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訪客   登錄/注冊

山區初中數學課堂教學模式探析

來源:用戶上傳      作者:

  [摘   要]在初中數學教學中實施合作、互動、探究課堂教學模式,是新課程標準的理念要求。教師要以新課改理念要求為指導,通過開展一系列相關項目內容的實驗調查,分析在課堂中實施合作、互動、探究教學模式的成效及存在問題。
  [關鍵詞]初中數學;教學模式;調查分析
  [中圖分類號]    G633.6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674-6058(2019)15-0044-02
  一、問題的提出
  教育部門要求數學教學要“注重開發受教育者的潛能”“以提高基本素質為根本目的”“人人學有價值的數學,人人都能獲得必要的數學;不同的人在數學上得到不同的發展”等現代教育發展理念。初中數學教育是基礎教育的重要主干學科,初中是學生開始學習現代數學知識的啟蒙階段。
  現代數學教育要求、素質教育要求及新課程改革要求下,要培養學生具備:一是學會認識、探究、建構知識的能力;二是學會合作生活、合作學習的能力;三是學會發現問題、解決問題、探究知識的能力。初中數學教學的有效性直接關系到學生的全面發展、全體發展和個性發展。因此,本文通過教學實驗和調查來分析初中數學實施合作、互動、探究教學模式的成效及存在的不足。
  二、實施合作、互動、探究教學模式的實驗調查分析
  本實驗調查的對象是初一(1)班學生46人,初一(3)班學生50人,共96人,根據課題要求進行實驗前的統一成績測試,其中初一(1)班為實驗班,初一(3)班為對照班。采取相同的教材、課時、測試方式進行反饋觀察,實驗班和對照班采用不同的教學模式和不同的教案。實驗數據分析如下。
  (一)實驗班與對照班測試前后優秀率、及格率、平均成績比較分析
  通過實驗測試的表1數據對比表明,在實施合作、互動、探究教學模式后,實驗班與對照班在優秀率、及格率、平均成績上都存在著比較大的差別,其中實驗班與對照班比較,優秀率提高了7%,實驗班實驗前后也提高了6%,而對照班實驗前后只提高了3%;及格率實驗班提高了7%,對照班只提高了2%;班級平均成績實驗班由74.23分提高到79.86分,對照班由73.68分提高到75.14分。從提高幅度上看,實驗班提高幅度比較大,效果明顯。
 ?。ǘ嶒灠嗯c對照班實驗前后學生學習態度比較
  本調查選項主要是探討實施合作、互動、探究教學模式對整體學生學習數學興趣態度的影響。為此,本文在調查中設置興趣和態度的不同分值行者等級:A,5分;B,3分;C,2分;D,1分(分值越高,說明興趣態度越積極。)。最后,對總得分及較高分值占比率進行分析,其結果見表2。
  從表2的統計數據來看,在數學學習興趣態度方面,實驗班與對照班在測試前所得分值反映出的差異并不明顯,但從實驗班前后統計看來,實施合作、互動、探究教學模式的效果是非常明顯的。實驗班測試分值前后提升了30分,且高分值占比由58.36%提高到80.4%,而對照班由70%變為74%,提高了4%。這就說明實施合作互動探究教學模式能夠有效激發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改變學生對數學學習的態度。
 ?。ㄈ嶒灠嗯c對照班學生自主探究學習意識比較
  通過學生的自我評價來考查實施合作教學模式后的主動學習意識變化也是檢驗教學效果的重要手段。本文通過對“A:認為自己是學習數學的主人”“B:認為自己能主動學習”“C:自己喜歡數學課程”三個項目來考查學生實驗前后的變化。其統計(見表3)和分析如下。(注:在表3中以A,B,C來代表三個調查項目,百分數為該項目人數占總人數的百分比。)
  表3統計數據表明,實驗班與對照班學生在數學學習上的自我評價存在明顯差別。在“A:認為自己是學習數學的主人”“B:認為自己能主動學習”這兩個項目上,實驗班學生比對照班學生的百分比多20%,通過這兩項數據說明,實施合作、互動、探究教學模式能夠有效提高學生的自主學習意識,提高學生的主人翁意識。在“C:自己喜歡數學課程”這一項目上,實驗班比對照班學生占比多27.5%,這也說明了實施合作、互動、探究教學模式有助于學生數學學習興趣的提高。
