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訪客   登錄/注冊

模擬醫學課程在專業學位型碩士研究生臨床技能培養中的應用研究

來源:用戶上傳      作者:

  摘要:模擬醫學教育在我國起步較晚,與歐美發達國家水平有一定的差距。本文旨在研究模擬醫學教育在專業學位型碩士研究生臨床技能培訓中的作用。結果顯示較多研究生認可模擬醫學教育,贊成模擬教育改革,在考核結果方面實驗組的完成項目人數、動作嫻熟度、準確度及無菌要求和人文關懷掌握度等方面,模擬醫學教育更勝一籌,不失為一種更好的臨床技能操作培訓方法。
  關鍵詞:模擬醫學教育;專業學位型碩士研究生;臨床技能培訓
  中圖分類號:G642.0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674-9324(2019)19-0081-02
   一、目的
  1986年,中國開展了一項重大的醫學教育改革,其目標之一是縮小東西方醫學教育質量的差距。30年后,醫學院和醫學院畢業生的數量比上世紀80年代要大得多。經過多年的努力,也取得了一些進步。然而,許多問題仍然存在,比如更多地強調說教式的教學和機械式的學習,而對技術技能或解決問題能力的培養則關注較少,這反過來限制了醫學教育的進一步發展。同樣的問題也存在于外科技能教育中。傳統上,手術技能是通過“教一教,看一看,做一做”的學徒方式發展起來的。然而,隨著整體衛生保健形勢的變化,許多因素極大地減少了這種傳統的訓練方式,如對病人的更高期望、更高的醫療費用和更高的手術復雜性。除此之外,許多項目都把更多的權重放在教學上,而不是技能培訓上,這導致學生不愿意學習實用的課程。這些因素,無論是客觀的還是主觀的,都對外科技能教育產生了負面影響,從而使學生不僅手法不靈活,而且對外科手術失去了信心和興趣。模擬醫學課程是一種比較新式的臨床技能教學方式[1],將臨床問題進行充分模擬,做出標準化的解決方案,設計了豐富的教案作為培訓的內容,且這些教案具有針對性,不同的培訓對象側重點也不同,針對醫學生、培訓醫生、高年資醫生均有適用的教案選擇進行培訓。它包含了課前主動學習、課堂學生演示、學生糾錯、教師點評和強化訓練操作這五個部分[2,3],這一模式以臨床案例為基礎,需要簡單地自制教具,師資集體培訓保證同質化教學,有助于規范外科技能操作,有助于培養學生創新思維,有助于樹立批判精神[4,5]。
  二、方法
  本研究獲得南京醫科大學教學委員會的認可和支持,于2015年3月至2017年7月第一附屬醫院進行??偣?50名專業學位型碩士研究生參加了本研究。他們被隨機雙盲分配,模擬教學組(實驗組,n=90)和傳統教學組(對照組,n=60)。兩組之間年齡、性別及初試成績無統計學差異。招募了10名第一附屬醫院的高年資主治以上外科醫生作為講師,必須參加過外科學基礎實驗帶教和臨床技能考核。6名教師被隨機雙盲分配到實驗組,其余4名被分配到對照組。培訓教師,也被稱為“集體備課”,旨在規范教學程序。教師在模擬課程之前將接受集體備課。教師都被訓練按照四階段法——學生演示、同學糾錯、老師點評和強化訓練——提供基本的手術技巧指導。另外,教師必須以通用和標準的方式執行所有程序,以消除個人的習慣或偏好。模擬醫學模式組的學生們在每節課之前獲得自學講義,包括教材和DVD。這些材料包括需要掌握的背景知識和基本外科技能的關鍵步驟。因為這些內容不會在上課時間被教授,學生們需要在每節課之前熟悉這些材料并了解如何完成具體的任務。每節課(160分鐘)分為3個操作章節,每個操作章節50分鐘,中間換站時間共10分鐘。每個操作章節學生演示5分鐘,同學糾錯10分鐘,老師點評10分鐘,最后強化訓練25分鐘。強化訓練時老師巡回發現問題及時糾正。傳統模式是學生們在每節課之前沒有專門準備的材料。傳統模式的教師沒有接受有關標準化教學內容和方法的特殊培訓。在每120分鐘的課程中,老師們以循序漸進的方式對基本的手術技巧進行40—60分鐘的指導(解釋和演示)。在剩下的時間里,學生們會做練習,老師巡回指出錯誤并糾正。課程結束后所有學生參加模擬醫學課程考核,類似于國家執業醫師資格一階段考試外科操作考核,以具體病例為題干,然后要求學生在規定時間內完成某些操作項目。成績包括完成項目數、操作嫻熟度、動作正確性、有無注意無菌要求、有無注重人文關懷等。
