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學“家常課”優質高效教學初探
來源:用戶上傳
作者:
所謂“家常課”是指有別于示范課、觀摩課、評優課,是老師平時常態化的課堂教學。農村小學因辦學條件、師資水平所限,數學課課大部分都是“家常課”,但家常課不是平庸課,更不是隨意低效課。要使“家常課”優質高效,我們要做到:課堂導入 “新而趣”;教學過程 “真而活”;教學手段 “新而精”,學校對家常課的課堂教學實施,要構建科學的評價體系。
我校地處蘇北農村,受辦學條件、師資水平所限,數學課大部分都是家常課,通過多年實踐探索,我校初步確立數學家常課一般結構模式,即復習舊知(鋪路架橋、以舊引新)→探索新知(自主探究、合作指導)→鞏固練習(層次練習、形成技能)→師生總結(知識回顧、及時反饋)→布置作業(強化練習、課后延伸)。數學“家常課”講究本色本真,質樸無華,簡約高效。在實踐過程中,我們不斷發現問題,改進提高,抓住“高效”做文章, 豐富“家常課”的新內涵。
一、構建科學評價體系
要想提高數學家常課的課堂效益,就必須建立科學的課堂教學評價體系。為此,我校對課堂教學評價做相應調整,主要看四個方面的落實情況:①教師課堂教學是否體現以“導”為主;②課堂教學是否確立學生的主體地位,是否體現學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③課堂上學生的思維是否活躍,展示是否積極,學習效果是否明顯;④教師是否注重運用電教媒體輔助教學。
根據評價標準,要求所有教師在備課中滲透、在課堂上落實、在評課中體現,學校在教師培訓中加強,防止老師把家常課上成“平常課”或“平庸課”。
二、強化重點環節把握
?。ㄒ唬┱n堂導入要新而趣
《新課程標準》指出“學生是數學學習的主人,教師是數學學習的組織者、引導者和合作者”。在整個教學過程中,教師如導演,學生即演員,而整個教學就如同是一場戲。在這個過程中既要發揮教師的主導作用又要體現學生的主體地位,使二者密切結合,共同完成整堂課,以達到大家所期望的結果。
新課導入要能引起學生注意、激發學習興趣、調動學習動機和建立知識間的聯系。導入新課要做到趣味性、激發性,并與教學內容吻合,時間控制在5分鐘之內。新課導入的主要功能是開啟思維、引發思考,畫龍點睛、突破重點,新舊銜接、架橋鋪路;主要過程是:集中注意力→激發思維→明確目的→引入學習內容。
新課導入的方式主要有:1.開門見山,直奔主題。教師在上課開始,以談話的形式直接告知學生這節課要學習的內容。如:“同學們,今天這節課我們來學習《三角形的認識》,請大家自學課本第……頁,并思考……問題”。這樣的導入簡單明了,讓學生從開始就帶著問題走進知識的學習,針對性強。2.創設情境,引出新知。教師根據教學內容,通過電教媒體、游戲等創設一定的知識情境,通過情境的展現,引出新知。這樣的導入,可以使學生很快收心入情,啟思教學。3.承上啟下,溫故知新。教師通過對舊知的簡單再現,達到復習舊知的效果,通過新舊知識的前后聯系,架橋鋪路,引入新知,使教學環環相扣,自然和諧。
(二)教學過程要真而活
課堂教學中,教師要尊重學生,彰顯學生的主體地位,真正落實新課標的要求。在數學教學活動中,鼓勵學生獨立質疑,營造自主學習氛圍,培養學生自主探索精神;積極創設自主學習情境,激發學生主動參與意識;引導學生討論交流,提倡合作學習;加強學生的學法指導,注重培養學生探究式學習的能力,使學生會聽、會看、會說、會思考。學生的思維活躍了,就會爭著、搶著表達自己的觀點:“老師,我還有別的解題方法”“老師,我有個建議”……加之教師的精講點撥,帶來的是讓學生有了更多的表達機會,課堂也會經常有“驚喜”,經常被“難住”,經常是“生成”大于“預設”,我們的課堂會更加“和諧高效”。
?。ㄈ┙虒W手段要新而精
現在,學校的教學條件比以前有了很大的改善,特別是義務教育均衡縣創建以來,我校每個班都配備了全套多媒體設備,運用電教媒體輔助教學成為課堂心得亮點,使過去呆板、傳統的“黑板+粉筆”的靜態教學變成了“課件+動畫”動態的教學,使知識活動起來,從而使學生在具有感觀的學習過程中快樂地學習到知識,使課堂更富有生機、活力。多媒體教學直觀形象,新穎生動,能夠直接作用于學生的多種感官,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電教媒體的使用要做到“新而精”,只有用得適時、適量、實用,才能對教學起到積極的作用。要特別注意以下幾點:1.個別教師經常用投影把課本內容、習題、試卷等簡單地投放到屏幕上進行講解,把電教媒體當作課本、習題、試卷,忽視了學生的看書思考,忽視了學生的做題差異,這樣的教學效果必然不行。2.有的教師利用學生喜歡的動畫片情節來貫穿于整個教學過程,結果一節課下來,學生大多數沉浸在動畫片的情節中,而忽視了新知學習。可見電教媒體內容使用不當,導致教學效果不理想。3.多媒體使用要適量,教師在選擇使用多媒體時,必須把握一個“度”,選擇多少圖片,占用多長時間必須在課前有一個考量。既不能過,過則易濫;又不能少,少則起不到應有的作用。在具體的教學實踐中,許多教師為了活躍氣氛,簡單地認為多媒體當然是多多益善,硬是將一節課上成了課件展示課。
數學“家常課”是農村小學數學老師每天都要經歷的常態課,但作為一名農村小學數學老師,不能僅滿足于“家常課”,埋頭耕耘,也要不時仰望天空,發現更大的發展空間,追求更高的教學境界,付諸數學“家常課”更多新內涵,把農村小學數學“家常課”上出新韻味。
【作者單位:沭陽縣馬廠中心小學 江蘇】
轉載注明來源:http://www.hailuomaifang.com/9/view-14850936.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