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訪客   登錄/注冊

高中生物教學中充分挖掘教材文本資源

來源:用戶上傳      作者:

  縱觀近幾年高考生物學科呈現的一大特點是試題緊扣教材,重視基礎知識和基本技能的考查,大部分選擇題和部分非選擇題的情景和答案都是來自于教材及教材旁欄知識和課本小資料,如2018年全國理科綜合Ⅱ卷生物試題就體現此特點。如再理科綜合試題中生物選擇題共六道,其中有第1、第2、第5、第6選擇題涉及課本小知識;非選擇題體現最為突出的是37題(選修一 生物技術實踐)本題考查考查“消毒”和“滅菌”知識,共設有五道小題,其中有四道小題的答案均在課本P15-16小字資料中,并非正文所在。可見,高考試題的考查內容不但源于課本教材基礎,而且高于基礎。生物學科高考試題并不是有多難,所謂的“難”無非是以“新知識、新問法、新的試題背景”呈現,讓大家琢磨不透。
  新課改下的教學,要求教師激活學生思維,激發學生學習興趣。這要求教師注重教材內容的正確處理,尤其是教材的“旁欄知識”及“課外小資料”。這些課本材料對教學起到了不容忽視的作用。最新人教版[2016]生物教材中旁欄知識和小資料的類型具有多樣化,有目標型、信息型、技能型和拓展型?,F以必修二第5章的第2節《生態系統的能量流動》為例,教材第一類旁欄知識是目標型旁欄(本節聚焦),內容有三點:①怎樣研究生態系統的能量流動?②生態系統中的能量流動有什么特點?③什么是能量金字塔?這三點內容是帶有設問的思考型,是根據教學內容的層次和教學目的而設,點明了本節課的核心內容,其作用是起教學導學作用。第二類旁欄知識是延拓型旁欄(學科交叉和思考與討論),其中“學科交叉——與物理學的聯系”是資料呈現型知識,其作用是拓展學生知識面,啟發學生的智慧;“思考與討論”: ①生態系統中的能量流動和轉化是否遵循能量守恒?為什么?②流經某生態系統的能量能否再回到這個生態系統中來?該旁欄信息也屬于設問思考型,所設第①問題需要學生利用物理學科知識去思考和解答,目的是讓學生靈活運用相關學科綜合知識解決新問題,培養學生具有解決新問題的能力和對本節所學內容的深入;其次該知識也起到了承上啟下的作用,是學習下一個內容的引言。所設第②問題需要學生展開思維去思考,目的是培養學生具有散發思維,提高學生的綜合科學素養。第三類旁欄知識是信息類旁欄(資料分析和圖示信息),“資料分析——生態系統的能量特點”,其內容是知識鞏固型,所設的幾個問題對教學起到了非常重要的推動作用,能及時鞏固和深化核心知識?!皥D示信息——圖5-6、圖5-7、圖5-8、圖5-9”這四幅圖都是關聯拓展型旁欄知識,對整個教學起到了引線作用,既是很好的教學輔助材料,也是突破本節課重點、難點的關鍵,本節課“圖示信息”相對較多其作用體現的較為突出,具體如下:
  課本第94頁的圖5-6“能量流經第二營養級示意圖”,該圖重在強調攝入量、同化量及糞便量三者的關系。糞便量的理解是學生的難點,每一營養級的糞便量實際上是上一營養級的同化量,且是屬于上一營養級同化量流向分解者的能量。這些知識的理解需要教師借助初中生物所學的消化系統等相關知識去解析,利于學生透徹理解。課本第94頁的圖5-7“生態系統能量流動示意圖”該圖是對上圖5-6每一營養級的同化量均有三個去路的概括,但是,該圖還有一個重要的信息顯示,那就是圖示箭頭由粗變細,還有每一營養級的方圖面積由大變小,即是能量流動特點(逐級遞減)的體現,但這一信息往往會被教師忽略,并不一定會被充分利用到教學中。課本第95頁的圖5-8“賽達伯格湖的能量流動圖解”,該圖是以具體數值顯示每一營養級能量的來源和去路,充分體現能量守恒,通過該圖最主要的是讓學生靈活處理各營養級間的能量關系,解決能量流動相關計算題。同時該圖有具體能量數值是進一步得出能量流動的特點(逐級遞減);也可根據圖片的箭頭所示方向(箭頭代表各營養級之間的捕食關系,捕食關系是長期自然選擇的結果,是不可逆轉的)讓學生得出能量流動的另一特點(單向流動)。此圖除了以上兩個核心知識的突破外,還有一個易被忽略的難點,那就是該圖的每一營養級的去路與圖5-7“生態系統能量流動示意圖”的去路不同點,即每一營養級的同化量多了一個“未被利用”的去路。這個不同點必須給學生講解清楚,否則影響學生解答有難度的能量流動計算題。要讓學生理解這一點,其實只需給學生點明能量的去向可以從兩個角度理解:①定量不定時(在足夠長的時間內能量的最終去路,便有三個去路)a.自身呼吸消耗;b.流入下一營養級(最高營養級除外);c.被分解者分解利用。②定量定時(流入某一營養級的一定量的能量在一定時間內的去路可有四條):a.自身呼吸消耗;b.流入下一營養級(最高營養級除外);c.被分解者分解利用;d.未利用,即未被自身呼吸消耗,也未下一營養級和分解者利用,如果是以年為單位研究,這部分的能量將保留到下一年,因此“未利用” 是指在有限的時間“還沒來得及被利用的能量”。課本圖示信息的設置與本節正文內容的關系是非常的微妙的,起到了不可忽視的作用。再如,圖示5-9 “某一個湖的能量金字塔”該圖示展示的是流動模型,直觀顯示出生態系統中的能量流動一般不超過4-5個營養級。若將此圖再與其下方的旁欄知識“如果把各個營養級的生物數量關系,用繪制能量金字塔的方式表達出來,是不是也是金字塔形?如果是,有沒有例外?”結合在一起深思。不難發現其目的是開拓學生思維,培養學生的求異思維和發散思維。
  深入挖掘教材內容對教學至關重要,尤其是教材中的旁欄知識,如旁欄圖示及小資料都可增添教學粉彩,增加課堂的有趣性和學生探索未知的欲望,激勵學生各抒己見和標新立異,從而開發求異思維和發散思維,這正是當前素質教育所需。
  【支持課題《重視高中生物教材旁欄知識的呈現及價值探究》,批準號:GS[2018]GHB1898.】
  (作者單位:甘肅省民樂縣第一中學)
轉載注明來源:http://www.hailuomaifang.com/9/view-14894855.htm

?
99久久国产综合精麻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