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訪客   登錄/注冊

節外生枝花滿枝

來源:用戶上傳      作者:

  摘 要 教學過程本是學生認識和發展的過程,是學生由不懂到懂、從不會到會、從人格尚不完善到逐漸完善的過程。在這個過程中,學生說錯話、做錯事是正常的。課堂上應該不怕學生出錯誤,因為課堂就是學生出錯的地方。心理學家蓋耶認為:誰不考慮嘗試錯誤,不允許學生犯錯誤,就將錯過最富成效的學習時刻。教師要充分利用錯誤資源,啟迪學生的智慧,拓展學生的思維,從中突破教學難點。
  關鍵詞 善待錯誤;教學資源;數學思維
  中圖分類號:G62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2-7661(2019)02-0156-01
  以往的課堂教學十分注重形式化的設計,按預定的目標、預定的時間等來展開,整個教學活動一環緊扣一環,頗具觀賞性。但是這樣的教學卻恰恰忽略了一個最重要的現實——真實的教學情境是具體的、不確定的,是動態生成的,學生出錯隨時可能發生,是回避錯誤還是利用錯誤,下面我就談自己的一些做法。
  一、包容“錯誤”,使學生敢于發言、言無不盡
  由于學生受心理特征、認知水平的限制,出錯是無法避免的。師生間的交流、互動中連一個錯誤也沒有,這樣的教學是否真實。真正精彩的課堂,不是“一帆風順”毫無差錯,而是“以錯究錯”思維碰撞的過程。作為教師,我們要放下架子,與學生建立民主、平等和融洽的師生關系,只有這樣課堂,學生的思維最活躍,實踐能力最強。因此,在課堂上我提倡錯了允許重答,答得不完整允許再想,不同的意見允許爭論。在這樣的課堂上學生沒有答錯題被老師斥責的憂慮,更沒有被同學恥笑的苦惱,這樣才能使他們敢說、敢做、敢問。
  二、善待“錯誤”,使學生思維沖突、自我反省
  正確很有可能只是一種模仿,而錯誤卻絕對不是一種經歷,是真實而自然。它是通往正確和成功的必經之路。任何人都會出錯,作為老師,認可學生的錯誤,也允許學生出錯。這樣才能讓孩子意識到錯誤,找到原因,以后避免犯同樣的錯誤。有時,學生的錯誤不可能單純的依靠正面的示范和反復的練習加以糾正,而必須是一個自我否定的過程。如在教學:“一塊長方形紙片,長是12厘米,寬6厘米,要剪直徑2厘米的圓片,最多可以剪幾個?”根據以往的經驗,絕大部份學生想當然的是用長方形面積去除以圓的面積,即12×6÷[3.14×(2÷2)2],采用去尾法約等于22片。面對意外,我是直接告訴學生,還是讓學生自己發現?何不將問題拋給學生,讓出現的問題轉化成一種教學的資源,由學生主動去探究呢?于是我讓學生動手去畫草圖,來檢驗正確與否。一畫,不對只有18片,怎么回事?我讓學生自己去找原因,大家恍然大悟,原來在剪的過程中會產生很多廢料,正確的解法應該是(12÷2)×(6÷2)=18(片),根本不可能剪出22片。
  三、關注“錯誤”,使學生辨中認識、加深理解
  在課堂教學中,學生對知識的理解會出現各種各樣的錯誤,有的老師在學生出現錯誤時,采取“馬上制止”或“立即糾正”的方法,但這樣做卻不能達到防止錯誤的目的,也忽視了錯誤的價值?!墩n標》指出:數學課程的內容應該是現實的、有意義的、富有挑戰性的。以學生的真實錯誤為教學內容,讓學生通過“嘗試錯誤”的活動,把解決問題的主動權還給學生,引導他們比較、思辨。讓他們自己明確產生錯誤的原因,知道改正的方法,體驗知識的內在聯系與區別,形成系統,避免以后不再犯類似的錯誤。例如在教學方程時,判斷“2M=6是方程嗎?”有學生說這不是方程,他們給出的理由是未知數不是X,而是M;判斷“7X=0是方程嗎?”也有學生認為這不是方程,理由是等于0表示什么也沒有,沒有意義。于是我讓學生分成正方和反方進行辯論,在雙方的辯論中,使方程的本質特征逐漸顯現,一是含有未知數,二是等式,從而使“方程是含有未知數的等式”的這個含義更清晰??梢?,讓學生經歷錯誤又何妨?學習是從問題開始的,甚至是從錯誤開始的。教學就是在這發自內在“更錯”欲望的驅使下的探究活動,才更能體現課堂的鮮活性、生成性。
  四、巧用“錯誤”,使學生養成發現意識及數學思維能力
  教師在課堂中巧妙地把學生的錯誤作為一種智力發展的教學資源,機智、靈活地引導學生從正反不同角度去修正錯誤,訓練學生思維的靈活性和創造性,利用錯誤,給學生創設良好的思維空間,引導學生多角度、全方位審視條件、問題、結論之間的內在聯系,這是深化認識,培養學生創造性思維的有效辦法。如在解決習題“把一塊木條鋸成4段,每鋸一段用5分鐘,要多少分鐘?”學生異口同聲地說:“20分鐘?!比绻矣惨盐业姆椒ń探o學生,學生未必就學得好,索性交給他們自己去解決,就說:“真的是20分鐘嗎?誰能想方法證明自己的答案是正確的?!庇谑峭瑢W們有的拿紙條折,有的用小棒折,有的畫圖,還有的列表分析,通過多種方式探究,尋找錯誤原因,找到解決這類問題的方法,而且學生在獲得數學理解的同時,思維能力、口頭表達能力、情感態度等多方面都得到了很好的訓練,真真切切地體會到了“做”數學的樂趣,也發展了數學思維能力。
  學生的“出錯”是機遇,是挑戰,更是教育智慧的折射。作為教師,我們應以學生的發展為本,不僅要正確地對待學生在學習中出現的錯誤,而且還要巧妙、有效地利用“錯誤”這一教育資源,建構精彩課堂,用真正富有生命價值的氣息去浸潤發展學生生命。
  參考文獻:
  [1]葉瀾.重建課堂教學過程觀.教育研究,2002(10).
轉載注明來源:http://www.hailuomaifang.com/9/view-14860479.htm

?
99久久国产综合精麻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