  三、對實驗結果的討論
 ?。ㄒ唬嵤┖献鳌⒒?、探究教學對學生數學學習興趣和態度的影響
  俗話說得好,興趣是最好的老師,所以,要激發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學生的學習興趣并不是天然缺失的,只有通過適當的方式才能激發其求知欲望,使其求知欲望得到某種程度的體驗和滿足,興趣自然也就有了。從表2的對比數據可以得知,實施合作、互動、探究教學模式,能夠有效提高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轉變學生的學習態度,對提高課堂教學有效性和教學質量有明顯的作用。因此,教師在數學教學過程中,應該通過各種方法策略實施教學中的合作、互動、探究措施。比如,教師可以實施情境教學,實踐體驗性教學、小組合作學習等教學策略。
  (二)實施合作、互動、探究教學模式有利于增強學生的主體意識
  在教學過程中以學生為主體進行教學活動一直是新課改強調的要求。然而,由于教學模式不一樣,學生在教學過程中所處的地位也不盡相同。如何讓學生在教學活動中處于主體地位、發揮主體作用,是教師需要深思的課題。教師在課堂教學中實施合作、互動、探究教學模式,可以更好地激發學生學習數學,發揮自己的主觀能動性去探索。
  這種教學模式的不同之處在于:一是在合作教學模式中,學生具有充分的獨立性,在分析問題、解決問題過程中可以按自己的意愿自主選擇和自主思考;二是在合作教學中,教師和學生的地位是平等的,教師扮演參與者,只是進行適度指導,主人翁還是學生;三是教師與學生之間的交流更加有效,教師與學生在教學中是平等地交流,讓學生的主體性發揮作用。從表2的數據分析結果可以得出,在課堂教學中實施合作、互動、探究教學模式能夠有效提高學生學習數學的主觀意識,有效促進學生之間的學習交流,增強學生的主體意識和探究意識。
  (三)實施合作、互動、探究教學模式能夠有效提高學生的數學成績
  從表1、表2、表3實驗班與對照班的對比數據得出:在山區初中數學課堂教學中,實施合作、互動、探究教學模式能有效提高學生的數學成績和教學質量。究其原因,教師必須發揮合作、互動、探究教學模式對學生學習數學的有益作用。合作教學模式突破了傳統的教育方式,從知識認知因素與非知識認知因素上進行教育培養,使學生在思想意識上做出重大的轉變:在知識認知方面,合作教學模式促進學生參與熱情,教師與學生由傳統的單邊講解變成互動交流討論。在非知識認知方面,合作、互動、探究教學促進學生學習興趣提升,轉變學習態度,增強主體意識,從而促進和推動數學教學活動的有效性。
  四、總結及不足之處
  本文是初中數學教學改革的一種探索性研究,在選取研究選項上存在許多不足之處,比如在設置自主意識調查分值時,可能存在一定的主觀性和不科學性,在實驗變量選擇上還不夠嚴謹等。為此,本文希望通過這次初步探索,爭取在今后的研究工作中不斷改進,使研究更加科學,更加嚴謹。下一步本文將在總結的基礎上,對下列問題進行進一步的探討:(1)更深入地了解和研究激發學生數學學習興趣的方法和策略;(2)注重合作、互動、探究教學模式的適用性和課堂內容的匹配性;(3)注意現代教育技術在合作教學模式中的運用問題。
  [  參    考    文    獻  ]
  [1]  王建初.合作探究法在初中數學教學中的運用研究[J].華夏教師,2018(18):57-58.
  [2]  周風華. 初中數學課堂互動教學模式探究[D].開封:河南大學,2013.
  [3]  張禮平.淺談新課標下初中數學教學中學生的互助互動合作學習[J].中國校外教育,2010(1):87.
 ?。ㄘ熑尉庉?nbsp;   斯   陌)
轉載注明來源:http://www.hailuomaifang.com/9/view-14830213.htm

?
99久久国产综合精麻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