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教師教學風格對大學生學習積極性影響的調查
來源:用戶上傳
作者:
摘要:目的:探究教師教學風格對學生學習積極性的影響及影響程度,促進教師和學生的雙向發展,為高校教學提供參考。方法:采用問卷法,運用分層抽樣法根據不同的專業、年級及性別等基本特征選取遵義醫學院在校大學生1000名,簡單隨機抽取教師60名。結果:教師教學風格在學生性別、年級、專業差異上均有統計學意義(P<0.05)。(1)大部分學生認為教師教學風格對學生學習積極性影響大,且認為教師教學風格是重要的;(2)在對待教師教學風格的態度上,男生和女生表現出差異;(3)教師教學風格在不同年級產生不同的影響;(4)不同專業教師教學風格產生不同的影響。結論:教師教學風格在一定程度上對學生學習積極性有影響。
關鍵詞:教師教學風格;大學生學習積極性;影響因素
中圖分類號:G645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674-9324(2019)20-0058-03
一、前言
在心理學領域,風格一詞用于描述個體差異,是指個體在認知、學習、教學等方面具有的個性化的和一貫的方式。[1]基于這種理解,教學風格即是教師在教學活動中采取的個性化和一貫的方式、方法。美國著名心理學家Sternberg對教師教學風格進行了分類,主要有七種:立法型,具有這種風格的教師喜歡創造和提出規則,依照自己的方式教學,喜歡并鼓勵學生創造性地解決問題。執行型,具有這種風格的教師喜歡按照既定的規則、程序解決問題,喜歡按事先計劃好的活動進行教學。評判型,具有這種風格的教師喜歡判斷和評價事實、程序和規則,喜歡在教學活動中進行分析或評價任務。整體型,具有這種風格的教師喜歡面對全局性、抽象性的問題,偏好總體性、概念性、觀念性的教學任務。局部型,具有這種風格的教師喜歡細節性、具體性的教學任務,完成工作時能夠深思熟慮。激進型,具有這種風格的教師喜歡超越現有的規則和程序,不喜歡一成不變的教學任務。保守型,具有這種風格的教師喜歡熟悉的教學任務、教學情境,喜歡遵從傳統的教學方式。[2]學習積極性是由學習內外部各種相關因素產生的,包括學習的需要、學習的愿望和興趣、學習目標以及激勵人和推動人去學習的內在動力,對學習起著喚醒、定向、選擇、維持和調節的作用。本研究主要從教師因素和學生個人因素兩個方面進行探究。
二、研究對象和方法
1.研究對象。遵義醫學院在校大學生。應用分層隨機抽樣的方法,在遵義醫學院,根據不同的專業、年級及性別等基本特征,抽取1000名大學生。應用簡單隨機抽樣方法,抽取60名教師。
2.測量工具。對教師教學風格的調查,本研究采用由美國著名心理學家斯滕伯格等人編制的教師教學風格類型調查問卷為研究工具。該問卷主要用于教師教學風格現狀的調查。該問卷有三個維度,分別是功能維度(立法型、執法型、評判型),水平維度(整體型、局部型),傾向維度(激進型、保守型),該問卷采用五級評價(從完全不符合到完全符合)。量表Cronbach α系數為0.81。對大學生學習積極性的調查,本研究使用具有兩個維度的大學生學習積極性調查問卷進行研究。兩個維度是教師因素和學生因素,該問卷采用Likert5級量表(從非常反對到非常贊同)。量表Cronbach α系數為0.85。
3.統計學分析。利用SPSS對調查的數據進行統計分析,對調查數據采用描述性統計、t檢驗、方差分析等。
三、結果與分析
1.基本信息分析。根據調查數據:首先,以貴州省遵義醫學院學生為調查對象進行研究。調查采取問卷調查的方法,共發放問卷1000份,收回有效問卷880份,有效問卷的回收率達到88%,表1是學生樣本的基本情況;其次,以該校教師為調查對象進行研究。調查采取問卷調查的方法,共發放問卷60份,收回有效問卷55份,有效問卷的回收率達到92%,表2是教師樣本的基本情況。
表1顯示:本次問卷調查中:(1)男女比例較平衡;(2)由于該校為醫學院校,醫學類和理學類學生較多,但該校專業涵蓋面相對較廣,因此可以調查到不同專業學生的學習積極性;(3)由于該問卷發放時,大四學生正在實習,所以大四學生樣本量較少。
