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鄉規劃學科轉型背景下專業型碩士研究生培養方式的創新與探索
來源:用戶上傳
作者:
摘要:為應對城鄉規劃學獨立設置為一級學科的體系轉變,適應規劃市場由“增量擴張”向“存量優化”轉型而導致的人才培養需求變化,天津大學城鄉規劃專業積極探索和創新專業型碩士研究生培養體系和教學方式。以天津大學城鄉規劃學專業型碩士研究生培養計劃兩版修訂方案為例,對培養方案的完善過程、體系創新以及培養課程的教學改革方式和主干課程特色進行詳細闡述,以期為城鄉規劃學科專業型碩士研究生培養提供經驗積累與實踐支撐。
關鍵詞:城鄉規劃;一級學科;專業型碩士研究生;培養方案
中圖分類號:G6420;TU98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005-2909(2019)02-0040-08
中國最早在1852年設立城市規劃專業,作為工學門類下“建筑學”一級學科中的二級學科,城鄉規劃專業的教學體系和管理體系已有了近60年的歷史[1]。建筑學背景下的城市規劃與設計專業更注重以建筑空間形態為基礎的城市空間形態設計,而隨著城鄉規劃法的實施,城市規劃專業的覆蓋領域進一步擴大,單一的空間形態設計難以滿足并涵蓋城鄉規劃領域的全部內容。在此背景下,國務院學位委員會、教育部在2011年決定將城鄉規劃由二級學科獨立設置為一級學科。該學科調整的重大變革對城鄉規劃學專業研究生教學提出了更高的學科培養要求,其中教學內容更加廣泛與綜合是最突出的要求之一。城鄉規劃學一級學科下設6個二級學科,其中包括區域發展與規劃、城鄉規劃與設計等不同方向不同層級的規劃內容,對城鄉規劃專業教育在綜合能力與復合知識等方面提出了更高的要求[2]。因此,2010年以后城鄉規劃學專業型研究生培養課程也緊隨學科類型的轉變,逐步向經濟、地理、人文、社會、建筑等多方向綜合交融的獨立學科轉型。
與此同時,中國改革開放30多年來,城市化速度加快,城鎮化率已超過56%,城市發展理念已從增量擴張為主導,逐漸調整為“嚴控增量、優化存量”[3],建筑學背景下的以空間形態設計為主導的愿景式規劃模式已無法滿足“存量優化”時代背景的學科應用需求[4]。規劃設計與規劃實施、規劃管理的緊密銜接,對規劃學科提出了培養多元化、綜合型人才的強烈要求,而這也是城鄉規劃一級學科設置成功的關鍵原因[5]。因此,城鄉規劃學專業型研究生就業面向的社會工作崗位將更寬更廣,這種學科培養需求的轉型也促使城鄉規劃學專業型研究生培養目標向著設計、管理、統籌等多元化方向轉變,對課程培養體系與教學培養方式提出新的要求。
在學科體系與學科培養目標轉型的大背景下,原培養方案的單一教學體系和學科體系的更新與社會需求提升仍存在一定距離,以致許多研究生就業后自身能力與社會崗位極不匹配[6],仍需進行較長時間的實際應用技能訓練。對此,天津大學城鄉規劃專業從2009年起開始進行研究生教學改革,設立全日制專業型碩士研究生學位,將學術型全日制碩士與專業型碩士培養計劃區分開來,在近10年的時間里進行了兩版培養計劃修訂。本文對天津大學城鄉規劃學專業型碩士研究生培養方案修訂過程作一介紹,并對學科體系及其課程創新進行詳細解析,以期為城鄉規劃學專業型碩士研究生教學改革提供更多參考(圖1)。
一、基于專業轉型背景的碩士研究生培養方案的修訂
2009年天津大學城鄉規劃專業將“專碩”與“學碩”的培養計劃各自獨立設置,明確學術型與專業型研究生的不同培養模式,其中重點研究并改革了專業型碩士研究生培養體系。專業型碩士研究生教學應適應社會需求,以培養學生的規劃設計實踐能力與創新能力為目標,強化職業導向,緊密結合城鄉規劃專業教學評估和規劃師職業資格認證體系,培養城鄉規劃設計領域領軍型專業人才。其培養方案在短短8年間,已進行2010版和2015版兩次修訂,其主要調整情況如下。
