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色專業”背景下地方高校曲藝學科的建設與教育實踐
來源:用戶上傳
作者:
菏澤古稱曹州,位于山東省西南部,與江蘇、河南、安徽三省接壤,是魯蘇豫皖的四省交界處。菏澤歷史文化底蘊豐厚,非物質文化遺產門類眾多,民間曲藝音樂更是豐富多彩。菏澤學院音樂與舞蹈學院在“弘揚民間音樂文化,傳承民間藝術瑰寶”等重要教育理念指導下,確立了以菏澤民間曲藝音樂為特色的學科專業建設目標 ①。
一、依托獨特的地域資源優勢進行曲藝學科建設
2004年,我校率先選取了“琴箏清曲” ②中的山東琴書進入大學課堂,把它納入學校課程體系,成為音樂專業特色課程。特色課程的開設,讓山東琴書響徹大學校園,不僅有效保護傳承了優秀民間音樂文化遺產,而且極大促進了曲藝音樂的教學與研究,開辟了曲藝音樂教育傳承與創新的新模式,并逐步構建起具有濃郁地方特色的高校課程。
菏澤學院重視發揮菏澤獨特的地方優勢文化資源開展實踐教學,組織教師、學生對傳統地方劇種、曲種進行了深入普查、挖掘、整理和理論研究工作,取得了一定成果。2008年學院被山東省文化廳批準為非物質文化遺產研究基地。為加強對傳統文化的研究和傳承,菏澤學院先后成立了非物質文化遺產研究中心、地方戲曲口述史研究中心與山東琴書傳習所。除了利用校內平臺資源,也積極與菏澤市戲曲研究院、菏澤市群眾藝術館、菏澤市曲藝家協會展開合作,搭建校外實踐平臺。自“曲藝音樂進課堂”活動開展以來,學院每年組織師生參加國家、省、市、學校主辦的大型演出活動及非遺項目展演,菏澤豐富的地方傳統音樂文化資源成為在校大學生提高實踐能力的有力保證。
為了貫徹落實教育部《關于進一步加強高等學校本科教學工作的若干意見》(教高[2005]1號)、《山東省人民政府關于調整優化高等學校學科專業結構積極服務全省經濟社會發展的意見》(魯政發[2005]133號)以及《山東省教育廳關于進一步加強高等學校本??平虒W工作的若干意見》(魯教高字[2005]8號)等文件精神,進一步深化教育教學改革,推進專業建設,不斷提高教育質量和辦學效益,菏澤學院于2006年12月發布《關于開展品牌專業、特色專業建設工作的實施意見》,2015年又將菏澤弦索樂、山東古箏樂引入特色學科建設。
我們在教學上做了大膽的突破與創新,構建了“一條主線”“三個原則”“三個環節”“一個工程”的“1331”新型人才培養模式?!耙粭l主線”:即培養藝術類專業學生的應用實踐能力;“三個原則”:一是堅持知識、能力、素質協調發展;二是堅持協同創新、校地合作,實現育人文化資源共享;三是堅持育人主體的認識、體驗、接受與實踐于一體的建構主義教育理念;“三個環節”:一是課堂教學,二是課外訓練,三是社會實踐;“一個工程”即搭建藝術類學生應用實踐能力培養工程。
在教學中,本著“學生為主體、教師為主導,強化學生的主體參與”原則,學院圍繞學生的理解、掌握、思考、實踐、創新來改革課堂教學模式。開展“研討式”“案例式”教學,使學生成為課堂的“主人”,將實踐環節貫穿于各門課程教學全過程,并針對學生的實際情況,編寫地方曲藝特色教材,開設地方戲曲選修課程。使學生感性地接觸和認識本地曲藝文化,推動學生形成保護、傳承的觀念和意識;除在課堂教學過程中強化實踐外,還將每周四作為實踐教學日,每學期第八周定為藝術實踐周,集中強化學生的應用實踐能力培養;創新學業評價模式,探索對學生綜合素養更全面、更客觀的考核機制,并將技能考試搬上舞臺,考演結合,推進考核內容的“多樣化”“全面化”“綜合化”、考試考核的“動態化”和考核成績結構的“多元化”。通過貫徹實施“1331”的藝術類專業人才培養理論,學院有效地將人才培養、藝術精品研發、文化傳承與創新、社會服務融于一體。
