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訪客   登錄/注冊

導讀課——改善閱讀教學的有效途徑

來源:用戶上傳      作者:

  [摘 要]導讀是語文閱讀學習中的一個重要環節。學生從閱讀文章開始就有巨大的收獲,這不僅能夠幫助他們構建語言體系,還能發散其思維,提升其創新能力。教師在導讀課中,引領學生對整體關注,對細節關注,進行個性化學習,能夠加深學生對文本的理解,提升閱讀教學的有效性。
  [關鍵詞]閱讀教學;導讀課;改善途徑
  [中圖分類號] G623.2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007-9068(2019)15-0018-02
  對于小學生來說,他們充滿好奇心,學習能力強,接受力強,精力充沛,是進行大量學習的好時機。在語文教學中,閱讀教學是重要組成部分,能夠幫助學生快速學到很多知識。導讀則可以在閱讀的開始就幫助學生大致了解一些課文的基本情況,所以成為學生進行閱讀的一個重要環節。將導讀運用到語文課堂教學中,對學生學習也是十分有幫助的。
  一、通過對整體的關注,了解文化傳承與思維發展
  閱讀一本書之前,對書本有一個整體性的了解是很重要的,這樣能有效地將整本書與每一個章節區分出來。在語文學習中,對整本書和不同的文章有一個整體的把握也是十分重要的,這能幫助學生提前對這一學期的學習內容或者是這個星期的學習內容有一個初步了解,使學生能夠根據學習內容早些制定自己的學習目標,以及準備一些有助于學習的資料。這樣,學生在深入學習時就能夠跟上教師的教學進度,提高學習效率。
  通常一本書基本上都會有封面和封底,還有扉頁,有些書也會有勒口,翻開書首先會看到目錄,接著是序言,然后就是一篇篇文章。開展導讀課時,教師不一定要按照書本編排的順序來展開教學,而應根據自己的教學計劃合理安排。通過仔細看書的封面,就能知道書本的名字、作者、出版社、版本等一些基本信息,在書的腰封上則能體現出書有什么影響力,在封底會簡要介紹書的基本內容,有時還會有一些有名望的人或是讀者對此書的一些推薦性文字。通過對封面和封底仔細閱讀,能夠幫助學生在短時間內快速了解書本的基本信息。而在一本書的勒口會有作者的一些基本信息或是一些杰出的貢獻,目錄則會將整本書的內容整理成一個較為詳細的框架,序言體現的是作者的創作歷程以及一些想對讀者說的話等。通過閱讀這些,了解了書的基本內容后再對正文進行深入學習,學生就能很容易地把握書的主旨。在挑選自己想要讀的書的時候,他們就可以通過對封面、封底、勒口等的閱讀,快速地從眾多書籍中尋找到自己想要找的書,這有助于培養他們的閱讀習慣,提高他們的閱讀能力。通過一本本書的閱讀,學生就能慢慢積累起自己的文化底蘊。
  整體性在閱讀整本書中的表現不僅是對書本進行一個整體的了解,還體現在對文章中的人物情緒、性格變化進行前后聯系,對情節推進也需要前后呼應,整體把握不應一葉障目,只局限于文章的一段或是一小節。
  比如,在閱讀《動物王國開大會》(統編教材一年級下冊)時,學生在閱讀時也許只對這篇文章介紹的故事感興趣,但是教師在教學時,不僅要讓學生弄清楚課文的故事情節,還要幫助他們弄清楚動物開大會通知了幾次,與上一次的通知相比,在內容上有什么變化。教師要指導學生思考,在生活中要進行類似的通知,需要考慮哪些東西。學生的思維由原來的零散式變為框架式,思考的深度也會隨之加深。
  二、通過對細節的關注,培養語言運用與思維發散
  在導讀課上,教師所傳授的知識必須要能幫助學生提升語文核心素養,這是教師指導下的閱讀與學生的自主閱讀活動的區別所在。為了盡力培養學生的語文核心素養,教師不僅要在主要學習目標上給予學生指導,也要注意一些文章細節處的點撥,引導學生多關注文章中的細節,這樣有助于培養學生對語言的學習以及運用能力,發散學生的思維,幫助學生學到更多知識。