?。ㄒ唬┛倢W時、學分調整情況
相對于原培養計劃,新版培養計劃對課程整體進行精簡、類別調整以及學分再分配。其中,增加了核心課程的學時比例,針對不同二級學科教學內容增加了城市交通規劃、地理信息和規劃支持系統概論等不同規劃學科領域的課程,將部分選修和必修課程調整為核心課程中的專業基礎課程模塊,最低學分要求由27分上調至35分。在總課程精簡、細分的過程中,對專業型碩士研究生教學的全面性和綜合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核心課程的分配上,在學時、學分方面均進行了不同程度的上調,提高了專業型碩士研究生的培養力度(表1)。
?。ǘ┡囵B體系調整情況
新版培養計劃相較于舊版在專業實踐、培養方式等方面均有較大改進和完善,主要體現在三個方面:一是培養要求更明確。從課程學分的增加以及培養方式和專業實踐要求的進一步明確上,使專業型碩士研究生的培養目標更為精準,培養方式的導向性更為明確。二是專業實踐性更強。采用課程學習與專業實踐相結合的方式,進一步落實“校企雙導師制”,并增加學術報告、專業實踐等成果要求及考核方式。三是課程設置更靈活。更新課程培養體系,配合實踐需求增強學習時間選擇的靈活性,同時將專業課程模塊化設置對應一級學科下設的6個二級學科,形成多方向的培養課程體系,這樣更有利于學生根據未來就業需求靈活選擇學習內容(表2)。
二、專業型碩士研究生培養方案的體系創新
針對原有單一研究生培養體系,天津大學城鄉規劃專業將專業型碩士研究生培養體系進行了多次改革與創新,并通過培養方式調整與試行經驗相互反饋,形成更為明確的培養目標和更為鮮明的培養特色。其體系創新主要體現在三個方面。
?。ㄒ唬┙Y合二級學科劃分體系和注冊規劃師制度,制定獨立的設計實踐課程教學大綱
結合6個二級學科的專業學習內容,進一步改革教學模式和教學體系。針對注冊規劃師相關考核標準,制定復合型專業人才培養計劃[7],增加核心課程的專業覆蓋度,根據注冊規劃師制度下的規劃設計機構人才培養需求增設不同方向的選修課程。相比2010年學位課培養計劃(圖2),在2015年培養計劃中,將地理信息和規劃支撐系統概論、生態環境與城市發展(英)和區域統籌與協同發展(企業專家)等課程增為核心課程并取代學位課,提升必修內容的學科完整度,使非設計類課程由28.6%提升至51.1%。從注冊規劃師實際考核要求出發,教學大綱盡可能多地覆蓋注冊規劃師考核要求,采用研究報告、規劃設計等多種形式強化課程實踐環節的考核標準,使專業型碩士培養體系與學術型碩士培養體系具有明顯的區分。 ?。ǘ└鶕患墝W科培養需求,建立多選擇、模塊化專業課程體系
城鄉規劃一級學科相比原有城市規劃二級學科涉及層面廣、方向多,應結合學生自身未來職業需求,設置針對性較強、領域較廣、選擇較靈活的專業型研究生課程培養體系。經過兩版培養方案的調整,將核心課程和選修課程進行三大模塊設置(表3),分別為專業基礎課模塊、專業領域課模塊、跨學科課程模塊。其中專業基礎課模塊是專業型研究生必修的基本技能課程;專業領域課模塊是學生根據自身的研究方向和職業導向,
對應選擇不同二級學科的專業課程;而跨學科課程模塊學生可根據自身的興趣及專業實踐相關性選擇相應的選修課程。三大課程模塊的設置較以往課程計劃更為靈活,培養需求更為明確,也更有利于專業型碩士研究生根據自己的未來職業規劃進行主動選擇。
?。ㄈ┬F螽a學研結合,明確培養方式及專業實踐考核方法
在培養體系建立初期,專業型研究生的培養方式與專業實踐考核方法不明確,導致校企實踐環節的相關課程教學效果欠佳。經過不斷的摸索與調整,以“校企雙導師制”加強實踐環節的指導性與參與性,以“學術報告、實踐基地、設計課程”三大形式增強企業導師的聯合指導作用,并增加“公開評獎考核”環節,大大提升了實踐性教學環節的整體水平。