二、依托名家薈萃的地方師資優勢進行曲藝學科建設
菏澤學院音樂與舞蹈學院原有專業教師大多從事音樂學與舞蹈學教學,曲藝師資相對緊缺。因此,學院特別聘請了地方專業院團演奏家、民間老藝人,國家級與省級非遺傳承人來校授課,以口傳心授的方式,把他們的唱奏專長、畢生所學毫無保留地傳授給學生,使“琴箏清曲”這項傳統優秀非遺項目薪火相傳、后繼有人。這種“活態傳承”的方式不僅豐富了地方高校音樂教育內容,在培養目標、課程資源、教學方法、教學手段、實踐路徑等方面走出了傳統音樂文化傳承與保護的新路,還為相關理論研究與科研創新開辟了一片天地。
曲藝學科教育還聘請了在國內音樂界享有崇高聲譽的國家級非遺項目古箏藝術(山東古箏樂)代表性傳承人,著名的民族器樂演奏家、作曲家、教育家、國家一級演奏員趙登山為我??妥淌?,趙先生心系家鄉,為我校曲藝學科的建設與發展傾注了大量心血,雖年事已高仍親力親為對學生進行具體演奏指導,在趙先生的關心指導下,我校魯箏藝術博物館正在積極籌備與建設中;學院還邀請沈陽音樂學院青年古箏演奏家張郎華老師定期到校指導;國家級山東琴書非遺傳承人、表演藝術家王振剛老師主要負責唱腔和墜胡教學,他自幼隨民間藝人史思端學習山東琴書,在國家、省、市級諸多曲藝賽事獲大獎,曾參加《中國曲藝音樂集成·山東卷》的普查和編撰工作;山東琴書省級傳承人胡化山老師主要負責軟弓胡、雷琴教學,胡老師于2016年獲“金胡琴獎”胡琴小型作品展演優秀作品獎、優秀演奏獎和最佳原生態獎,藝術造詣深厚;省級傳承人畢美老師、山東琴書表演藝術家李巧蓮和李守法老師負責唱腔、揚琴教學,國家一級作曲蘇本棟老師承擔了琴書曲目創編、樂隊排練等課程,這些專家老師們親自授課,不計報酬,為我校曲藝學科的建設、為琴箏清曲在菏澤學院的人才培養和教育傳承提供了極其有利的條件,給學生打下了扎實的曲藝理論及技能功底。
三、依托完善的曲藝學科建設規劃提高教育教學質量
?。ㄒ唬┳ズ谜n程教學
琴箏清曲特色教學現開設有山東琴書、菏澤弦索樂、山東古箏樂三門課程,專業學生主要從音樂表演專業的中國樂器演奏方向的學生中挑選。目前學院正準備面向全校開設公共藝術教育選修課,并將實行學分化管理,每門課程將設置36個學時、2學分。將分課程制訂課程方案、教學大綱、教學計劃、成績考核辦法,音樂專業本科生可以列為專業選修課,民樂專業學生設為必修課。2019年,首屆戲曲表演專業??普趩为氄猩?,以后會逐步將菏澤優秀劇種如大弦子戲、兩夾弦、山東梆子納入課程教學體系,打造更加完善的戲曲曲藝學科。 通過相關曲藝課程的教學,學生從宏觀上對琴箏清曲音樂藝術具有了基本的認識,他們了解了菏澤琴箏清曲地方音樂的獨特魅力,培養起了熱愛民間藝術的感情和審美能力。
?。ǘ┲匾暽鐖F建設
社團建設是校園文化建設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曲藝藝術傳承普及的一個重要建設內容。以曲藝社團為陣地,針對全體大學生進行優秀傳統音樂文化教育,是實施美育的重要途徑,是培養高素質人才的重要手段,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2015年6月11日,學院山東琴書傳習所揭牌并一直在進行相關傳承工作。下一步,在已有建設經驗的基礎上,學院還將成立校級山東派箏樂傳習所與菏澤弦索樂傳習所。面向全校學生和各個二級學院,根據學生報名情況,我們爭取在每個二級學院成立1-2個興趣小組,大力開展相關專業技能學習、專家講座、相關演出活動,通過理論培訓與課外實踐相結合的方法,以學分為重要衡量標準,提高曲藝社團在學分制教學體系下的地位和作用,保障公共藝術教育的可持續發展。我們還在探索開設曲藝社團學分制班級的可能性,即通過學分制社團開展琴箏清曲相關課程,每個學分制社團對應開設一門課程,鼓勵有一定基礎的學生參加社團學習和課程實踐活動,通過考核獲取學分。將成績納入創新創業教育學分范疇,將促使學生積極參加藝術活動,提高他們傳承優秀曲藝音樂文化的積極性。
