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訪客   登錄/注冊

小學信息技術教學面臨的困境探討

來源:用戶上傳      作者:

  【摘 要】 目前我國各地區小學信息技術教學面臨著較多的困境:沒有充足的教學時間,教學模式未得以及時改革,教學資源空間受限等。只有充分研究這些困境,并提出有效的解決之策,才能夠提升小學信息技術教學的實效性,提高學生的信息技術學興趣及素養。
  【關鍵詞】 小學信息技術;面臨困惑;解決策略
  一、小學信息技術教學面臨的困境分析
  1. 沒有充分的教學時間
  目前小學階段教學,語數英等學科占據了大部分教學時間,使得每學期的信息技術教學時間都非常不充分,難以有效完成教學任務。此種現象在期中期末考試中更為凸顯,嚴重違背了教學的“五認真”規定,使得學生的信息素養很難得以提升。
  2. 教學模式未得以及時改革
  小學信息技術學科的教學改革力度,與幾門主要學科的改革力度相比,不僅小而且非常不及時,延續的仍是傳統的灌輸式教學模式,學生難以保持積極的學習情緒,教學活動中對學生能力的培養兼顧性欠缺,很難將信息技術學科對于學生綜合能力及素質的發展作用發揮出來。
  3. 教學資源空間受限
  從目前較多小學信息技術老師的教學實情來看,較多老師沒有將教學延伸至課外,課外活動中絲毫沒有信息技術學科的影子。這很難使學生感受到信息技術學科學習的價值,長期以往,信息技術會演變成為可有可無的學科。
  二、打破小學信息技術教學困境的策略分析
  1. 嚴格執行教學常規,保證充分的教學時間
  在新時期的小學信息技術教學之中,老師在教學設計之時就需要安排好信息技術教學時間,每學期都不可出現缺少一節課的情況。如果有特殊情況,也需要確保學期總教學時間方面處于平衡狀態。同時,對于那些違反教學常規行為的老師而言,必須要嚴肅處理,處理之時需將之與老師的教學業務考核及個人績效工作聯系起來,以此來提高老師的重視度,確保信息技術學科有充足的教學時間。
  2. 及時對教學模式進行改革,提高教學效果
  想要順利突破信息技術教學中教學改革力度小的困境,完美提高教學效果,需重視三方面:首先,給學生提供充分的動手與展示機會。比如在進行word操作環節的教學之時,老師在進行示范工作之后,就可以為學生設置合理的教學任務,首先引導學生選擇自己喜歡的文字進行輸入,然后對字體字號、行間距等進行實踐操作,排版出自己認為最為精彩的頁面。通過此動手實踐環節之后,不僅能夠提高學生的實際學習興趣及自信,還能夠在動手操作中檢驗學生的學習成效。其次,帶領學生合作學習,為學生設計探究任務,進行小組合作學習,讓學生在共同努力下解決問題。最后,設計生活化的教學情境,強化對學生的學習指導。比如在學習“電子表格”相關內容時,就可以為學生展示家庭中的年水電費支出情況,讓學生在學以致用中深入理解與掌握知識。
  3. 整合教學資源空間,提高信息技術教學質量
  針對上述教學資源空間受限這一困境,老師需要采取創新的教學思維靈活整合教學資源空間,為學生提供立體化的教學空間,提高信息技術教學質量。首先,充分利用課外時間,開展學習研究活動,對課中未掌握的內容及疑惑的內容進行探究,更好的鞏固所學。其次,開展競賽活動,發散學生的思維能力,取得更好的學習效果。最后,與校外機構合作培養學生的信息技術能力,促使學生得以個性化的發展。
  【參考文獻】
  [1] 張雪花. 談小學信息技術教學中教學規劃的重要性[J]. 學周刊,2018(14).
轉載注明來源:http://www.hailuomaifang.com/9/view-14818310.htm

?
99久久国产综合精麻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