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訪客   登錄/注冊

理想課堂模式下的初中語文教學設計分析

來源:用戶上傳      作者:

  
  摘 要:“什么是理想課堂模式?”這是當今初中語文教師普遍關注的課題;追求理想課堂也是語文教育回歸本質、煥發生機的永恒話題。本文基于筆者實際教學經驗,探討如何在理想課堂模式下實現初中語文教學設計,提高新形勢下語文教學有效性,讓語文課堂充滿真情、充滿魅力。
  關鍵詞:理想課堂;初中語文;教學設計
  多年來,筆者致力于理想課堂模式的研究,認為初中語文教學設計要從學生實際情況為出發點,遵照素質教育與核心素養的發展需求,從不同層面著手,創新課堂教學思路與教學方法,打造一個老師愿意教、學生愿意學的高效理想課堂模式。本文結合初中語文教學實際案例,探討具體的教學設計方法:
  一、 理想的語文課堂要轉變教學形式
  雖然我們在理想課堂上總是強調學生的主體地位,但實際上教師在課堂教學中扮演的角色更是無可取代。在理想課堂落實有效教學方案,其首要措施就是創新教學理念、轉變教學形式,以便更好、更快地傳播知識,而教師則在此過程中起到組織者、引導者與啟發者的作用。教師的教學思路、方法與形式直接影響了一節課的走向,個別教師的思想觀念陳舊,長期沿用傳統的教學方案,照本宣科的課堂教學形式索然無味,學生甚至產生了厭倦心理和抵觸心理,教學效果可想而知;而還有一些教師積極響應教學改革的倡導,積極落實創新的課堂教學方案,想方設法地為學生打造有趣味、有魅力、有個性的語文課堂,激活中學生的學習主動性與積極性。以《聞王昌齡左遷龍標遙有此寄》教學設計為例,為了讓學生更全面地把握古詩內涵與意義,先以李白的身世背景作為切入點,分析他的寫作風格和詩詞的創作背景,讓學生嘗試站在李白的角度思考問題,體驗當時的創作心情。通過換位思考,才能更深刻地把握詩歌含義,最后讓學生模仿李白的心情寫一首古詩,以讀寫結合的模式鍛煉學生的創新思維。
  二、 理想的語文課堂要走進現實生活
  學生探究學習的過程就是不斷積累語文知識、提高應用能力的過程?;诶硐胝n堂模式下的初中語文教學設計既要關注學習成果,更要關注學習過程,鼓勵學生在學習中自主探究與個性體驗,進而感受學習語文知識的成就感和喜悅感,獲得理想的語文學習狀態。那么作為教師就要考慮,到底什么樣的語文教學內容和教學形式才能吸引學生的注意力?筆者認為將語文教育與生活案例相結合不失為一種真正有效的教學思路。在教師的指導與啟發下,開發生活化的課程教育資源,通過課內外教學的有機融入,全面提升中學生的語文核心素養,并且讓學生在自主學習和個性化閱讀中完成文本對話,實現深度解讀,這才是理想語文課堂的應有狀態。以《魯提轄拳打鎮關西》教學設計為例,除了分析文本中“問”“救”“打”三個重要情節以外,我還讓學生根據自己的理解評價《水滸傳》中的人物形象,介紹自己最喜歡的梁山英雄;并且將魯提轄“疾惡如仇、打抱不平”的性格放到現代社會來分析,通過一步步的推理判斷,將經典名著閱讀與現實生活對照探究,既能激活學生的學習熱情與探究欲望,還能引導學生樹立正確的價值取向,一舉多得。
  三、 理想的語文課堂要關注個性體驗
  每個學生的差異都是客觀存在的,對于同一篇課文,不同學生的思想與體會大有不同。而對于這種個性差異,我們要學會尊重,在把握學生人生觀與價值觀的基礎上,允許他們海闊天空地大膽想象,暢所欲言地發表個人想法,在語文學習中表現出獨特的個性與創意。以《羚羊木雕》教學設計為例,圍繞“木雕到底該不該要回來”為主題展開討論,有的學生認為站在父母的立場,木雕非常珍貴,并且它代表了父母對孩子的愛,應該要回來;有的學生認為站在孩子的立場,木雕見證了“我”和朋友的珍貴友誼,對待朋友要遵守信用,不應該要回來。學生無論站在哪個角度考慮問題,只要能說出充分的理由,教師就要肯定他們的思路,并且繼續引導:“既然親情和友情都難以割舍,那么在現實生活中,我們應該怎樣做才能避免這種不愉快?”閱讀學習的過程“貴在思考”,所以遇到難題時,教師不能取代學生的地位而“一言堂”,要鼓勵學生多思考、多探究、多體驗,啟發學生靈活地處理問題,養成勤于思考、獨立創新的好習慣。
  四、 理想的語文課堂要培育情感態度
  語文課程不僅是一門獨特的工具性學科,它更具人文意蘊,在培養學生人生觀、價值觀及高尚道德情操方面發揮不可多得的作用。理想的語文課堂既要培養學生的語文素養,也要熏陶學生的品德修養,滲透做人的道理。例如學習《紫藤蘿瀑布》時,在學生深入朗讀課文的基礎上提出問題:“為什么作者在結尾寫到‘我不覺加快了腳步’?你從紫藤花身上獲得了哪些人生啟示?”讓學生從中感受紫藤花積極進取的精神,提醒自己要樂觀、勇敢地對待挫折,激勵人生要奮發圖強。再如學習《落難的王子》之后,也給心理脆弱的中學生上了難忘的一課,教會他們面對磨難要做好充足的心理準備,以堅強的意志品質面對人生的困境,敢于迎接生活的挑戰??梢娫诮處煹膯l以及學生自己感悟中,借助語文教學的機會培育學生積極的情感態度,這也是理想語文課堂的獨有特色。
  構建理想課堂是每一個教育工作者不懈追求的夢想。筆者認為,理想課堂對于學生來說應是自由的、民主的、和諧的,把握語文知識與生活經驗之間的關聯性,讓學生在情感體驗中汲取知識、提升能力。因此在教育改革的奮斗路上,理想課堂是永恒話題,需要老師、學生、家長與社會的共同努力,用汗水與智慧搭建理想課堂,讓孩子接受更好的教育。
  參考文獻:
  [1]陳濤.“少教多學”在初中語文閱讀教學中的應用及其構建[J].語文課內外,2018(25):281.
  [2]李蕾.試論如何在初中語文教學中培養學生的核心素養[J].中學課程輔導(教學研究),2018,12(26):260-261.
  作者簡介:
   劉進平,甘肅省白銀市,甘肅省白銀市會寧縣郭城驛鎮教管中心。
轉載注明來源:http://www.hailuomaifang.com/9/view-14812299.htm

?
99久久国产综合精麻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