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訪客   登錄/注冊

教育信息化的三要素

來源:用戶上傳      作者:

  摘 要:互聯網背景下的信息化教學環境成為教育發展變革的重要推動力量,技術、資源和人是教育信息化的三大要素。技術解決了運用資源的途徑和手段,教師是信息化應用的主導者,“人”與技術和資源的融合,是教育信息化的本質要求。技術涌如潮流,日新月異;資源精彩紛呈,豐富新穎,但受制于人的信息化素養偏低,職能和角色轉變不及時等,學校普遍存在信息化設備使用率低,資源運用不充分,與學科融合較淺的現象。需要教師轉變職能和角色,提升對技術和資源的操控能力,并根據學科生態找準融合的切入點,以提升信息化與學科的融合度。
  關鍵詞:教育信息化三要素
  一、技術
  就技術而言,能夠在課堂上運用,并能與學科融合的技術很多,如:移動互聯網技術、多媒體技術、VR(虛擬現實)、AI(人工智能)、電子書包、精品錄播等。各種技術互為支撐,相互滲透,都不孤立存在。使用最為普遍的是互聯網技術和多媒體技術,具體表現就是電子白板、電子書包、精品錄播等系列設備的綜合運用。
  “班班通”設備在學校中全面普及,但目前很多教師僅僅把它當成一塊高級幕布,使用得最多的就是ppt演示功能,設備的技術和功能很多就成了擺設。因此,要充分靈活地使用“班班通”等設備,就需要清楚地了解這些設備和技術的功效,又有哪些可以唯我所用。
  “班班通”設備是教育信息化資源獲取與利用的軟硬件環境的統稱,是一項綜合工程,包含了多個層面的技術。它在課堂上能輕松地調用自身內置的教育資源,也能通過網絡互聯,檢索與硬件相匹配的云端資源,并能進行下載、存儲、重組、改編等。并通過計算機、顯示設備、網絡設備組成的交互式控制環境,將資源根據需要有序地進行展現,甚至不再需要外置的鼠標和鍵盤就能實現靈活、自如的操控,就像使用黑板和粉筆一樣的自然,并能隨時在屏幕上書寫和批注。[1]
  二、資源
  資源是信息化在教學中運用的靈魂,資源的開發和利用是教育信息化的重點。教育信息化資源大致可分為三大類,即以教育資源自身為載體的多媒體資源、以處理加工為核心的工具軟件資源和以管理信息系統為基礎的數據庫資源。多媒體資源包括各種多媒體素材,如文本、圖片、聲音、視頻、動畫等,常以各類CAI課件、APP應用和網絡課程等形式出現。工具軟件資源是以教育信息資源的生成、分析、處理、傳遞和利用為主的各種程序工具類軟件,如Windows系統下的Word、Excel、PowerPoint、Flash、Photoshop、AfterEffects和Android系統下的斧子演示、微彈幕等相關APP。數據庫資源是以資料查閱和檢索服務為主,是以實現教育信息化管理而建立的,以教育者、教育內容、教育對象、教育資源及其支持的服務體系為主要內容的各類數據庫資源等,如在線圖書、OA辦公、在線閱卷等。[2]
  “班班通”設備的運用需要根據軟、硬件資源的特性,使用與其匹配的數字教學資源。數字教學資源的呈現形式具有多樣性,可謂精彩紛呈,豐富新穎,既有聲、有色、有形、有動,也有從平面到立體,從虛擬到仿真的實驗資源,還有基于終端和云計算的網絡資源。所有資源都以知識內容為索引,形成一個龐大的資源服務體系,同時也富有地域特色,能夠充分滿足各種層次教學的需要。但所有資源的運用,都必需與技術相匹配,有相應的設備作為支撐。
  在教育這片天地里,我們缺乏的不是資源,而是對資源的正確、精確的選擇。資源很多,選擇很難,要找到適合教材和學生,且與設備相匹配的資源,就需要“人”的高度協同。[3]
  三、人
  “喬布斯之問:為什么計算機改變了幾乎所有領域,卻唯獨對學校教育的影響小得令人吃驚?”,我的理解是“人”這一要素是學校教育信息化的最關鍵點,也是最為困難的要素。教師是教育信息化應用的主導者,是學生自主學習的提供者和輔導者,要充分理解和掌握各種教學設備、教學軟件的核心價值,找到與課程理念相融合的資源,創造性地使用技術,整合資源,在熟練的過程中逐漸化技術和資源于無形,最終形成自己的融合風格。
  要實現這個目標,就需要教師具備必備的信息化素養,包括以下幾個方面:
  一是掌握基本的文本和圖片的編輯、加工能力,又特別是動畫和音視頻的深加工能力。并能根據學科生態,有針對性的掌握某幾項技能,如語文、英語、音樂學科需要熟練剪切音頻文件,數學、物理需要動畫演示,美術需要圖片的深度加工能力。
  二是認識和理解技術、設備的核心價值,即能完成的基本功能;以智慧教室“電子書包”為例,其價值主要體現在個性化上學習上。學生基于APP的應用,實現了信息快速推送、即時反饋、動手實驗、信息捕捉和展示、即時檢索等功能,充分滿足了個性化學習的需要。教師在教學的方式上也更加靈活,可以基于互動平臺的學習分析統計應用,動態監控學生的學習狀態,但課堂的駕馭難度變大。
  三是掌握教學資源的高級檢索能力,即能通過網絡搜索到所需要的教學資源并下載。我們都知道通過運用Baidu等搜索引擎,可以方便快捷地找到所需要的資源,關鍵詞要能夠最大程度概括所要查找的信息內容。要靈活運用搜索技巧來搜索資源,包括:和“空格”,或“|”,不含“-”,指定格式“filetype:”等。
  四、三要素的關系
  技術、資源和“人”是三位一體的關系,必須高度協調,缺一不可。技術是基礎,資源是靈魂,“人”是關鍵點,信息技術解決的是教學的途徑與手段,而教師是信息化的主導者,教師的信息化水平,直接決定了融合的深度。教師操控不熟練,課堂上會顧此失彼;資源不具備,巧婦難為無米之炊;教師和學生的互動溝通不到位,技術要么成了擺設,要么就變成了作秀的工具。
  總之,技術和資源可以放大杰出的教育,但是再偉大的技術也代替不了平庸的教學?!叭恕焙图夹g、資源的完美結合才能產生智慧的教育。因此,只有始終堅持人本思想,正確認識教育信息化三要素的作用和關系,才能真正發揮教育信息化對教育變革創新的引領作用。
  參考文獻
  [1]呂紅軍.信息技術與課堂教學深度融合存在的問題與對策.《中小學數字化教學》,2017年第1期.
  [2]聶仕良.“班班通”核心價值研究.軟件導刊·教育技術,2012年第2期(下半月).
  [3]云亮等.互聯網+時代的教育大轉型.智慧教育,2016年4月.
轉載注明來源:http://www.hailuomaifang.com/1/view-14833743.htm

?
99久久国产综合精麻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