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數學小組合作學習活動設計與實施
來源:用戶上傳
作者:
摘要:把學生分為幾個小組,通過合作完成學習任務的學習形式是教師促進學生集體交流,完成教學任務的一種教學方式。應用到小學數學課堂中,能夠幫助提升課堂學習和教學的效率質量。文章從對學生小組合作的學習形式談起,針對教學實踐中出現的一些問題和小學數學小組合作學習活動的設計與實施進行一些探討,供教育工作者參考。
關鍵詞:小學數學;小組合作;設計與實施
小學階段的數學學習是打好數學基礎,養成良好數學習慣的重要時期,對學生養成數學的思維意識有著重要幫助。合作互助是一種重要而獨特的學習方式,在互相幫助,彼此交流的基礎上,學生的主觀能動作用被充分調動發揮出來,可有效改變課堂中效率低下活躍度低的常見問題。所以,在小學數學課堂中施行小組合作學習的教學方式有著必要性和重要價值,改變課堂效率,提升學生對數學學習的參與熱情,并直接影響學生成績,具有重要研究意義。
一、關于數學科目小組合學習這一活動形式的幾點了解
小組合作的學習方式對學生學習和課堂進行的良性發展有著獨特作用,并逐漸被教師認可接受。作為一種創新性的學習方式,小組合作的形式也可以為學生學習其他知識本領做好鋪墊。本文以小學數學課堂中小組合作的實踐教學為事例,對小組合作學習的關鍵點與設計實施要點進行探討分析,并分別簡介。
1.小組學習要明確學習目標
盲目的學習是不明智的,小組成員都是小學生,本身缺乏自制能力。如果教師不設定清晰明確的學習任務作為小組學習的目標,學生就必然會花費大量的時間在沒有意義的討論當中,并且最終的結論也需要依據設定的目標得出。清晰而明確的目標可以幫助學生快速找到需要討論的主題,只需補充和延伸,加以簡單分析就能得出所需結論。相反模糊的目標使學生失去目的性,新的學習形式也會使學生放松對學習任務的要求,最終造成課堂分為散漫,課程不能繼續進行,浪費更多課堂時間。
2.小組學習的成員之間要有充分有效的交流
小組中的成員組成是同一個班級上課的學生,雖然不需要彼此間親密無間的相處,但是也不能過于生疏,至少要保障正常交流,維持話題進行。教師要發揮自身引導作用,幫助善于表達學生梳理思路,幫助不善表達或是不想表達的學生提出自己的觀點,教導學生們怎樣進行討論后的分析和協商,最終確定問題的最佳答案。交流中要提醒學生看到其他同學的優勢,條件允許的情況下通過向同學學習提升完善自身學習的方式。
3.小組的學習成果要有合理評價
合理評價的實施者是教師,教師對小組同學的討論成果結論進行整理理解,采用統一的方式進行公開公平的評價,對學生的不足和問題要委婉指出,對已經取得的成績要給予肯定,同時帶領學生們歸納經驗和教訓作為下一次小做活動的借鑒。教師的評價能夠幫助學生發現自身看不到的問題,幫助學生進步和小組活動更好發展,做出的評價也能夠作為真實可靠地參考應用于以后的教學活動當中,提升學習質量。
二、小學數學的小組學習活動設計與實施
1.對同學合作小組的劃分依據相應原則
雖然隨機劃分小組成員是省時省力并且較為平均的方式,但是學生的水平各不相同,均分可能會使得一組中全部是成績優秀學生而另一組都是成績不優秀學生的情況。所以綜合考慮學生的水平差異,為了保證討論的正常進行和課堂效率,教師在進行小組劃分是要依據一定原則,即水平相似的學生歸為一組。但是不能呈現優等生找優等生,成績后進生抱團成績后進生的現象。每個小組中至少要有一個成績中等偏上的學生,才能帶動起小組整體的學習氛圍,實現競爭學習的必要條件,在競爭中團結,在團結中探索進步,不斷學習。
2. 小組的學習成果作為評價主要依據
正常的原有評價規則所依據的是學生的個人成績或者在小組中的行為表現,新的課堂模式中可以嘗試進行創新,把小組整體的學習成果作為對小組中所有成員的評定主要依據,小組中成員的個體表現作為輔助依據。這樣的評價方式可以使學生明確小組合作的重點是對數學問題的探討,而不是無意義的閑談消磨時間。把小組中所有成員的成果綜合到一處評價,也能夠喚醒成員的集體意識,是同學們意識到每一個小組是一個整體,個人的行為可能會影響整體風評,無形中使學生互相督促學習。同樣獲得成就表揚也會體驗到更多的愉悅感,從而意識到集體的意義。
3.重視活動環境氛圍的營造
優秀合適的教學情境對小組的學習有著很好的促進作用,可以幫助學生集中注意力到討論的問題上,減少不必要的精力消耗。而教師對需要創設的情境應當有事先的規劃,結合課堂進度和學生掌握的知識程度,構建出適宜的學習氛圍和教學情境,幫助學生積極投入學習,集中注意到知識的汲取中,才能留有更加深刻的印象和更好的學習效果。
4.小組學習要與學生自學進度相結合
小組學習知識課程學習教學中的一個部分,教師可以在課堂中嘗試應用,增加課堂的趣味性,提升學生學習效率,但是不能過于依賴,用討論代替教師講解,用小組學習完成整節課的學習。小組活動中雖然學生是主體,需要融入集體中討論尋找答案,獲得最終成績。但是這與培養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并不沖突,學生學習方式不同,學習水平和進度也存有差異,小組學習應當綜合學生們的學習進度,相輔相成,更能取得好的學習效果,反之過快或過慢的學習速度,都會影響學生參與的積極性。學習討論中,重視學生的獨立思維與對事情的細致分析,鼓勵學生發言,也要指出其存在的問題,通過實踐提升學生的獨立學習能力。
三、結束語
綜上所述,對小學生的數學教學開展小組合作的學習模式,適應了教育的新形勢新需求,也是提升課堂質量和學生學習效率的重要方式。課堂實踐中,教師要依據原則劃分小組,創新完善小組成績的評價方式,同時把課堂學習與學生自學內容相關聯,幫助學生培養正確積極地學習習慣,為以后學習發展打好基礎。
參考文獻:
[1]鈕榮榮.關于小學數學教學中小組合作學習的幾點思考[A].現代教育.教學探索.學術交流,2014.-06
[2]劉小雷.提高小學生數學課堂學習有效性的探索:我的教育故事[J].教育教學.新課程學習,2011(08)
轉載注明來源:http://www.hailuomaifang.com/1/view-14842234.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