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憶乘法口訣”數學活動課設計與實施
來源:用戶上傳
作者:
摘 要 美國當代著名的教育家和心理學家布盧姆認為“學習的最大動力,是對學習材料的興趣”。二年級學生都比較活躍,正處于一個好玩、愛動的階段,但相應求知欲也比較強,對喜歡的事物興趣比較濃厚,喜歡競賽類游戲,在教學中合理利用學生的這些特點,就能激發起學生的學習動機和興趣,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關鍵詞 記憶口訣;數學;課程設計
中圖分類號:C931.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2-7661(2019)02-0203-02
記憶,是學習的重要環節,是鞏固知識的重要手段。機械重復會導致學習興趣衰退。在數學教學中,單靠機械記憶是遠遠不夠的,更多需要的是將理解記憶、列表記憶、對比記憶、規律記憶和興趣記憶結合,在學生原有認知結構的基礎上進一步深化記憶,達到熟能生巧。熟練背誦乘法口訣是每一位二年級學生必須掌握具備的一項基本技能,對以后的數學學習乃至終身的現實生活也都起著巨大的作用。
一、設計理念
熟練口算表內乘法,是二年級學生應具備的最基本的計算能力。標準(2011)在評價建議中提出,到學期末學生應達到每分做8-10題。要達到這個目標,就要有計劃、有目的地指導并組織學生進行練習,幫助學生理解和記憶乘法口訣。
乘法口訣的熟練計算必須借助于大量的練習,但是枯燥的口訣記憶看似不難,但孩子對記憶不感興趣,雖然能短暫的記憶,但總是記不牢固,尤其是一些難記、易錯的乘法口訣。因此我設計了一些有趣地數學游戲情境,讓學生系統認識口訣,充滿興趣地用乘法口訣玩游戲,在玩中練、玩中記憶。在游戲情境的設計中,進行簡單、靈活的變化,讓學生對乘法口訣由易到難地進行順向、逆向、雙向思維訓練。
二、學情分析
掌握、理解、記憶乘法口訣表,是熟練計算表內乘法、學習多位數乘法的基礎,需要學生理解的基礎上熟練記憶。學生在學完表內乘法后,大部分學生能將口訣從頭到尾背出來,但是當抽出其中幾句口訣時,學生的反應就會支支吾吾,答案也變得不確定,還常常出現背錯的現象。在運用口訣時,小部分學生還存在總要從前向后背的情況。這些現象都說明學生記憶口訣時就如小和尚念經一樣缺乏理解,忽略了口訣之間的相互聯系。因此有必要對口訣進行系統整理和鞏固,將意義識記與機械識記有機地結合起來,進行一些正向、逆向思維的雙向訓練,以幫助學生理解口訣,緩解學生的記憶壓力,更好的為學生二年級下冊學習除法和三年級學習筆算乘法奠定基礎。
三、教學環節
(一)創設情境引入,復習乘法口訣表
引入小豬佩奇補充乘法口訣表遇困難的情境,激發學生學習興趣,使得學生主動填口訣,并提問:“小豬佩奇忘記這句口訣了,你覺得她可以怎么想,你有什么好方法”,從而引導學生橫著看、豎著看,調動學生主動尋找口訣中的規律。學生只有在充分認識、理解口訣規律的基礎上,才能運用各種感官選擇一種自己最喜歡、最適合的方法來進行記憶,避免機械記憶。同時,在此基礎上,當碰到記憶不太深刻的口訣時,才能利用口訣的規律快速的推算出準確答案,規避基本的錯誤。
?。ǘ╅_展數字火車游戲,多向訓練乘法口訣
1.火車向后開。第一列:77→49→36→18→8。學生根據數字特點發現規律,并進行4組同類型的順向口訣練習。區別于傳統的乘法算式計算題,數字火車的形式提高了學生的學習興趣,讓學生通過練習,掌握構造小火車的基本方法,并進一步了解當小火車上的數是一位數時,就無法繼續往后構造了。
2.火車向前開。第二列:47←28←16←6。引導學生發現想幾乘幾得后面的數,交換一下位置,就又有一輛新的火車了,并進行3組同類型的訓練。在此乘法口訣的逆向思維訓練中,通過多種方法開出不同的火車,促進了學生對乘法口訣的記憶提取能力,也促進學生發散思維,提高對數字的敏感性,增強學生的學習興趣。