三、專業型研究生培養課程的教學改革
?。ㄒ唬┙⑿F舐摵蠈嵺`教學的特色主干課系
1.建立“校內導師+企業導師”(2+1)模式的主干設計課程體系
改革后的校企聯合實踐教學,實現了城市規劃專業的每一個學生均有一個校內導師和一個企業導師,利用校內外兩種師資力量,使研究生在校內學習和校外實踐都能切實獲得知識和經驗。同時,將城市規劃設計課程原有的單一導師模式,改革為“2+1”模式,即設計課程(一)(二)主要由校內導師主導完成,增加企業導師指導環節;而設計課程(三)則在第三學期安排學生到學院簽約的實踐基地進行半年期專業實踐,由校外導師對學生論文自主命題、指導、組織答辯并評分。“2+1”模式的主干設計課程體系,提高了校外企業導師的課程參與度,增加了原有實踐基地的教學實踐時間,同時還增加了考核、答辯、評分環節,確保實踐課程獲得預期的教學成果。
2.設置“公共設計+專題設計”模式的特色設計教學環節
設計課程(一)(二)分為“公共設計”部分和“專題設計”部分,其中公共設計部分由教師統一授課,并結合國際工作坊、設計競賽、定向研究型項目統一命題;學生分組完成公共設計,其設計作業由企業導師組和校內導師組統一指導。“專題設計”則是在公共設計的主題下結合導師的研究方向和學生未來就業方向,由學生自由選題設計,有實踐調研、集中講座、分組研討、深化設計、校外展覽、集中評圖等多個教學環節,其間組織校內外指導教師和相關專家就課程題目進行專題講座?!肮苍O計”+“專題設計”模式(圖3)既考慮了專業型研究生設計實踐的多選擇性,也強化了公共設計基礎的訓練。同時,企業導師組的指導也強化了學生對具體設計方案可操作性與實踐性的思考與認知。
?。ǘ┐罱ㄅc國際接軌的交流型教師團隊和“校企聯合”企業導師團隊
天津大學城鄉規劃專業與英、美、加、新等國多所高校開展中外合作辦學,搭建了一個國際化、開放式的辦學平臺。特聘多名外籍教師負責研究生課程教學,逐步完善“城市規劃專業學位”的全英文課程體系建設;積極與國際知名院校建立合作交流關系,開展聯合設計競賽、短期工作坊、學術講座等交流活動,使學生能夠了解國際最新的專業動向。同時,基于對國外專業學位培養模式的先期調研,結合國內實際辦學情況,積極探索適合中國的城市規劃專業學位培養模式,以求學校的城市規劃專業學位培養能切實與國際接軌,在未來學科建設中能參與國際評估,實現“國際互認”[8]。
此外,天津大學城鄉規劃專業依托天津市城市規劃設計研究院、天津大學城市規劃設計研究院、天津市建筑設計院,建設3個專業學位研究生實踐教學基地,并結合城市規劃設計研究中心、生態城市與綠色建筑理論研究中心、城市歷史保護與發展研究所、城市空間與城市設計研究所等四個獨立研究機構的項目,引導研究生通過參與工程項目實踐,積累實踐經驗,提高設計技能,并以此為基礎開展來自應用課題或現實問題的相關研究,從而增強產學研的進一步結合,實現校企雙方的互利雙贏。經過企業導師嚴格審核制度,目前學校已有一支近30名兼職企業導師隊伍,全部為高級職稱,多數為天津市城市規劃領域專家或部門領導,在城市規劃管理、設計、科研等領域工作經驗豐富。
?。ㄈ┙ⅰ奥撓怠^程—評價”的教學管理體系
在專業型研究生教學環節中,建立“聯系—過程—評價”全程性的教學管理及評價模式。首先,確定導師與指導學生的比例關系,避免師生比不合理而造成教學質量的下滑。同時,建立導師與學生之間的初步互評機制,導師與研究生在研究方向、培養計劃上應形成初步共識。其次,在教學過程中引入多種評價方式,綜合評價學生專業理論素養、語言表達能力、集體合作能力以及職業道德水平等。將綜合評價結果反饋給指導教師,以便及時調整教學方向及培養方式。最后,建立多角度評價方式,形成授課導師評價、其他導師評價、學生評價與組內成員互評相結合的模式。重視培養專業型研究生的團隊合作精神,在保證培養方式靈活多樣的基礎上,明確考核機制與多角度評價標準,形成對專業型研究生教學的全方位管理監督機制。