  三、結果
  150名學生參與模擬醫學課程調查,其中男生92名,女生58名。74%的學生此前沒有接觸過模擬醫學課程。接觸過模擬醫學課程的學生主要是通過老師介紹。實驗組的學生對于模擬醫學課程教學原則和操作方法通過學習有了一定了解的占84.0%。而且課前專門花時間去學習模擬醫學課程學習方法的學生有90.0%,對于先評估后授課的教學形式持贊成態度的有86.0%。20.0%的學生希望每次課程結束就對當天所學內容進行考核,43.3%的學生則希望階段性的若干內容實訓考核。模擬醫學課程總體滿意度達99.3%,認可模擬醫學課程更能促進臨床技能的掌握。課程結束后參照考核評分標準對每位學生操作考核打分,學生都穿上無菌衣、戴上帽子口罩,隨機雙盲分配給考官老師,IPAD打分系統上僅顯示學生準考證號,不顯示姓名、專業、班級,避免人情分,盡量做到客觀、公正、公平。實驗組完成項目人數78人,占實驗組人數的86.7%;對照組完成項目人數39人,占對照組人數的78.0%。操作嫻熟度評分以百分制計,實驗組平均分83.6±5.8,對照組平均分74.5±4.7。動作正確性以百分制計,實驗組平均分90.2±6.6,對照組平均分81.9±5.4。無菌要求執行尚可的人數,實驗組有85人,占94.4%;對照組有42人,占84.0%。注重人文關懷的人數,實驗組有75人,占83.3%;對照組有25人,占50.0%。由此可以看出,模擬醫學課程組的研究生不論是完成項目的人數,還是動作嫻熟度、準確度,還是無菌要求、人文關懷等方面,做的都比傳統教學組的好,模擬醫學課程不失為一種更好的臨床技能操作培訓方法。
  四、討論
  模擬醫學課程同一件教具來說使用的人數越多、成本花費就越小,而仿真環境的要求可以根據具體的教案和學員水平進行選擇,以獲得最佳的成本-效益性,節約學校、醫院的投入成本。此外,模擬醫學教育提供了一個模擬而安全的教學環境,可以在不損害病人利益的前提下提高醫學生和臨床醫師的臨床診斷能力,培養敏捷、正確的臨床思維,從而使其在今后的臨床實踐中減少、避免醫療事故和糾紛的發生。因此,一個優秀的模擬醫學教育課程可以顯著提高教學對象醫學知識水平、臨床動手操作能力和手術技能,保證病人的安全性。
  參考文獻:
  [1]匡潔,史霆,王佳玉,徐艷麗,龔震曄.住院醫師醫學模擬課程設置[J].中國畢業后醫學教育,2018,2(01):41-43+58.
  [2]白柳.醫學模擬教學在臨床技能學課程教學中的作用[J].遼寧高職學報,2016,18(08):25-26.
  [3]王海,王昭明.利用醫學模擬教育提高醫學生臨床技能[J].南京醫科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2,(6):493-495
  [4]黃丹琳,何慶南,易著文,王成,李瑛,黎志宏,薛志敏,章利銘.模擬醫學教育在兒科的應用[J].中國高等醫學教育,2014,(01):75-76.
  [5]顧駿,程頤清,季國忠.臨床醫學專業學位碩士研究生臨床技能培訓的實踐與研究[J].南京醫科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4,(4):336-338
轉載注明來源:http://www.hailuomaifang.com/9/view-14827517.htm

?
99久久国产综合精麻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