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語文核心素養的師生關系淺談
來源:用戶上傳
作者:
摘 要 語文核心素養包括語言建構與語言應用、思維發展與提升、審美鑒賞與創造、文化傳承與理解這四個方面的內容。在語文教學過程中,教師要注重將語文教學內容與核心素養結合起來,并在此過程中體現出新的師生關系,真正實現“教學相長”的格局。
關鍵詞 語文;核心素養;師生關系;教學相長
中圖分類號:G623.2,G635.6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2-7661(2019)02-0105-01
探究核心素養的相關知識,對于提升學生的語文學習能力有非常大的幫助。在此教學觀念的引領下,教師要尊重學生在課堂上的主體地位,并促使他們主動探究,教師還應當成為組織者、知識的引領者,以確保學生能夠學到更多的語文知識。
一、“教學相長”辨析
“教學相長”出自《學記》: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知困,然后能自強也。故曰:教學相長也。
總體來看,教與學,二者聯系緊密,也理當互相促進,共同作用。從教師角度來說,教師不僅要教,還應當要學,緊跟時代的潮流與步伐,多學習先進的教學經驗與理念,改變以往教師“傳道受業解惑”的行為方式。從學生的角度來說,學生要不斷增強自己的學習自主性,為更好地學習語文知識奠定良好的基礎。
二、語文核心素養背景下的師生關系
新的教育時代下,教師要尊重學生的主體地位,也要逐漸擺脫自身傳授者的頭銜,在教學中更加靈活地去安排自己的教學地位。重新塑造師生關系,對于教師的教學以及學生的學習都有非常大的幫助。
?。ㄒ唬熒p主體,同為研究者
學生是課堂的主體不假,但是在此過程中,學生也應當尊重教師的主體地位。教師要以學生的長遠發展為最終的教學目標,且教育從來都是教師、學生、教學環境等多方面的系統化活動,教師和學生都應當是教學的主體,二者缺一不可。
其一,教師應當是研究者。課堂的導入、推進,課堂教學秩序的維持等都需要教師的幫助。所以,教師要掌控全局,并對課堂上可能出現的各種問題進行預設,這就要求教師對自己的教學內容有深入且廣泛的研究。對于本節課的教學內容、所要使用的教學方法等,都必須研究透徹,以確保課堂教學的順利進行;除此之外,教師本身也應當是學習者,即教師要學習全新的教學方式并接受與時俱進的教學觀念。例如,有的教師仍舊使用滿堂灌的教學形式,但是隨著時代的發展,學生更愿意在課堂上表現自己,所以,教師的教學手段應該凸顯學生在課堂上的地位,避免使用滿堂灌、一言堂的教學方式,促使學生對課堂學習產生濃厚的興趣?;诖?,筆者認為,教師的“學”是非常有必要的,如何調整教學設計、如何協調好教學內容與凸顯學生主體地位、如何更好地解決課堂上存在的問題等,這些都需要教師不斷地去學習,以做好教學的充分準備。
其二,學生是研究者。隨著教學改革的不斷進行,教師要在課堂上鼓勵學生投入到新課的學習中去,并逐漸能夠自主學習,在具體的活動情境中進行自主的語言實踐運用。在展開學習之前,學生應該對所要學習的內容有更為深刻的認知,即他們要積極主動地去搜集與之相關的資料,并對其進行篩選與梳理,在此過程中,認真的研究這些資料。在研究的過程中,學生要對語文學科教學內容、語文學科核心素養、自身的學習能力與水平等有全面的了解與認知,并依據自身的實際情況自主選擇學習的方式方法,這就為語文課堂教學的順利教學奠定了良好基礎。
?。ǘ娬{學生的自主性
學生的自主性是教學順利推行的前提與基礎,所以,若是學生沒有較強的學習自主性,那么語文教學就會陷入死記硬背的死循環。為了改變這樣的情況,筆者認為,在教學過程中,要最大限度地調動學生的學習自主性,促使他們積極主動地投入到新課的學習中來,以提升學生學習的質量。
首先,教師要增強課堂教學的趣味性。很多學生對初中語文課堂有著比較刻板的印象,認為語文只需要通過死記硬背即可,所以很少在課下積極主動地去探究語文知識的內涵,這對于提升教師的教學效率非常不利。基于此,教師可以通過多種教學方式,來提升學生對學習興趣,從而不斷提升他們的自主性。
其次,教師要給學生預留足夠的學習時間,即在課堂上,若是給學生布置完問題之后,教師不應該快速說出答案,而應當讓學生進行深刻的思考,并依據他們的方式回答出問題。長久使用此種方式,學生便能夠逐漸有自己的思考方式,這對于提升他們的學習自主性也有非常大的幫助。
最后,在進行專題教學的時候,教師可以讓學生以小組為單位,設計一個學習活動,在設計學習活動的過程中,對于一節課如何開展,如何安撫學生的情緒,如何應對課堂上的突發狀況,學生都會有所了解,在此基礎上再進行教學,學生便能夠在課堂上全神貫注,如此也很好地完成了教學目標,達成了教學任務。
教師與學生,實際上共同進步相互促進的整體,教師需要不斷更新自己的教學理念,以促進學生核心素養的全面發展。且教學相長便意味著教與學之間是密不可分的過程,隨著新課程改革的不斷進行,教師要尊重學生的主體地位,以實現師生之間的平等互動,促使學生與教師都成為教學的研究主體,從而促進師生一起進步,真正達到教學相長的目的。
參考文獻:
[1]鄭冬梅.淺談初中語文教學效率的提高[J].中國科教創新導刊,2008(30).
[2]肖麗云.淺析課堂教學中與學生的有效溝通[J].現代教育科學:普教研究,2009(01).
轉載注明來源:http://www.hailuomaifang.com/9/view-14860521.htm