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科學與信息技術的整合探討
來源:用戶上傳
作者:
【摘要】如今,進入了科技不斷進步,很多的領域都進入了一個新的發展狀態,對于小學的科學教育而言,是順應時代發展而培養青少年思想和能力的一門新學科,考慮到融入到網絡時代的今天,各個領域結合一定的網絡信息技術會取得一定好的成效,當然,教育領域也不例外。將小學科學和信息技術進行全面整合之后,可以將小學這段良好的啟蒙時期抓住,進而在小學科學教育的過程中取得良好的效果。
【關鍵詞】小學科學教育 信息技術 整合與發展
【中圖分類號】G623.6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19)18-0190-01
在傳統的教學模式下,老師進行備課,在課堂上直接進行講解,沒有結合任何的信息化技術手段,整個課堂非常得枯燥,學生根本沒有太大的興趣進行學習,但是,一旦能夠順應時代需要,結合信息化技術,整個教學的體系也可以豐富,在教學過程中,學生對于科學知識也能更直觀的接受。將計算機引入課堂,能夠將整個教學模式豐富和重新建立一個新的起點,換句話說,完全可以將計算機作為一個科學教育的載體,如利用PPT課件進行生動化內容的展示,學生往往更容易接受這樣的課堂內容。這種方式和手段近年來也逐漸被各個小學所接受。這種信息化技術和遠程資源共享的方式還需要在小學課堂進行逐漸的應用和習慣。
1.信息技術整合對于小學科學教育的重要性
對于小學科學教育而言,信息技術起到了至關重要的作用。首先,利用計算機進行遠程數據傳輸和處理能夠方便數據處理以及增加了資源整合的速度,另外,小學生在這個階段,學習能力會比較強,他們對于一些新鮮的事物會比較感興趣。因此,利用計算機這種新鮮化的方式作為資源共享的載體會有很大的教學優勢。
1.1順應網絡信息化時代的需求
今天是網絡信息化時代,處在這樣的時代背景下,不僅僅是教育領域,其他領域也應該從網絡時代的相關要求進行改變。但只是人為把這些數據和圖像或者文字進行整合,不僅老師工作任務量大,這種直接灌輸知識的形式學生也不喜歡。利用計算機網絡整合數據資源等,可以同時兼顧動態資源和靜態資源內容,比如說一些天文內容,可以在課堂上通過演示文稿的形式用投影儀展示其動態的歷史變化,從背景引入授課內容,學生也會認為課堂不枯燥。
1.2計算機網絡對于科學技術信息的集合和處理
對于科學技術信息的整合和處理而言,計算機網絡能夠通過互聯網這個大的資源庫快速獲得一些知識,在進行授課的過程中,老師完全可以利用客戶端進行很多的課堂授課內容的直觀展示,同步進行講解,給學生以上課的熱情,解決老師和學生互動溝通少的問題。
1.3多媒體信息技術可以豐富科學課堂內容
科學課堂雖然看起來十分復雜,邏輯性嚴謹,但是教師一旦運用計算機網絡進行授課,就可以利用多媒體實現授課的圖文并茂,尤其是針對一些難以理解的知識,多媒體技術可以把他們轉化成形象的或者直觀的課件或者視頻等,讓學生在感興趣的環境氛圍中學習。
2.小學科學教育課堂整合信息技術過程中存在的問題
首先,在信息和科學教育課堂的整合過程中,沒有找到原來傳統教學模式的癥結所在。老師僅僅是把課件放置在計算機上,用投影儀代替了黑板而已,這樣的信息整合模式沒有任何的意義。其次,信息化教學不僅僅只是設備的更新,更重要是人思想上和教學模式的一些改變,比如說學校的師資方面,在小學科學的授課過程中,因為其信息類型繁雜,故需要有經驗和有學識的老師來授課才能有取得好的教學效果的基礎。還有就是在上課過程中,知識的引用和引出并不靈活,學生可能只是對老師上課的投影儀或者動畫感興趣,對于科學理念等知識性內容根本不明白,老師一定要有針對性的給學生學習引導,充分發揮他們的積極性。
3.對于相關的問題給予各種解決方式
需要從學校的任課教師到學校的科學教育學科的體系內部進行改變,教師要在盡可能短的時間內學習和練習好計算機網絡技術,摒棄原有的舊思維。在課堂上多和學生進行互動,尤其談及到比較邏輯性強或者比較復雜的課堂知識,老師可以根據課件中的主要內容讓學生進行綜合的討論,選擇小組進行一些活動,讓學生溫幫之前的學習內容。還有,不論是學校還是家長,都需要對學校科學教育課程給予更多重視,這樣的訓練和思想啟蒙能給學生在機構學習科學知識的時候更加有信心和發展的空間。
結語
信息技術在這個時代已經全面廣泛的開始應用了,利用好信息技術能夠讓小學生有效的完成小學教育科學進行完美的融合。傳統教學方法已經不適用于當今的科學知識學習,在網絡信息設備的幫助下,才能更好的發展小學科學教育課堂。
參考文獻:
[1]蘭建華.信息技術與小學科學整合芻議[J].學周刊,2017(05).
[2]馬建偉.信息技術與小學科學學科整合的策略[J].新課程(上),2016(05).
轉載注明來源:http://www.hailuomaifang.com/1/view-14825857.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