  例如,在《寒號鳥》(統編教材三年級上冊)的導讀課中,教師要引導學生關注書本中每次寒號鳥想要做窩是為什么。學生進行仔細閱讀后會發現,每次寒號鳥想做窩,都是因為天氣變得寒冷。教師再讓學生關注每次喜鵲勸說寒號鳥做窩,寒號鳥是怎么回應的。學生通過閱讀發現,每次寒號鳥都覺得天氣暖和,喜鵲做窩的行為很傻。在分析這些細節的過程中,學生就能發現,隨著天氣的變化,寒號鳥對做窩的態度也在改變,喜鵲一直勸說寒號鳥做窩也并不是真的傻,而是通過這種反復的情況,將寒號鳥那種得過且過、胸無大志的形象表現得淋漓盡致,也通過結局讓學生明白文章原來是對喜鵲進行了贊揚,它不是真的傻。學生學習過后也可以結合自身經歷,仿照文章這種先抑后揚的寫法,先說一個人的不足,在結尾處突然進行贊揚,形成一種反差或是反轉,給人一種意想不到的驚喜,使自己的文章更吸引人。通過這樣的學習,學生從一開始只關注文章的發展情節到后來對文章細節的研究,發散了自己的思維,還對語言的建構有了一些新的認識。
  如在《坐井觀天》的導讀課上,教師可以引導學生去分析、尋找一些關鍵詞語,尤其是三次對話中的“笑”字的不同深意。通過對全文的仔細研讀和分析,學生就能夠揣測出青蛙每次說話的語氣以及每次的笑的含義,從一開始的嘲笑到后來的驚訝,學生從中明白了看待事物要全面的道理。如果不是教師的引導,學生在閱讀時可能就不會注意到這些笑,也不會揣摩出背后的深意,更不能體會到這些細節的描寫對人物的構造有什么作用。在導讀課上,教師指導學生進行更深入的思考,能使學生的思維不斷發散和提升。
  每一節導讀課時間是短暫的,教師在教學時要善于取舍,找準書中的精華和重點,與學生進行分享,培養學生的語言運用能力,提升學生的語文素養。
  三、通過對個性的學習,提升審美鑒賞與文化理解
  在導讀課上,教師要引導學生對書本表達的不同個性進行欣賞和學習。不同作者、同一個作者在不同時期的表達方式都不相同,通過深入鑒賞、學習,能幫助學生提升寫作能力,也能拓寬學生的視野,使他們看到不同風格的文章,收獲不同的表達思路。
  比如,老舍的文章一般都是比較平易近人、樸實無華的,通常以小見大,選材都是些市井貧困民眾的生活。在導讀課上,教師就要引導學生去體會老舍文章中利用一些小的事情傳達出濃厚的情感的方法,分析作者是如何通過細節一步步將感情慢慢表達出來的,讓學生在自己的創作過程中也可以嘗試進行這樣的描寫。冰心的文章就是在字里行間流露出對家人、朋友、祖國的濃厚感情。所以,導讀課學習時,教師要帶領學生進行逐字逐句的分析,品味作者細膩的文字。李白的詩歌具有豪放飄逸、想象豐富、浪漫奇妙、巧妙應用修辭的特點,在學習時,教師應引領學生去感受作者詩句中的豪放,體味其中的浪漫以及作者遠的大情懷等。
  除了有不同的行文特點外,對于不同題材的文章也有不同的讀法。小學教材中的文章大部分都是童話,還有詩歌和散文等,在閱讀時可以引領學生集中閱讀一種類型的文章,或先閱讀最有名的文章,然后再拓展閱讀一些類似或同一作者的文章。學生也可以根據自己的情況選擇不同的閱讀方式,以達到系統的學習效果。
  導讀課的時間有限,在進行教學時,教師要做好教學計劃,充分利用好每一節導讀課,嘗試不同的導讀方式,引領學生對整體進行了解,對細節進行把控,品味文章的個性所在,了解書本的文化傳承。這樣才能發散學生的思維,培養學生的語言應用能力和審美鑒賞能力,加深學生對文化的理解。
 ?。ㄘ熅?劉宇帆)
轉載注明來源:http://www.hailuomaifang.com/9/view-14852738.htm

?
99久久国产综合精麻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