表2顯示,本次調查中:(1)男女比例平衡;(2)教師的知識儲備量大,利于對學生知識的教授;(3)醫學類和理學類學生較多,但該校專業涵蓋面相對較廣,因此可以調查到不同專業教師的教學風格;(4)教師較年輕化;(5)該校一般教師所占的比重較大。
2.大學生學習積極性的分析。根據調查數據,本研究從教師因素和學生因素對學生學習積極性進行分析,結果見表3和表4。
表3說明:(1)教師因素正向計分的項目中,比較贊同和非常贊同所占比例較大,而反向計分的項目中,比較反對和非常反對所占比例較大。這表明大部分學生認為教師教學風格對學生學習積極性影響大,且認為教師教學風格是重要的。(2)當學生認為教師教學風格是有趣的、有吸引力的,便會對教師所授內容表示期待,會認為在課堂上能得到需要的知識時,在課堂上便不會感到困乏。表4說明:學生自身因素對學生學習積極性有影響,當學生對所讀專業和成績滿意時,學生便傾向于在上課時思考并提出問題,敢于表達和堅持自己的觀點,課上表現出精力旺盛,注意力集中,且課后作業完成較認真。
3.教師教學風格的分析。根據調查顯示,比較得分情況,結果顯示排在前三位的教學風格為評判型、激進型、立法型。結果詳見表5。
4.教師教學風格對學生學習積極性的影響的分析。根據表6,數據顯示大一學生選擇的各類型教師教學風格較均衡;大二學生選擇的教師教學風格傾向于立法型、整體型和混合型;而大三學生選擇的教師教學風格混合型所占的比例較大,其次為立法型。從總體來說,各年級學生在混合型、立法型和整體型的選擇傾向上更高。表7顯示:(1)教師教學風格自評中,排名前三的類型為27.27%的激進型,21.82%的混合型,20.00%的立法型;(2)學生評價教師教學風格中,排名前三的類型為21.36%的立法型,21.02%的混合型,17.50%的整體型;(3)教師自評與學生評價匹配度較低,在一定程度上表明學生對教師教學風格的認知與教師表現或表達出的教學風格一致性較低。
四、討論
1.大部分學生認為教師教學風格對學生學習積極性影響大,且認為教師教學風格是重要的。當教師教學風格是有趣的、有吸引力的,學生會對教師所授內容表示期待,認為在課堂上能得到需要的知識,在課堂上便不會感到困乏。
2.在對待教師教學風格的態度上,男生和女生表現出差異。在課堂上,男生更容易對教師的講課風格感到困乏;女生更傾向于認為教師教學風格所產生的影響是積極影響且影響大,認為教師平易近人,常表揚和鼓勵學生??赡苁且驗榕容^感性,心思細膩,會更關注教師對學生的態度和行為方式。男生傾向于問題解決,課上喜歡思考并提出問題,所以在課堂上會積極回答問題。
3.教師教學風格在不同年級產生不同的影響,大二的學生更傾向于認為在課上能得到想要的知識,課后作業完成較認真,在對教師所授科目成績滿意度上也較高?;蛟S是因為大二的學生已經適應由高壓情境到一個比較自由的環境,且較好地適應了大學上課的方式,對于大三的學生來說,會更傾向于朝自己的目標發展。
4.在不同專業教師教學風格也產生不同的影響。醫學類的學生對教師的講課內容更有興趣聽;教育學的學生上課方式主要為PBL式教學,所以在課堂上喜歡思考并提出問題,同時敢于表達和堅持自己的觀點;工學類的學生在課上主要是學習技術,所以他們在課上精力更旺盛,注意力集中。
5.學生對教師教學風格的認知與教師表現或表達出的教學風格一致性較低。這其中的原因比較復雜,可能是教師表現出的風格不明顯,導致學生不能準確地辨別出教師教學風格,因此產生了認知偏差。在教師教學風格中,學生傾向于選擇立法型、混合型和整體型。
參考文獻:
[1]賀雯.教師的教學風格及其發展研究[J].外國中小學教育,2008,(07):18-21.
[2]朱新榮.關于提高大學生學習積極性的研究[D].河南工業大學,2010.
轉載注明來源:http://www.hailuomaifang.com/9/view-14826623.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