(四)制定專業型研究生教學獨立管理方法
1.制定專業型研究生教學管理系列標準
在完善管理體系的基礎上,進一步制定系列教學管理標準及辦法,并落實到具體教學過程之中,主要包括《城市規劃專業學位研究生實踐教學基地管理細則》《城市規劃專業學位研究生實踐教學基地課程設計評價標準》《城市規劃專業學位研究生學位論文工作的規定》《城市規劃專業學位研究生論文盲審規定》《天津大學建筑學院城市規劃系關于研究生導師招收碩士研究生名額的有關規定》等。其中,在《城市規劃專業學位研究生實踐教學基地管理細則》中明確提出了實踐基地的采用標準、企業導師的選聘標準以及實踐基地的主要職責(表4),對組織管理、支撐保證、監督檢查進行全方位職責細分。 2.調整
原有“圖紙主導”評分原則,增大匯報、統籌、積累等實踐類考評分值在城市規劃設計與實踐等相關課程中,依據《城市規劃專業學位研究生實踐教學基地課程設計評價標準》對相關內容進行評價,其中包括綜合運用知識能力、設計方案能力、設計水平與實際能力、匯報水平等,調整原有以圖紙為主導的評分原則,增加了匯報、知識統籌等和實踐相關的評分環節。城市規劃與設計課程中,將評分指標分為選題質量、能力水平、設計要求與說明書撰寫三個部分。其中在能力水平的考核中增加了查閱資料與綜合運用知識的考核內容,以實際方案考查學生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在設計要求與說明書撰寫中,增加了實際能力與匯報水平的考查,對學生方案的思維能力和表達能力進行綜合測評。同時,在評分過程中增加企業導師的評分比例和重點點評環節,使學生在課程學習中獲得更多的實踐經驗,以對接城市規劃就業方向的轉型要求。
四、結語
天津大學城鄉規劃專業積極面對“增量擴張”轉向“存量更新”這一規劃領域重大時代變革和“一級學科”轉型的教學改革,從2009年開始探索制定面向設計企業、開發企業及政府部門的專業型研究生培養方案,并通過兩版培養計劃的修訂完善,制定出特色鮮明的專業型研究生培養體系和教學計劃。從學時學分控制、培養模式調整、主干課程設置、教師團隊建設以及管理評價體系構建等方面進行全方位的教學改革與特色創新,為全國城鄉規劃專業研究生培養提供實踐經驗與方案支撐。
參考文獻:
[1]趙萬民, 趙民, 毛其智, 等. 關于 “城鄉規劃學” 作為一級學科建設的學術思考[J]. 城市規劃, 2010, 34(6): 46-54.
[2] 王世福, 車樂, 劉錚. 學科屬性辨析視角下的城鄉規劃教學改革思考[J]. 城市建筑, 2017(30): 17-20.
[3] 郭炎, 唐鑫磊. 城鄉規劃轉型背景下的教學改革應對[J]. 教育現代化, 2016, 3(33): 88-90.
[4] 張京祥, 趙丹, 陳浩, 等. 增長主義的終結與中國城市規劃的轉型[J]. 城市規劃, 2013, 37(1): 45-50.
[5] 殷潔, 羅小龍,等. 構建面向實踐的城鄉規劃教學科研體系[J]. 規劃師, 2012, 28(9): 17-20.
[6] 張赫, 卜雪旸, 賈夢圓, 等. 新形勢下城鄉規劃專業本科教育的改革與探索——解析天津大學城鄉規劃專業新版本科培養方案[J]. 高等建筑教育, 2016, 25(3): 5-10.
[7] 張赫, 運迎霞, 曾鵬, 等. 國外城鄉規劃專業學位研究生教育制度研究[J]. 高等建筑教育, 2015, 24(4): 46-51.
[8]安東尼.約翰.維克斯,宋頡.歐洲學分互認體系:一個轉換與累積體系[J].開放教育研究,2012,18(1):33-35.
轉載注明來源:http://www.hailuomaifang.com/9/view-14803108.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