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訪客   登錄/注冊

淺論高中語文寫作教學以閱讀促寫作的意義和方法

來源:用戶上傳      作者:

  
  摘 要:對高中生而言,語文學習最怕的就是寫作文。大多數高中生不知道如何寫作文,主要原因在于沒有閱讀積淀,沒有生活的感悟和思考。閱讀可以發散學生的寫作思維,可以為寫作積累素材,本文將從閱讀對于寫作的意義以及如何以閱讀促進寫作等兩個方面來探究。
  關鍵詞:閱讀;高中語文寫作;閱讀
  一直以來,對高中生來說,語文學習最頭疼就是寫作文了。大多數學生不會寫作文,不知道從何下手,主要原因是閱讀積淀太少,對生活的思考太少,肚子里沒有貨,當然寫不出好作文。著名教育家葉圣陶老先生說過,“閱讀是吸收,寫作是傾吐。傾吐能否和于法度,顯然與吸收有著密切的關系,單說寫作如何是沒有根的,要有根,就要追問閱讀的程度?!惫P者非常認同葉老先生的這番話,閱讀的過程就是吸收的過程,只有吸收的養分足夠多,才能傾吐得好。因此,要想寫好作文,閱讀是根本。
  一、
  閱讀對于高中語文寫作具有重要的意義
   (一) 閱讀可以發散學生的寫作思維
  發散性思維,是一種從不同的方向、途徑和角度去設想、探求多種答案,最終使問題獲得圓滿解決的思維方法。閱讀可以讓學生的思維發散。筆者帶的這屆學生,每周拿一節課給學生閱讀經典書籍,讓學生一邊閱讀,一邊在旁邊做批注,把自己閱讀的思考寫下來,以此來培養學生思考的習慣。近幾年高考作文都是以時評作文為主,讓學生發表自己對材料的看法。而高中生的三觀還不夠成熟,對客觀事物缺乏深入的了解,面對多元化的信息,難以準確的透過現象看本質。學生的作文,大多是觀點和事例簡單的拼湊,沒有自己的論證思維。閱讀的過程,就是慢慢培養學生思維的過程。因此,以閱讀來促進學生思考,培養學生的發散性思維是非常有必要的。
 ?。ǘ?閱讀可以積累素材
  時評類的作文不僅對學生的論證思維要求很高,而且也要求學生能聯系古今中外以及現實生活舉例來論證。閱讀便是一個積累素材的過程。筆者推薦學生閱讀名人傳記以及各種時評周刊,在我的推薦下,學生閱讀了《蘇東坡傳》《名人傳》等經典的名人傳記,還訂閱了《南方周末》《新周刊》《鳳凰周刊》《三聯生活周刊》《看天下》等時評雜志,還閱讀了一定量的短篇小說和散文,不一一列舉,總之大量的閱讀為寫作積累了素材。
  另外,引導學生閱讀還潛移默化地影響著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時評類作文的語言都要求觀點明確,用詞準確清晰,不能含糊隨意。我們學生基礎比較弱,在寫作表達上有著很多不足之處,比如喜歡用方言來表達書面的含義,還不時寫一些病句,這些寫作表達的不足之處通過大量的閱讀慢慢地得到了糾正。
  二、 如何高效地以閱讀促進寫作
   (一) 學會如何挑選讀物
  現在的學生們都喜歡讀網絡小說,對于學生而言,這些書大多數沒有多少營養,甚至有的學生為了快點看大結局,跳著看,看完之后什么也不記得,只記得大概情節,這樣的閱讀無疑是無效閱讀。因此挑選讀物就尤其重要。那么,如何來挑選適合自己的讀物呢?
  首先,挑選讀物要根據自己的接受能力,不要只圖好玩省力而一味地挑太容易的讀物,這樣,閱讀就沒有挑戰性,收獲就不會很多,太難的讀物也不行,完全讀不懂,就很容易喪失閱讀的信心。挑選讀物的時候,要找幾本超過自己能力的書籍,用陶淵明“不求甚解”的辦法讀,以稍微“踮腳”的姿態來閱讀,往往收獲更大,這樣才能更好地以閱讀促進寫作。
  其次,挑選的讀物種類不要太單一,既要有文學性的,又要有實用性的,既要有經過歷史淘汰的經典作品,又要有針砭時弊點評社會熱點的新聞雜志。不過在高中階段,學生的時間不多,我通常推薦學生多讀雜文、散文、短篇小說、人物傳記等,因為這些可以快速地轉化為寫作能力,相比之下,通過閱讀小說轉化為寫作能力就要慢很多。
 ?。ǘ?以閱讀促寫作的方法
  有的學生有閱讀的習慣,可是效果不太好,不擅長運用到寫作上,原因在于閱讀的方法。閱讀時要講方法的,方法對了,就吸收得快,就能準確的運用。大多數同學閱讀時能感知到作者表達的意思,但是讓學生動筆把感知到的意思表達出來,往往詞不達意。這就是眼高手低。心里明白了不一定能準確地用語言表達出來,這是大多數學生面對時評材料存在的一個問題,能讀懂材料,但是不知道如何動筆表達。因此,在平時的閱讀中,要養成動筆表達的習慣。
  首先,閱讀時要做批注,要寫讀書筆記。筆者給課堂時間讓學生閱讀時,規定學生要一邊閱讀一邊思考,把自己的思考寫下來,自己的思考可以是只言片語,也可以是一段感悟。只有平時不斷地思考,并且將自己的思考用語言表達出來,我們學生在寫時評類作文時,才會有話可說。
  其次,閱讀時要歸類整理寫作素材。遇到好的閱讀素材,要分類整理到筆記本中,并思考這個閱讀素材可以運用到哪一些寫作主題中。筆者目前所帶班的一名學生,她閱讀的時候,不僅僅是閱讀,更是將閱讀的素材詳細歸類到各種寫作主題中,她的作文每次都能拿到高分,這和她的閱讀方法有很大的關系。
  最后,閱讀時要摘抄好詞好句。引用名人名言論證自己的觀點,能讓作文更有說服力,更有內涵和底蘊。學生的語言大多數都是干巴巴的,適當引用好詞好句,化用好詞好句在寫作中是非常有必要的。因此,摘抄好詞好句是閱讀能力轉化為寫作能力的一個重要方法。
  總之,學生要想寫好作文,閱讀是根本,挑選適合自己的書籍,一邊閱讀一邊思考,并將思考寫下來,平時有了閱讀和思考的積淀,寫作時才會有話可說,才會有理可論。
  參考文獻:
  [1]張中行.作文雜談[J].中華書局出版,2012(4).
  [2]何鎮平.高中語文以讀促寫教學研究[J].課程與教學,2018(8).
  [3]姚軍彩.唯有厚積 方能薄發——高中時評寫作教學策略研究[J].閱讀寫作,2017(1).
  作者簡介:
   陳文娟,廣東省肇慶市,肇慶市高要區第二中學。
轉載注明來源:http://www.hailuomaifang.com/9/view-14858447.htm

?
99久久国产综合精麻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