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課程改革的新理念來指導小學數學教學
來源:用戶上傳
作者:
【摘 要】隨著時代的進步,我國教育事業也隨之進行了大量的改革創新。課程改革對傳統的課堂教學產生了巨大的沖擊,也孕育了大量的教學創新成果。據實際而言,課程改革的新理念對教育事業向縱深發展起到了引導性作用,其促使著廣大一線教師進行創新實踐活動。鑒于此,本文即主要從利用課程改革新理念指導小學數學教學的有關問題進行了相應的論述。
【關鍵詞】課程改革 新理念 小學數學
中圖分類號:G4 文獻標識碼:A DOI:10.3969/j.issn.1672-0407.2019.09.116
一、更新教學觀念,轉變師生角色
新一輪課程改革中《數學課程標準》的基本理念再次強調,“學生是數學學習的主體”,這一觀點是建構主義學習理論對“人本”觀念闡釋的延伸。在小學數學教學實際中,教師也需要有效利用此教學理念,切實認清自身在教育活動中組織者、引導著、合作者的本質屬性,要以壯士斷腕、刮骨療傷的精神來肅清“師本位”思想流毒,積極轉變角色并與學生建立起平等的關系。
總而言之,在新時期的小學數學教學工作中,教師應該切實根據課程改革新理念及時矯治自身在教學觀念層面的沉疴舊疾,并通過角色轉變來推動教育工作向新的臺階邁進。
例如教學“平行四邊形面積”有關知識時,為了擺脫填鴨式、灌輸式教學的束縛,真正引導學生自主參與學習,教師則可以組織學生進行自主探究學習。教師可以先向學生提出一個引導性的問題,如一個長方形的長為10cm、寬為8cm請求它的面積?然后教師向其提出需要進一步探究的問題,如一個底邊為10cm高為6cm的平行四邊形請求它的面積是多少?在此問題情境下,學生就能夠結合自己所學的知識進行自主探究活動了。
通過一些系列的探究,很多學生都出現了不知道如何求平行四邊形面積的問題,在此情況下教師則需要進行一定的點撥。例如要求學生用紙張自己做一個平行四邊形,并要求學生將一邊的“角”剪切下來,然后在將其拼湊為一個完整的長方形。通過這樣的操作,學生很快就發現了平行四邊形的底邊和高與長方形的長和寬有著相似性,在此長方形面積S=ab的基礎上稍加推導,學生很快就能夠掌握平行四邊形面積S=ah這一公式了。一言以蔽之,在小學數學教學中,教師應該盡可能的引導學生進行自主探究學習,并在其學習過程中加以正確的引導,這樣不僅能夠使學生踴躍的參與學習,同時還能夠極大地加深學生對知識的印象,提升其對知識內涵的理解。
二、運用教學情境,激發學生學習興趣
情境是建構主義學習理論體系中四大學習要素之一,營造科學合理的教學情境是提升教學質量的有力保障。近年來,情境教學理論已然成為課程改革時常運用的教學理論之一,其有效引導了諸多教師成功地進行了課堂改革也取得了斐然的成績。在小學數學教學實際中,教師主要可以通過營造以下兩種教學情境來推動教學活動。
一是運用多媒體教學工具營造直觀可視的教學情境。形象化思維是小學生認知特性的重要表現,其決定了小學生需要通過直觀形象內化知識的基本途徑。對于小學生而言,有些數學知識是抽象化,他們也時常會因為一些抽象數學理論而焦頭爛額。鑒于此,在小學數學教學實際中為了有效提升教學實效,教師就應該緊緊圍繞學生形象化的認知特點,切實利用多媒體教學工具,創設直觀可視的教學情境,從而有效提升學生的認知能力。例如在教學“追逐問題”的時候,教師則可以運用多媒體教學工具來營造一個直觀可視的教學情境,幫助學生有效理解抽象知識。
二是創造生活化情境,增強學生的學習體驗。生活化情境是與學生生活實際類似的教學情境。在小學數學教學中創設生活化教學情境,能夠促使學生將數學知識與生活實際聯系起來,從而有效理解數學知識深刻內涵。例如在教學“認識長短”(m、dm、cm、mm)有關知識時,教師就可以讓學生用尺子把生活中的物體進行度量,從而使學生結合實實在在的生活有效的認識物體的“長短”。
三、創設合作探究教學情境引導學生互幫互助
正所謂:“獨學而無友,則孤陋而寡聞。”在學習過程中,有效的交流溝通是提升認知水平的有效途徑。《新課程標準》中也明確指出:“數學教學要靈活運用自主探究、合作學習兩種教學模式,有效引導學生深入探究學習”。
因此在小學數學教學實際中,教師則不妨組織學生以小組為單位進行合作學習。譬如在教學“圓周長計算”相關知識時,為了促使學生深刻理解圓周率π的取值,教師則可以組織學生以小組為單位展開實踐活動,即一個學生用尺子、軟繩等工具測量不同圓的直徑與周長,一個學生進行數據的記載,而另一個同學則根據圓的面積公式去推導π的取值。通過這樣的合作學習活動,學生就能夠在互相協作中加深對知識的理解。
四、結束語
綜上所述,隨著時代的進步,小學數學課程改革的緊迫性、必要性也日益突出。在日常教學過程中,教師應該切實結合課程改革的新理念、新成果、新經驗,正確指導教學活動有序高效開展,以此全面提升教學實效。
參考文獻
[1]袁世超.新理念新方法新課堂——淺談新課改背景下如何優化小學數學課堂教學[J].學周刊,2013(11):166-167.
[2]葉柱.用課程改革的新理念指導小學數學教學[J].內蒙古教育,2003(1):32-33.
轉載注明來源:http://www.hailuomaifang.com/9/view-14824952.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