學院通過構建學校曲藝社團課程體系、曲藝社團實踐體系,完善曲藝藝術類社團建設與管理體系,通過藝術競賽、藝術活動、藝術實踐三個載體,充分發揮了曲藝社團在推動學校公共藝術教育、傳承優秀傳統音樂文化中的作用,實現了內容和形式相結合、理論與實踐相結合、校內與校外相結合,打造了特色鮮明的高校傳統文化傳承體系。
學校每年定期或不定期邀請民間藝術家、非遺傳承人來校講學,努力營造濃郁、健康、高雅的校園文化藝術氛圍。學校每年舉辦的大學生科技文化藝術節、各類校園藝術活動、各類文藝演出活動,曲藝社團均可參與,不僅會加強傳承項目的推介與傳播,還極大改善校園文化藝術環境,提升了學校的文化品位。
?。ㄈ┘訌娬故窘涣?
目前,結合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時代要求,我校曲藝學科挖掘整理、傳承恢復了一大批優秀傳統曲目和經典唱段,多次在全國藝術展演和音樂活動中取得優異成績。我校琴箏清曲師生在第十屆、第十一屆中國藝術節全國民族器樂展演,全國大運河流域曲藝邀請賽,第六屆北京傳統音樂節,第二屆中國傳統箏樂藝術節,全國首屆民間俗曲展演暨專家研討會等活動中屢獲大獎,我校曲藝學科教師在中國音樂學院、四川音樂學院、浙江音樂學院舉辦了多次琴箏清曲專場音樂會;2010年赴臺灣藝術大學交流山東琴書,2017年在臺灣藝術大學、大同大學、世新大學舉辦了三場“琴箏清曲專場音樂會”。今后,我校與其他兄弟院校之間的交流活動會更加頻繁,形成一種常態化模式。
通過加強對外交流來汲取國內外同行教學科研的寶貴經驗,可以促進學科更好地發展,提升整體教學水平。我校堅持聘請國內知名民樂演奏專家、非遺傳承人擔任特聘教授和兼職教授,以學術報告、座談會等形式指導科學研究工作,活躍科研氛圍。鼓勵與支持骨干教師外出參加專業學術會議,使學術交流層次和頻次顯著提高,進而有力推動曲藝學科的教學與科研進步。
四、依托曲藝學科建設促進與帶動地方文化發展
(一)積極實施服務地方文化發展計劃
實施服務地方計劃,能夠提高大學生實踐創新能力,加速教學科研成果在社會的推廣度,形成大學資源、教育優勢與社會推廣的良性循壞,還為學科提供了新的服務領域和空間。菏澤豐厚綿長的文化傳統,色彩斑瀾的音樂文化風貌,為我們服務地方,零距離與地方音樂互動提供了獨特的有利條件。
?。ǘW科建設與社會需要對接,教學實踐與文化傳承貫通
1.我校曲藝學科師生積極參加國內外的各種藝術活動,充分發揮曲藝藝術實踐性強的特點,努力使專業教學、專業實踐與地方的需求相結合。例如:多次參加中國菏澤藝術節的開幕式并演出山東琴書、弦索樂、箏樂經典劇目,參加中國第十屆藝術節匯演等;我們的山東琴書教學實踐劇目積極參與地方文藝演出和文化下鄉活動,并積極為當地中小學培訓山東琴書師資,開展優秀傳統文化進校園活動,收到了良好的效果,得到了當地教育部門的一致好評。
2.到民族民間音樂資源集中的地區或企業建立實踐教學基地,開拓第二課堂。這樣使師生直接接觸到鮮活的民族民間音樂文化,培養學生對民族民間藝術的興趣和田野考察能力,鍛煉實踐能力,延續、創新民族民間音樂。
3.對現存相關資料進行整理和掃描。通過對現存的音像進行數字化處理,全面收集有關圖片、音像,保留了大量山東琴書的寶貴資料。
五、依托科研創新與藝術實踐促進學科發展
?。ㄒ唬┛蒲蟹矫?