3.火車前后開。第三列:( )→18→( )。設計分組競賽,提高學生參與數學活動的積極性和參與度,同時也達到組內互幫互助的效果。讓學生通過小組合作練習,想不同的開火車的方法,提高了題目的靈活性,對乘法口訣同時從正向、逆向兩個方向進行練習。
4.快樂開火車。學生用自己喜歡的兩位數開火車,讓學生通過構造自己喜歡的小火車,激發學生自主學習的熱情和學習積極性,感受數字小火車的樂趣。同時為了使火車能前后開,開的長一點,更增強了學生對整個乘法口訣的活學活用。
5.開火車找朋友。學生自由活動,找出自己的車廂可以和誰開車。讓學生在玩中學,玩中練,繼續在游戲中體會數學游戲的樂趣。
四、教學反思
“乘法口訣”是小學數學教學體系的重要內容,是數學計算的重要工具之一。熟記口訣是二年級學生必備的基本技能。幫助學生更好地記憶口訣、發現口訣之間的聯系,提高對口訣的熟練程度是本節課的重點。記憶理論認為,記憶的第一個層次是識記,第二個層次是保持,第三個層次是再認與重現。根據艾賓浩斯的遺忘曲線,遺忘的速度不均衡,是先快后慢,先多后少。所以,復習必須及時,溫故知新是很有必要的。本節課在引入環境充分體現了這一點,在學生識記的基礎上,讓學生整體把握整個乘法口訣,鞏固再認口訣的內容,尋找口訣的規律,從而為自己選擇一種合適的記憶方法。
蘇霍姆林斯基說過:“在人的心靈深處,都有一種根深蒂固的需要,這就是希望自己是一個發現者、研究者、探索者。而在兒童的精神世界里這種需要特別強烈?!痹趯W習中,自主探索無疑滿足了兒童的這種需要。本節課雖然主題是記憶、運用乘法口訣,但突破常規的乘法計算題、對口令等形式,采用了一種煥然一新的“數字火車”的游戲方式,由易到難,層層遞進,讓學生在自主探究中發現并掌握數字的規律特點,從而運用乘法口訣進一步進行正向和逆行的訓練,加強學生對乘法口訣記憶的興趣,提高對乘法口訣的提取能力。
此外,在課堂教學中,也發現學生的學習效果、學習積極性與參與度較以往有明顯提高,課前課后表內乘法計算練習也印證了這一現象。
根據課前、課后兩次難度系數相同的兩次計算練習,整理數據如下:
本人經反思后發現主要有以下幾點原因:
1.因重點而記
本節課在引入環節,已明確本節課的重點是記憶乘法口訣,因此學生便自然地產生了較深刻的影響,從而主動記憶,查漏補缺。
2.因復習而記
從整體上復習乘法口訣表,尋找規律,鞏固所學知識,是防止遺忘的有效方法。復習后對于記憶保持的效果有很大影響,也更易于練習時學生記憶的再現。
3.因新奇而記
新奇的事物會使學生頭腦中產生興奮點,如本節課“數字火車形式的乘法口訣練習,這樣一種新奇的教學方法和學法,讓學生自然產生在頭腦中產生深刻的印象。
4.因興趣而記
教學中采用趣味性、探索性、挑戰性于一體的“數字火車”,激起學生頭腦的興奮點和學習熱情,對學生形成深刻的記憶具有重大影響。而深刻的記憶對于記憶的再認和重現都具有關鍵作用。
5.因成功而記
本節課有探索,有游戲,有比賽,各種形式都是學生感興趣的學習方式。而學習內容對于絕大部分學生而言是具有一定挑戰性但是又能自己獨立解決的。每個學生、每個小組團隊在學習過程中都能體驗和感受成功帶來的喜悅。而享受成功是學生形成記憶的一個重要方面。此時學生的興奮神經最活躍,大腦中產生的痕跡最深。這一興奮點和學習內容的聯系最緊密,所以對學生長時記憶有著重要作用。
6.因受挫而記
在乘法口訣的練習活動中,有部分學生會因為口訣不熟練、記憶提取出錯、反應慢而表現出一點沮喪情緒。但是二年級的學生不會長時間停留在壞情緒中,反而由于強烈的自尊心和好勝心,更加主動的記憶相應的乘法口訣。
學生是學習的主體,教師是教學的主導者。功在課前,效在課內,學生并非“懶記”,而是需要教師一個愉快、活躍、有意義的記憶環境,才能讓學生寓學于樂,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轉載注明來源:http://www.hailuomaifang.com/9/view-14860473.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