開展“曲藝音樂進課堂”活動以來,作為“琴箏清曲”的主要實施單位,音樂與舞蹈學院在傳統文化傳承研究方面取得了一些成績。先后獲得國家社科基金青年項目一項、山東省社科規劃項目四項、山東省文化藝術科學重點課題二十余項;出版專著六部,在《中國音樂學》《人民音樂》等核心期刊及相關專業期刊發表教育教學論文三十余篇;2013年9月《山東琴書的教育傳承與創新模式研究》獲得省政府頒發的山東省首屆文化創新獎,2018年2月《山東琴書人才培養在地方高校特色課程建設中的實踐與創新》獲山東省第八屆省級教學成果獎二等獎,2018年6月被省文化廳授予山東省文化藝術科學“十三五”重點學科(山東琴書傳承研究),2018年7月被省教育廳授予山東省首批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傳承基地(琴箏清曲)。
(二)藝術實踐方面
近年來,我校琴箏清曲師生積極參加各類曲藝展演展示,收獲頗豐。第十屆中國藝術節全國曲藝優秀節目展演中的優秀演奏獎、文化部群星獎優秀演出獎、全國首屆民間俗曲展演暨專家研討會特別獎、首屆大運河流域地方曲藝學術邀請賽金獎等榮譽以及《送金匾》《親上親》《一只咸菜罐》《新村新事》《喜事多多》等作品的脫穎而出,是學院教學理念的生動實踐,也是廣大師生以傳統為根基,不斷銳意進取的成果。
通過多年的曲藝學科建設與教育、社會實踐,菏澤學院初步達到了培養曲藝創新人才的預期目標,構建起適應地域文化特點的育人機制。今后我們還將繼續努力,在提升自身各項能力的基礎上,持續推動優秀文化遺產傳承創新,為地域文化建設,中華曲藝事業的全面發展貢獻心力。
注釋:
?、僖劳衅脚_項目:山東省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傳承基地(琴箏清曲);山東省文化藝術科學“十三五”重點學科(山東琴書傳承研究)。
?、趽嚾耸来鄠骱陀嘘P資料證明,在明代嘉靖年間,菏澤鄆城、鄄城一帶的文人、士紳編寫曲詞,演唱諸宮調以自娛自樂,因在伴奏中使用古琴、古箏,遂稱之為“琴箏清曲”?!扒俟~清曲”是在明清時期流行于菏澤地區的藝術形式。它是在宋元諸宮調的基礎上,融合了古琴、古箏藝術而形成。琴箏清曲分為演唱和演奏兩部分,分別以山東琴書、山東古箏樂、菏澤弦索樂的形式,被列入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參考文獻:
[1] 康爾:《通識教育期盼加快曲藝學的教材建設、學科建設》,載于《曲藝》2015年第3期。
[2] 鮑震培:《把曲藝教育納入大學素質教育課程》,載于《中國藝術報》2016年7月8日第11版。
?。ㄘ熑尉庉?馬瑜)
轉載注明來源:http://www.hailuomaifang.com/1/view-14928024.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